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水产》2000,294(5)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症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甲鱼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突然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的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5;发该病。甲血红柱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1.鳖的颈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  相似文献   

2.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6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 20%~ 30%,最高可达 60%。  该病的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以及食品中,在养殖密度高,水温变化大,水质差,鳖体受伤,使用劣质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善等状况下,鳖抵抗力下降,会引发该病。  鳖红脖子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鳖的颈脖充血红肿,伸缩困难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此外有的病鳖腹甲出现多个大小不一的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  2.解剖…  相似文献   

3.
红脖子病也叫肿脖子病人脖子病,阿多福病等。该病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成鳖危害最为严重。此病发病率高,一般死亡率在20-30%,最高可达60%。一、病原与病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可引起鳖败血症,能产生溶血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1.该病初发时,病鳖腹部出现赤斑,舌尖鲜红,颈部有少量出血点,继而脖颈充血红肿。主要症状:伸缩困难,有时发现头往后仰。大多数病鳖外部无损伤与溃烂现象,但有极少数颈部发炎、坏死和溃烂,裙边收缩,后期周身水肿,伴着明显的红底板,眼睛白浊,重者失明,…  相似文献   

4.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疗甲鱼红脖子病又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鱼恶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6月份,但温室养鳖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都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很敏感,在温室养鳖的条件下,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股甲鱼养殖热在福建省悄然兴起。但由于经验不足、管理不善、防病措施跟不上,为数不少的养殖场发生了严重的暴发性传染病。1994年统计资料表明,福建省约有65%的养鳖场因此病而亏损,经济损失严重,为此我们开展了对该病病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一、症状 1.外部症状:据文献介绍,甲鱼常见细菌性传染病有红脖子病,红底板病、红斑病、红肿病、出血病等。但这些疾病的症状雷同之处颇多。从我们采集的50多  相似文献   

6.
鳖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的比较与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军 《内陆水产》1997,22(4):25-25
鳖的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都是养鳖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二者以传染性强,感染快,病程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而著名,并且这两种病的症状极为相似,但病因与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病、猪肥头痫、耳下腺炎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脖颈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甲出现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解剖病鳖口腔、食管、胃、肠的粘膜呈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漫性出血,肝脏肿大,有的表皮呈上黄色或灰黄色,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脾肿大。其中口胶粘膜弥散性出…  相似文献   

7.
患红脖子病的甲鱼如何安全越冬11月份在自然状态下,甲鱼已停止摄食,并开始进入冬眠,如果甲鱼得红脖子病后置于越冬池中,甲鱼已没有摄食能力。因此,此时治疗甲鱼红脖子病只有两种措施:一是将甲鱼挪进室内,将水温逐渐提升到25℃以上,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加入“鳖健康”1.5%和“鳖健康2号”0.5%制成药饵投喂,一周内炎症就会消失。继续用“佳纬牌”甲鱼全价配合饲料并加入0.3%的“水产专用VC”,做成药饵投喂,甲鱼将彻底痊愈。然后逐渐降温,移至室外越冬,进越冬池前,需用“鳖净”0.4mg/L药浴…  相似文献   

8.
鳖红脖子病与鳃腺炎病的比较与防治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脖子病又名大脖子病、俄托克病、阿多福病、猪肥头病、耳下腺炎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脖颈充血红肿,伸缩困难,腹申出现红斑,并逐渐溃烂,眼睛白浊,严重时失明,舌尖、口鼻出血。、解剖病鳖口腔、食管、胃、肠的粘膜呈明显的点状、斑块状、弥蔓性出血、肝脏肿大,有的表皮呈上黄色或灰黄色,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胆囊内充满胆汁,脾肿大。其中D腔粘膜弥散性出血占80%,胃肠粘膜出血占60%。患有该病的鳖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停在岸边,呈昏迷状态。红脖子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抱菌,属弧菌产气单抱菌属,镜俭为革兰氏阴性短菌,带菌鳖…  相似文献   

9.
陈建林 《科学养鱼》2006,(11):59-59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  相似文献   

10.
张长汉 《淡水渔业》1996,26(4):23-25
<正>1 鳖安康泼洒剂“鳖安康泼洒剂”是一种以消毒杀菌作用为主的防治甲鱼病的药物,它对甲鱼饲养期间所易患的红脖子病、红底板病、出血病、腐皮病、疖疮病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能增强甲鱼体表创伤的自愈能力,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我们对“鳖安康泼洒剂”防治甲鱼细菌性疾病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12.
罗发馨 《畜禽业》1999,(5):68-69
<正> 鳖病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二种类型,鳖病种类较多,经过本所养殖场的实践探索,最常见的有白斑病、白板病、红脖子病、出血病、疖疮病、红底板病、水霉病等,其它非生物性的鳖病不多见。 1 白斑病 1.1 病因 白斑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稚幼鳖。 1.2 症状表现 患病初期,甲鱼裙边、背部、腹部有零星小白点,以后从一点增加到多个白点,甚至扩散到四肢,  相似文献   

13.
甲鱼养殖,特别是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吊钟虫病时有发生,该病虽不象红脖子、白点病等疾病能导致大批死亡,但严重影响着甲鱼生长,诱发其它疾病。本人经过调查总结.结合实际养殖经验,总结了一套防治吊钟虫病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一、危害及流行各种规格的鳖均会患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甲鱼的温室养殖中,发病率比较高,如疖疮病、穿孔病、腐皮病、烂甲等等。近来又出现一种新的疾病。该病主要危害的是规格在250g以上的温室甲鱼,对室外亲鳖也有一定危害。 该病发病初期,甲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  相似文献   

15.
9.问:红脖子病和大脖子病是不是一种病? 答:红脖子病和大脖子病是一种病。病鳖背甲失去光泽而呈暗黑色,颈部肿大,行动迟缓,鳖体消瘦。随着病情的日趋严重,颈部充血发红,成为红脖子现象,以致颈部不能正常伸缩。严重时,病鳖眼睛失明,口鼻、舌头都出血。解剖病鳖,见肝、脾脏均肿大,质脆易碎,口腔、食道、胃、肠的粘膜层呈明显的点状、弥蔓性出血占80%。从红脖子病鳖分离到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从大脖子病鳖分离到的也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因病原菌相同,故为同一种病。防治方法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甲鱼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养殖甲鱼者越来越多。由于初养者的养殖技术有限,甲鱼常会出现红脖子病、白斑病和腐皮病。现将这几种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红脖子病:主要症状是颈部红肿充血,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或糜烂。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全身红肿,眼睛失明,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17.
4.红脖子病(也叫粗脖子病、阿多福病等) (1)病原: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也有认为是甲鱼虹彩病病毒。此病是由于鳖刚度过冬眠期,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抵抗力变弱,再加上水质恶化从而使嗜水气单胞菌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鳖的病害日趋严重,常给养鳖场造成重大损失。为了保证养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鳖的常见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现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及近两年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对中华鳖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红脖子病 主要症状是:早期咽喉部充血红肿,厌食;中后期脖子变粗,充血,伸出壳外不能缩回,呼吸困难。解剖病鳖肠道内无食物,肝脏肿大。该病常发生于早春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甲鱼高密度人工饲养与繁殖,各种病害随之而来。根据当前已报导的甲鱼病害已有29种之多,其中主要危害稚幼甲鱼的有6种:系白点病、水霉病、钟形虫病等;危害成甲鱼的有12种:红脖子病、红底板病、洞穴病等;对二者均有危害的有11种:疖疮病、氨中毒、鳃腺炎、脂肪代谢等等。看来大部分病害都是以发病部位和症状来命名的,而其中既有由同一病源细菌引起,又表现不同的症状,也有的可能是病毒性,其症状又与细菌性引起的相似等等。本人对甲鱼三种不同症状的病害,取其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1、材料来源及其症状:1.1…  相似文献   

20.
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快讯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编辑部科研园地鳖红脖子病防治技术初探鳖的红脖子病为细菌性疾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其病原体系嗜水气单胞杆菌嗜水亚种。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腹部和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