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敏  石亚全 《内陆水产》1996,(11):12-12
低洼田养殖革胡子鲶高产试验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提高低产低洼田的经济效益,在市水产站的领导下,我们于1994年6月在本市马塘乡利用2000米2低洼田进行了革胡子鲶的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田块条...  相似文献   

2.
郭庄镇位于句容西南部,原有水面近1万亩,其中池塘6500亩,河沟近3000亩,历来就是句容市的水产养殖大镇。该镇地处赤山湖圩区,地势比较低,有低洼田近1万亩,这部分农田由于地势低洼、水系不配套等原因,一年只能收获一季水稻,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很不理想,遇到多雨年份甚至会出现亏损。近几年来,该镇在用足用好可养水面的基础上,将这些低洼田进行改造,大力开发水面新资源,紧紧围绕稻田养殖这一独特的养殖方式,扩展水面养殖,发展水产生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早在1996年,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低产低洼田的经济效益,在市水产站的领导下,我们于1994年6月在本市马塘乡利用3亩低洼田进行了革胡子鲶的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田块条件低洼田3亩,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土质偏粘性。(二)田块改造将3亩低洼田分成两块,一块为2.2亩,一块为0.8亩。在大田块四周开挖鱼沟,宽2.5米,深1.5米,中间为平地,周围鱼沟挖出的土填高围岸并夯实。小田块挖成深1米的小沟。大、小田块间用一小岸隔开。埋好进出水管道,并在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住。围岸四周用密竹筏作篱笆。(…  相似文献   

4.
南县海拔28m以下的低洼田有0.85万hm^2,种植常规水稻,因地势低洼,排渍费用高,产量低,得不偿失。为调整农村养殖结构,摸索种养高效模式,2002年中鱼口乡湘五渔场渔民段建军利用1800m^2低洼田进行种田藕、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益阳市金花湖乡沙河、新民两个村,有连片的低洼田140亩,1971至1980年都是用来种水稻,由于地势低洼,常遭水淹,产量低,收入少,十年平均纯收入2,380元,亩平纯收入仅17元。1981年村党支部自筹资金,发动群众奋战一冬,将这片低洼田改成了36口鱼塘,计水面108亩,从1982年起全部承包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莘野村有几千亩地势低洼的苇荡田,近年来,这些低洼田被陆续改造成塘口进行提水养殖,村民李丰清等人联合承包了1180亩池塘,采用80∶20模式主养异育银鲫,2011年取得了年纯利润186万元、亩均1576元的效益。现将该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岳阳市是水产大市,也是水患大市。退耕改养是趋利避害,消除内涝隐患,变内涝困扰为坐收渔利,变水产大市为水产强市的一条可靠途径。 1退耕改养确实大有可为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形成了一批依江畔湖,水来水去的低洼田。干旱之年,这些低洼田也偶获丰收;但遇到丰水或雨水稍多一点的年份,往往极易受涝。耕种这些低洼易涝田不但自身得不偿失,而且还直接为内涝和间接为干旱造成隐患。正是为了围挽和耕作这些低洼易涝田,致使我市垸区调蓄水面急剧减少,排渍费用直线上升,排涝抗旱防不胜防。建国初期,我市有内湖 5.4万 hm2,占垸区集雨…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辟牛蛙养殖新空间,探索稻田水产养殖新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我们于1995年6-10月,在本市雷岸乡雪岸村4组进行了“精鱼蛙共生技术探讨”的生产试验,现报导如下。1试验条件选择透风透光、水源便利、排灌通畅的长方形稻田667m2为试验田;中稻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9-92”;蛙种为经驯食过的上年越冬幼蛙;鱼种为鲫鱼春片。用宽1.0m的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防逃网。饵料以新鲜干蚕蛹为主;肥料为一般粪肥、化肥。2技术措施2.1稻田处理2.1.1夯实田埂,在田内开挖规格为0.70m×0.70m的“田”形鱼(蛙)沟,其中图为距田埂1.20m。鱼沟…  相似文献   

9.
地处湖北东大门的龙感湖管理区,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海拔低,无霜期长,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几年来,与时俱进的龙感湖人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开发“冷浸田”、“低洼田”,使昔日的“水袋子”变成“钱袋子”、“冷浸田”变成“致富田”,水产养殖业也由“搭头”变成“大头”,由副业变成主业。1999年来,全区共投入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000多亩,水产养殖专业户由300户增加到600户,从业人员由500人增加到…  相似文献   

10.
刘维森 《内陆水产》2001,26(9):15-15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其肉味鲜嫩,营养丰富,市场价位不断攀升。进行稻田人工养殖“龙虾”不仅投资省、见效快,而且节肥、增产、省工。1养虾稻田的选择养殖“龙虾”稻田,应选择水源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稻田,低洼稻田更佳。2养虾稻田的整理2.1准备养虾的稻田应加高田埂,使田内能保持10~15厘米深的水位。2.2稻田开挖沟渠在离田埂2米处开挖宽0.5~1米、深20~30厘米的围沟,田内挖“十”字型沟若干条,使沟沟相通。沟面积一般占田面积的20%左右。2.3防逃设施1永久性防逃设施:用砖石沿田埂砌成光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沛县靠近微山湖,有低洼稻田20余万亩,一年只能种一季稻,为了充分利用低洼稻田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利用2006~2007年两年时间推广了《低洼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汉寿县岩汪湖镇地处洞庭湖滨,具有发展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全镇海拔27米以下的低洼湖田就有6000多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搞“以粮为纲”,单一经营,扦湖田,种甩亩,片面追求粮食生产的高指标,其结果是损工丢本,得不偿失。如排子窖村原有一片面积110亩的低洼田,常年稻谷亩产200来斤,除出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扬州市1995年稻田养殖面积达10.05万亩.亩均效益12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项技术的要点介绍如下:1.选好田块。用于养殖的稻田应具备以下条件:(1)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源,排灌方便;(2)地势低洼.保水...  相似文献   

14.
稻田培育扣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进行了稻田养殖扣蟹试验。研究了水稻栽植和河蟹放养密度,水稻晒田、晾田与养蟹兼顾技术,调整水稻施肥、撒药时间等,结果:20亩水田,平均每亩产稻413kg,扣蟹26kg,纯利2224.8元。专家鉴定认为,本试验在养殖面积、单产和经济效益方面均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稻田养鱼的品种结构,探讨稻田养鱼高效新模式,促进稻田养鱼向品种名优化、技术精养化方向发展,1996年我们在参与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稻田养鱼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时,在我区遂川县泉江镇洋村开展了稻田主养彭泽鲫试验,对彭泽鲫在稻鱼共生(主养)条件下的养殖技术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介绍于下。1试验条件与方法1.1参试稻田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双季稻田或秧稻双用田,田埂加固加高至0.5米,进排水及拦鱼设施完备。每块田开挖一鱼函和“十”、“艹”字形或围沟,鱼函在田一侧(角),深0.8~1.0米,面积占有率3%~…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省黄河两岸及内陆河流域,由于气候地理的原因,形成大片低洼盐碱地。这些土地,种粮不长,栽树不活,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1992~1994年,在我省兰州、张掖、临夏三个地区,进行了以渔业为主综合开发低洼盐碱地的试验,研究了几种高效实用生产模式,为开发我省盐碱地国土资源,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一、挖池抬田,种草养鱼(一)台田开挖每年立春到谷雨前,地下水位最低,是挖池抬田的有利时机。为了加快台田脱盐(碱)速度,方便渔业生产操作,台田与池塘相间排列较好。池塘面积一般5~6亩,长宽比2∶1,坡比1∶2;…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我们水产养殖试验组,在我校种植养殖综合试验场内0.487hm2的稻田中投放规格为3~5g的幼蟹6050只,经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于10月底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结果,每667m2平均收成蟹37.4kg,产值5984元,每667m2平均产稻628.6kg,纯收入4992.7元,比对照田增收4112.7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养蟹试验相田的选择养蟹试验稻田选在我校种植养殖综合试验场内,面积0.487hm2,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且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适合养蟹。2养自试验相田的结构改造2.1加高加固田埂为了防止满水后逃蟹,…  相似文献   

18.
稻田主养彭泽鲫及其防治病虫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由于传统的稻田养鱼单产低,且不易看管。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曾一度大幅度下降。为提高稻田养鱼的经济、生态效益,农业部下达我省丰收计划项目“稻田养殖新技术”。1996年,本课题组在遂川县进行了“稻田主养彭泽鲫及其防治水稻病...  相似文献   

19.
我县稻田养鱼历史悠久,“禾花鱼”久负盛名。但过去养鱼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却比较低。1986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3.4万亩,占稻田面积21%,产鱼204.1吨,占全县水产品总量48.3%,而平均亩产只有6公斤。有鉴于此,县水产部门于1986、1987两年进行了稻田养鱼高产试验。旨在探讨鱼稻双丰收、优质低耗、生态经济效益双提高的养殖方法及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稻田增效新途径,笔者于2001年承包了一块低洼田实施退耕还渔,并尝试套养鳜鱼,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一、水面条件 养殖地点位于同义圩河道南侧,面积200亩,为一片低洼田。3月中旬用挖掘机开沟筑堤1700m,成一长方形大池,平均可灌深度1.6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