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生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丘陵 《中国蚕业》2008,29(3):79-80
根据重庆市南川区蚕桑生产“五多五少”的现状,提出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通过桑园流转实现养蚕专业户有2~4hm2投产桑园用于养蚕,培育年养蚕上百张的大户,从而推进蚕桑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邵绩飞 《中国蚕业》2004,25(3):65-66
绩溪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蚕桑之乡"的美誉,已经形成了育桑、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产业链格局.然而本县地处皖南山区,人多地少,桑园零星分散,品种单一,主要以湖桑系列为主,而且多数都栽植在山坡地,土壤肥力差,桑园抗旱能力弱,并易感染桑树萎缩病,部分桑园严重老化,单产较低,效益差,相对其它经济作物优势凸现不强.栽桑养蚕是典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连结配套产业,因此要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其关键首先在于如何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绩溪县从1999年开始,根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多年来栽桑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推广桑树新品种、应用丰产桑园栽培技术、主攻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建立丰产桑园基地,在全县10个重点蚕桑乡镇分别建立1~2个连片规模达2hm2以上的丰产桑园示范基地,仅1999年就建立12片共19hm2的丰产桑园基地,其中临溪上游村丰产桑园基地集中连片8hm2,667m2产叶量达1685kg,产茧121.1kg.全县丰产桑园示范片667m2桑产叶量达到1600kg,平均张种产茧达到38.2kg,667m2产量从48.5kg提高到了114.6kg,茧质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以来,江西省修水县蚕桑产业紧紧围绕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为目标,全力推行桑园标准化、小蚕工厂化、大蚕省力化、蚕茧优质化、帮扶融合化的"五化"产业发展模式,取得蚕桑产业稳定、扶贫效果凸显的成效.2020年,全县共有桑园面积6200 hm2,饲养蚕种9万张,生产鲜茧4050 t,蚕茧产值达到1.6亿元.蚕桑生产已覆盖全县28个乡镇,从事种桑养蚕建档立卡贫困户3500余户,成为修水县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现将"五化"发展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养蚕大棚桑园养鸡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具有极强的季节性,每年4月中旬~10月中旬为生产期,其余半年的时间养蚕设施及桑园均为闲置期.在养蚕之余再利用桑园、大棚进行综合经营,可大幅度提高养蚕大棚及桑园利用率.嵊州市三界镇养蚕大户吴石炯开发桑园养鸡,实现了桑园与养蚕大棚、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以桑促副、以副增收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桑重点产区之一.随着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和茧丝绸行情的逐步回升,蚕桑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30个乡(镇)、610个村、24 300户种桑养蚕.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共发展大田种桑1 867hm2.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4 250hm2.2004年全县蚕茧产量突破5 000t,产值超亿元,蚕桑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并提出了到2007年实现桑园面积6 667hm2,产茧1万t,全行业产值10亿元,即"10110"工程和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中国茧丝绸强县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淳安县威坪镇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威坪镇蚕桑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蚕茧价格与蚕农期望值差距较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二是养蚕劳动力数量下降、体能变弱,蚕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广且工价高,养蚕劳动力从养蚕行业转出;四是桑园培管粗放,桑叶和蚕茧的产质量变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现有桑园桑树品种更新力度,结合桑树品种更新集中连片发展消灭插花地;加大桑园土地流转力度,逐步培植养蚕大户;加强桑园基础培管,夯实桑园基础;推行"十天养蚕法"新模式,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强村级蚕桑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蚕整体技术水平;抓好蚕茧外部市场监督管理,保障蚕农利益;加强蚕桑保险,降低养蚕风险等助推威坪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蚕桑生产是我县的一项传统支柱产业.2000至2001两年全县新发展桑园1.06万hm2,栽桑1.5亿株,2004年养蚕量达到84 403张,比2000年养蚕64 918张增加19 485张,增长30.01%.县委、县政府抓住我国加入WTO和"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提出到2008年实现年产1万吨优质蚕茧基地县.  相似文献   

9.
1 全南县蚕桑的简要回顾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个边远山区小县 ,全省重点蚕桑基地县。 80年代末以来 ,蚕桑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4年 ,全县蚕桑生产以 8户农户 ,8亩桑园起家 ,经过 17年风风雨雨 ,蚕桑生产几经起伏。 1992~ 1994年是全南县蚕桑业鼎盛时期 ;1992年全县种桑养蚕发展到 18个乡 (镇 )场 ,99个村 ,10 2 4 3户 ,桑园面积 175 4 2亩 ,养蚕 4 130 2张 ,产鲜茧 966吨 ,产值 92 7 36万元 ;1994年 ,蚕桑呈现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投产桑园 82 10亩 ,养蚕 38374张 ,产鲜茧 110 1吨 ,全县 5 987户蚕农 ,户平蚕茧收入 2 75 9元 ;县缫丝厂生产白厂丝 93 2吨 ,实现工业产值 1675 5 0万元 ,创税利 199 2万元。但是由于前几年茧丝绸行情滑坡 ,我县蚕种饲养量 ,鲜茧产量也逐年下降 ,蚕桑生产面临着种种问题。1996年全县投产桑园 5 188亩 ,养蚕 175 81张 ,产鲜茧 65 6吨 ;1997~ 2 0 0 0年 ,蚕桑生产步入低谷 ,每年在养蚕 85 0 0张、...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培玉  董瑞华 《蚕桑通报》1993,24(1):34-36,39
海宁市位于杭嘉湖平原,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养蚕历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茧丝一直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为了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提高亩桑产茧量,提高桑园土壤肥力,我们在全市重点蚕桑产区对高产桑园的施肥技术和土壤培肥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研究,并结合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及1990年桑园土壤肥力监测结果,现就不同土壤桑园高产施肥技术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常山县是浙江西部的一个山区县,土地资源与气候条件适宜种桑养蚕.历史上,常山蚕桑规模较大,1994年时,桑园面积达到15 000亩,养蚕20 000多张,农民茧款收入1 200万元.20世纪90年代末,因茧价过低,桑园受毁严重,桑园面积一度萎缩于千亩之下.近几年来,随着种桑养蚕效益的提高,农户开始恢复发展蚕桑生产,新种桑园1 000多亩.为引导新种桑地区蚕桑生产健康稳步发展,笔者认为下列几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低产桑园大多是缺株较多、树龄衰老、条数较少、品种不良、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改造低产桑园是提高桑叶产量、稳定蚕桑生产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桑园老化低产的原因,提出改造的措施和改造后的桑园管理办法,有效实现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胥尹忠 《蚕桑通报》2005,36(4):51-53
农药使用不当是影响蚕桑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桑园与粮棉田和果园混杂栽种,粮棉用药与蚕桑生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另外,桑园本身用药不当对养蚕也有很大影响,下面就粮棉田及桑园用施农药对响蚕桑生产的影响查及对策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是桐乡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桐乡的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5万户农户栽桑养蚕,蚕茧收入约占全市农业总收入的30%.由于桐乡是个蚕桑老区,老桑园比重大,树势衰老,缺株多,靠天桑多,土地高低不平,75%以上的已过盛产期,产量很不稳定.因此,全面改造蚕桑传统产业是实现蚕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我们重新对全市的蚕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抓示范工程,提升蚕桑产业的目标和方向,用大手笔来规划桐乡未来蚕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云南省蚕桑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云南不断扩大种桑养蚕的数量,每年有3000 hm2新栽桑园,约需3000~5000万株桑苗.  相似文献   

17.
德清县《小蚕工厂化饲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按照实施方案总体部署,以省级蚕桑产业技术团队为依托,重点示范小蚕工厂化养蚕关键性技术,加强成熟技术的示范应用. 项目实施基地,设在德清县高财蚕桑专业合作社.高财蚕桑合作社于2010年成立.2014年,建立小蚕专用桑园20010 m2,种植强桑1号桑品种.2016年,提升改造小蚕专用桑园及社员承包的桑园6.67 hm2,配套改造小蚕规模共育室120 m2,进行"新品种试验、小蚕规模共育、省力化养蚕、蚕茧收烘返利"模式的推广,带动新安镇和周边地区蚕农的养蚕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镇巴县蚕桑生产实际,指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轻简省力化养蚕、桑园间作套种和培育新型职业蚕农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珙县孝儿乡中和三社的养蚕大户,村支部书记彭燕金同志,自1984年以来,坚持育苗栽桑,以蚕致富,收入年年递增,连续五年勇夺全县蚕桑生产桂冠,两次实现年蚕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彭燕金同志一家三口人,共有责任田0.9亩,土2.0亩.其现有投产桑园2亩,四边桑240  相似文献   

20.
1 "四·三·三"目标的提出 蚕桑生产是如皋市传统特色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桑园面积不断恢复,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蚕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民的效益意识逐渐明朗,如果说栽桑养蚕效益依然停留在"3-2-1"(667m2桑发种3张,产茧100kg,产值1000元)水平上,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要说是发展(扩大桑园面积),就是现状恐怕都难以维持.为此如皋市蚕桑指导站和雪岸镇农技站围绕"4-3-3"高产高效目标,即对"667m2桑养蚕4张种,产茧150kg,创产值3000元"进行技术研究,逐步在全镇推广应用,努力使雪岸镇既要成为如皋的蚕茧规模大镇,又要成为全市的蚕桑技术强镇,同时为全市蚕桑生产发展提供典范,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