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顾问》2001,(8):6
7月2日,日本一农民开始出售他精心培植出来的"正方形西瓜”.这位农民在西瓜刚长出时套上方形的玻璃容器,到西瓜成熟时就成了"正方形西瓜”.今年他只培植400个,卖给消费者既可吃又可作装饰品.但价格不菲,每只要82美元(折合人民币600多元).  相似文献   

2.
代子星是河南省正阳县人大代表、95届“绿证”学员、雷寨乡高胡村嫁接西瓜育苗专业户。近年来,他针对西瓜重茬、易发枯萎病的现状,精心研究抗西瓜重茬、保西瓜稳产、高产的嫁接技术,每年销售嫁接西瓜种苗一项收入就达6万元,被当地农民誉为“西瓜大王”  相似文献   

3.
戴照义 《农家顾问》2008,(10):33-35
方形西瓜和印字西瓜是当今瓜农为满足市场对“新、奇、特”的需求而采取相应措施栽培的西瓜种类。由于外形新颖独特,深受人们欢迎,“物以稀为贵”,一般市场售价高。如一个3~5千克重的方形西瓜,在超市和大酒店售价可卖到50~100元,一个方型雕花冰糖西瓜果盘酒店一般定价200-300元。而印字西瓜由于表面印有“福”、“喜”、“吉祥”、“恭喜发财”等字样,是人们送礼的佳品。  相似文献   

4.
西瓜、彩椒、番茄、南瓜,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产品一经盆裁就“变身”为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身价就从几元钱翻涨到200多元。若将西瓜栽培成“水晶西瓜”.则能卖出550元的高价。这些创意型农产品就是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农民宋绍堂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项目介绍日前,哈尔滨市农科院在借鉴日本方形西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小形礼品西瓜“金冠”为品种,在西瓜生长过程中不施用任何化肥及农药的情况下,采用珍珠岩、炉渣、草炭等“基质培”材料,培育出了国内第一批“方形有机西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学》2004,(8):17-18
特色西瓜受人宠。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无籽西瓜、微型西瓜、印字或印图西瓜、方形西瓜等,在品质、形状、外观、成熟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此类西瓜深受人们喜爱,一上市就十分走俏。  相似文献   

7.
市场     
四种农产品前景好特色西瓜受人宠。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无籽西瓜、微型西瓜、印字或印图西瓜、方形西瓜等,在品质、形状、外观、成熟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此类西瓜深受人们喜爱,一上市就十分走俏。彩色番茄市场俏。番茄逐渐打破了由圆形、粉红色“一统天下”的格局,圆柱形、长  相似文献   

8.
清流县是福建省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农民以种养业为主,其中种植业收入占45%.是农民的主要生活依靠。为了提高经营效益,适应市场需求,清流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西瓜一优质稻、草莓一优质稻”等现代农业高效经营模式.在嵩溪、龙津、赖坊、嵩口等乡(镇)形成规模经营,培植一批种植大户,效益颇佳,成为当地农民替代双季稻耕作制的致富典型。现将本模式生产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农民朋友在结构调整中,跟着感觉走,见市场上某种项目一时火爆就盲目“跟风“、人家种西瓜赚钱,他也种西瓜;今年辣椒行情看好,就一占脑儿改种辣椒,这种只以市场表面现象决定种植意向的做法,造成的结果是,人家栽下了“摇钱树”,他却种出了“苦菜花”。  相似文献   

10.
就在国家不断出台严管食品安全措施之际,一则《江苏西瓜莫名‘爆炸’,一天炸掉几千斤》的新闻又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月8日起,江苏镇江市大吕村2.7公顷西瓜棚里的大小西瓜.还没成熟就一个个“疯狂”炸裂。据技术员分析,这可能是农民不当使用了西瓜膨大增甜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包律 《新农村》2005,(10):28-28
【案例简介】某村农民集体从某农科所试验基地购买了一批西瓜“良种”。播种后,竟未结出一个西瓜。经调查,买来的西瓜种根本不是什幺“良种”,而是已经受潮变质的种子。由于西瓜欠收,每户瓜农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1,(12):22
5月,阳光灿烂,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大龙湖办事处赵武村的瓜田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村民们忙着采摘西瓜。大学生村官李超和瓜农们精心培育出的西瓜喜获丰收,首批10多万公斤西瓜陆续上市,其中别具特色的方形西瓜,售价150元一个,已被客户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越来越多的农民跨进了致富的行列,成为发展商品生产的“专业户”。对于这些“专业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他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广泛宣传,精心培植,热情支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一部分仍然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似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他们,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及早  相似文献   

14.
圆圆的西瓜,生在地上,长在蔓上。在新乐人的手里转了起来,这一转让果农转出了一片新天地。新乐市的西瓜出了名!不但在本地有名,在省城有名,并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国际市场。在哈尔滨,在长春,在沈阳,有瓜贩高声叫卖“新乐沙地大西瓜”;在俄罗斯,有好客的主人说“请吃块新乐西瓜”,“转”起来的西瓜,产值达到了2亿多元人民币,已成为新乐市农民的致富产业。新乐瓜农笑了,笑得像瓜瓤样的甜。  相似文献   

15.
带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贵溪市大力发展“贵溪蜜梨”产业叶銮清近年来,我市依托蜜梨种植历史悠久、市场广阔等优势,大力发展蜜梨产业,把它当作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来培植,实施“建基地、上规模、成特色”的发展战略,形成“带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是历史上传统的粮棉生产重镇。1992年以来,该镇通过政府推动、典型带动、服务促动、市场拉动,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培植大棚西瓜产业。  相似文献   

17.
胡心洁 《农家致富》2006,(16):18-18
南瓜、甘薯、龙须草是昔日河南省淅川县百姓赖以生存的“养家草”.如今经精心加工、包装后,打入国际市场,成了农民奔小康的“吉祥宝”.  相似文献   

18.
就在国家不断出台严管食品安全措施之际,一则《江苏西瓜莫名‘爆炸’,一天炸掉几千斤》的新闻又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5月8日起,江苏镇江市大吕村2.7公顷西瓜棚里的大小西瓜.还没成熟就一个个“疯狂”炸裂。据技术员分析,这可能是农民不当使用了西瓜膨大增甜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瓜”源流初探——并为“中瓜”正名立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叫“西瓜”?为什么叫“西瓜”?作者对于这个看来像是很幼稚的问题的求解念头,确实不自今日始。最初,我设想着它不过是和“南瓜”、“东瓜”、或“×瓜”等相对应的一种叫法;但在后来我学习农科专业后,才知道“南瓜”是“中国南瓜(Cucurlita moschata Duch)”,“东瓜”是“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除同属于胡芦科外,它们根本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Schard)对应不上;当然,也就找不到答案。后来,在日本留学时,要买西瓜吃,必须说成  相似文献   

20.
山东昌乐县农民擅长种西瓜。以前西瓜熟后,农民们就在国道边摆摊卖瓜,但因为西瓜是散装的,所以买卖都是“零买碎卖”。后来农民们买了包装箱,将散装变成箱装,生意马上红火了。农民们一算,虽然自己贴了箱钱,但因为卖得快卖得多了,还是合算得多。一个小故事,生动地演绎了生意经。 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句话如今被农民兄弟熟记于心。然而“市场需要”的内涵也深,它不仅指具体的产品,同样也意味着销售过程中给消费者提供方便等因素。简言之,就是不但要会种还要会卖。如上所述,西瓜还是那个西瓜,但因为散装变成了箱装,效果就马上显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