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8,(1):33-33,32
1974年,我们用HCG和鱼脑体催产青鱼,突破了青鱼催产孵化关;催产率为70%以上。1976-1977年用LRH类似物催产,获得青鱼苗1,181万尾,催产率达95%以上。1977年在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协助实验的二个点,催产青鱼13组,催产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6,(5):20-21
我县从1974年起,突破了青鱼催产孵化关,1975年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为我县大批生产青鱼摸索了一些经验。1974年6月17日开始,共催产18组青鱼,实产17组,催产率达95%,获卵960万粒,第一次获得青鱼苗185万尾,其中杂交鱼苗62万尾。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催产青鱼,孵化出质量好的青鱼苗,各地都做了不少工作,我场在1972年青鱼首次人工孵化成功的基础上,经多年摸索、试验,在197b年开始,试用了LRH-A茶油乳剂进行人工催产,几年中平均催产率达97%,我们认为这一办法简便有效,现将本试验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4.
青鱼人工繁殖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属中下层鱼类,以底栖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青鱼的人繁难度远大于其它家鱼,鲢、鳙、草经人工催产后能自然产卵、自然受精,催产率达96%以上。而青鱼自然产卵的概率很低,自然受精率只能达到50%~60%,根本解决不了生产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笔者经过20多年的探索,改进了产前培育管理,调整了激素配伍及人工授精的方法,从1996年以来催产率稳定在95.7%以上,受精率90%以上。青鱼的人繁须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重视亲鱼的种质青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其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5龄左右性成熟。因此亲…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86,(2):23-23,13
为适应淡水鱼生产的发展,从缩短成鱼饲养周期着手,培育大规格鱼种,1983、1984年我们进行了“提早草鱼人工繁殖催产期”和“提早青鱼人工繁殖期”两个试验项目(两口玻璃暖棚池1197平方米),经初步试验都获得了成功。早繁苗催产时间比常规苗提前15天左右,培育成鱼种的规格为20尾/公斤以内。  相似文献   

6.
青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很受人们喜爱。为解决青鱼苗种问题,于1998年5月30日用催产剂LRH—A_3(催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DOM(地欧酮)催产一组亲鱼,产卵144万多粒,受精率97%,孵化率95%,获鱼苗135万尾。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去,广东省兴宁县鱼苗场人工繁殖青鱼都采用一年一次催产的方法,结果每年后期常遇到鱼苗供应不足的矛盾。在全国科学大会精神鼓舞下,今年,进行了青鱼一年两次产卵的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用高效催产合剂人工催产青鱼5组,雌雄比1:1。总剂量为LRH-A285μg/kg RES15mg/kg。产卵率为80%,受精率为43%,孵化青鱼苗30万尾。  相似文献   

9.
在“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孵化方面,青鱼的催产比较困难,其催产率一般较低,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不高,催产过程中如果不使用脑垂体,一般很难催产成功。在实际生产中,脑垂体的价格比较昂贵,即使是自己所采摘的脑垂体,其质量也难以保证。如何找到脑垂体的代用品,从而保证青鱼催产  相似文献   

10.
张明运 《淡水渔业》1995,25(6):24-25
采用LRH—A与HCG合用催产青鱼的方法与效果张明运(湖北随州市封江口水库管理处441310)一、亲鱼的培育湖北封江口水库渔场共有6组青鱼,年龄在历龄左右,个体重都在20公斤以上,其中有1尾雌亲鱼个体重39.5公斤。6组亲鱼混养在15亩水深2.5米的...  相似文献   

11.
青鱼人工繁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鱼繁殖与鲢、鳙、草鱼比较 ,技术难度较大 ,生产操作要求较高。生产鱼苗的单位大部分不生产青鱼苗 ;而生产“四大家鱼”苗的单位 ,青鱼又是少数 ,青鱼苗仅占“四大家鱼”苗的 5 %左右。本场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鱼类人工繁殖 ,在青鱼的人工繁殖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 ,本场在催产药物、催产方法等诸多方面又作了改进 ,青鱼的催产率稳定在 95 %以上 ,受精率、孵化率均比过去提高 1 0— 2 0 % ,平均每组亲鱼产苗 76 2万尾 ,现将试验方法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亲本选留与培育1 1 1 亲鱼留养 青鱼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12.
1963年,青鱼人工繁殖在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取得成功。近二十年来,各地摸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我场自1974年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1982年催产青鱼5组,全产3组,半产1组,1组未产,催产率80%,受精率91%,孵化率90%,  相似文献   

13.
叶素兰 《内陆水产》2002,27(8):16-17
青鱼,俗名螺丝春、黑鲩、青鲩,系中下层鱼类,以底栖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为四大家鱼之一。青鱼的人繁难度远大于其它家鱼。鲢鱼、鳙鱼、草鱼经人工催产能自然产卵、自然受精,且催产率可达96%以上。而青鱼自然产卵的概率很低,自然受精率在50%~60%。笔者多年从事青鱼人工繁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青鱼的人繁须重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重视亲鱼的种质青鱼为四大家鱼之一,其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5龄左右性成熟。人工繁殖青亲鱼最好选长江中下游3~4龄的成鱼,以避免近亲繁殖;没有条件的繁育场也可根据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青鱼人工繁殖技术,我们在总结过来青鱼人工繁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于1983年冬,确定以江永县鱼苗鱼种场为基点,开展青鱼人工繁殖试验,从青亲鱼培育和人工催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索。1984年催产二组青鱼,一组人工授精成功,一组未产;1985年催产二组青鱼,一组获得自然产卵成功,一组人工授精;1986年又催产二组青鱼,均获得自然产卵成功。三年的试验结果不同,究其原因,一是青亲鱼培育管理逐年有所改进,二是催产技术作了一些  相似文献   

15.
门摩西 《淡水渔业》1977,(11):17-17
近年来,我场人工繁殖青鱼都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不仅亲鱼伤亡较大,受精时间难掌握,而且获苗不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亲鱼培育不好,特别是雄鱼的成熟度更差。今年人工繁殖青鱼时,我们突破过去雄鱼的催产剂量是雌鱼的1/2或1/3的老框框,  相似文献   

16.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是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由于其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度较大,生产操作要求较高,一些鱼苗生产单位往往不生产青鱼苗。靖江市水产良种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在青鱼的人工繁殖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催产剂、催产方法等方面又作了改进,使催产率稳定在95%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均比过去提高10%~20%,平均每组亲鱼产苗84.4万尾。现将主要技术经验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亲本选留与培育1.1.1亲鱼选留青鱼性成熟年龄较鲢、鳙、鲩(草鱼)要晚得多,但年龄过大性腺发育也差。生产中发现30…  相似文献   

17.
壮冬元 《淡水渔业》1977,(11):18-18
去年,我场采用LRH-A对青亲鱼作催产前的预备注射,使青鱼催产获得成功,证实LRH—A对青亲鱼有催熟作用。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多巴胺拮抗物PIM或排除剂RES组成的高效新型鱼类催产合剂能有效的诱导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促性腺激素分泌和产卵,其中青鱼催产率为80%,鲢鱼为84%,鳙鱼和草鱼为88%,长春鳊为94%,鲮鱼为96%。试验表明这种催产剂的主要优点是:催产效果高而稳定,可以完全取代鱼脑垂体;对当年第二次成熟和产卵的亲鱼同样有效;有利于保护亲鱼;节省劳力和成本。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5,30(5):44-44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和成活率也高。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严把亲鱼催产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唐国球 《内陆水产》1989,(2):25-25,44
一、试验目的 银鲴是我地广泛饲养的一种优良品种,养殖银鲴的历史悠久。由1965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鱼苗产量逐年增多,现在我县每年繁殖银鲴鱼苗4亿尾,占鱼苗总繁殖量的三分之一。银鲴鱼苗生产量大,催产剂需要也多,使用垂体能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但在较高水温下催产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