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室内恒温培育甲鱼苗种是目前既快又好的集约化甲鱼苗种培育技术,但室内池塘高温水体极易因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产生氨氮浓度过高而造成甲鱼苗种死亡,过去常规的方法是用彻底换水来改善水体环境,而这种方法不但在换水过程中造成甲鱼苗种应激发病,换水排污也极易造成室外环境污染。本试验是通过掌握恒温室内养殖池塘的水体变化规律,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和营养降低水体中氨氮比例来优化水体质量,从而达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甲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经加工后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由于其具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还可作为重要中药材料入药。随着人工养殖甲鱼的发展,与养殖相关的病害也随之而来。在此我们就甲鱼健康养殖技术与大家进行探讨,以期对甲鱼养殖起到一些帮助。一、甲鱼养殖技术要点1.调节养殖水体。通常将养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调节为: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碱度在3.0~3.2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亚硝酸盐低于  相似文献   

3.
鱼鳖混养新技术(一)鱼鳖混养优点1、充分利用水体.甲鱼以底栖生活为主,可充分利用单养鱼类浪费的部分水域空间.2、甲鱼对水体有增氧作用。甲鱼是用肺呼吸的,经常浮到水面呼吸,这种往返运动,使表层溶氧扩展到底层,弥补了深水中氧的不足。3、净化水质。甲鱼在水...  相似文献   

4.
章晨静 《内陆水产》2001,26(11):33-33
甲鱼养殖温室中氨氮含量往往很高,当人一走进温室便可闻到刺鼻的氨味。当氨氮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甲鱼生长不适甚至会造成氨中毒死亡。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水体中氨氮含量在20~50毫克/升时,甲鱼能正常生长;当达到70~80毫克/升时,引起轻度不适,影响甲鱼摄食;当大于100毫克/升时,造成甲鱼氨中毒死亡。(杨先乐《鳖病及其防治》)。氨(NH3)有较强毒性,是水质变坏和水体老化的重要因素。为降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是大换水,这种方法只是解决暂时问题,不能标本兼治。现简要谈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在甲鱼养殖过程中,有很多困扰养殖户的甲鱼疾病问题,其中温室甲鱼发生烂头烂脚着实是让很多养殖户头疼的问题之一,它给甲鱼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不少经济损失。根据笔者从事甲鱼养殖及甲鱼疾病技术服务多年积累的经验,就此问题的发生与防治,从水体、人为、疾病、饲料四因素做一下简单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水体养殖甲鱼是保留甲鱼天然野生风味、获取优秀品质甲鱼的新型甲鱼养殖方式。2009年,大通湖开始尝试大湖围网养殖甲鱼。2011年,甲鱼放养刚结束就出现大量死亡现象。现将有关情况概述如下:一、基本情况大通湖位于洞庭湖腹地,面积12.4万亩,平均水深2.0米。为了充分利用大通湖丰富的底栖软体动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养殖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池塘封冻与甲鱼冬眠期较长,人工养殖甲鱼在每年越冬期间均出现体质衰弱及大量死亡现象,笔者分析养殖甲鱼越冬死亡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一、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 1.水质原因 一方面,池塘封冻时间过长,水体与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8.
甲鱼养殖水体中氨氮(NH3-N)的产生、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甲鱼养殖基本上是高密度高产出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池塘载鱼量大,水环境比较差,池塘水体中的氨氮含量相对较高,氨氮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在甲鱼养殖过程中,由于氨氮含量偏高而引起的相关疾病也经常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氨氮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如何降低氨氮在水中的含量。 一、氢氮的主要来源 1.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氨态氮。在甲鱼池塘中,投喂的甲鱼配合饲料、冰鲜鱼、螺肉等残渣以及死亡的甲鱼和其它野杂鱼的尸体都可以分解产生氨氮。 2.水中缺氧时,含氮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而产生氨态氮。反硝化作用的重要条件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水产上用药问题日益突出,而笔者从事甲鱼养殖行业十余载,对此也颇有一些体会,现就外塘甲鱼养殖中的用药规范问题谈一谈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一、外塘的环境特点及用药基本模式外塘基本环境特点是:面积较大(一般为数百至数千平方米);水体较深(0.5~2.0米);水体总量较大;换水条件较差;上下水层有温差且交换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对肠胃疾病有特殊疗效,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美味佳肴和滋补身体的食疗佳品。上世纪90年代,全国甲鱼养殖形成热潮。但受巨额利润的诱惑.人们为了缩短甲鱼生长周期.采用加温养殖方式,强制打破甲鱼的冬眠习性.并使用添加大量激素、生长素的饲料,水体中乱施孔雀石绿等对人体有害的药物,超极限地加大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不同pH值情况下对甲鱼生长的影响,挑选400只体重在25 g左右的甲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养于对照组(pH=7.5)、酸性胁迫组1(pH=5.0)、酸性胁迫组2(pH=4.0)、酸性胁迫组3(pH=3.0)的水体环境中,饲养7 d后转入正常水体环境(pH=7.5)中恢复21 d.检测进入酸胁迫环境后12 h以及2...  相似文献   

12.
不同蛋白含量对幼甲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不同蛋白含量的甲鱼饲料分阶段饲养甲鱼已得到公认。但人们由此产生一个错觉,认为甲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越高,甲鱼生长就越快。事实上,现在通行的甲鱼饲料蛋白质标准(成甲料≥43%,幼甲料≥45%,稚甲料≥47%)是参照鳗鱼饲料而来的,甲鱼本身的蛋白需求并无确切报道。而且,据专家分析,甲鱼饲料中过高的蛋白质,不仅会加重甲鱼体内的营养负荷,造成能量蛋白的平衡失调,以致形成种种营养性或代谢性疾病,且残饵及粪便中过多的含氮、磷等物质会严重污染水体,增加防病治病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采用“梯度法”具体…  相似文献   

13.
从入海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到一株有较强净化养殖水质能力的光合细菌,初步鉴定其为红螺菌,命名为FP04。实验室试验表明,FP04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水的CODcr含量。在中华鳖的养殖水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P0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P04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并可减少甲鱼病害发生,提高甲鱼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其中以养殖水体中FP04浓度为9×104CFU/mL的效果最好,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14%和31%。  相似文献   

14.
从入海排污口污泥中筛选到一株有较强净化养殖水质能力的光合细菌,初步鉴定其为红螺菌,命名为FP04.实验室试验表明,FP04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水的CODcr含量.在中华鳖的养殖水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P04,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P04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并可减少甲鱼病害发生,提高甲鱼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其中以养殖水体中FP04浓度为9×104 CFU/mL的效果最好,成活率和增重率分别提高14%和31%.  相似文献   

15.
寒冬时节,一些甲鱼养殖户常因冰封鳖池或水体严重缺氧出现越冬甲鱼大批死亡的不良现象。为此,介绍一下甲鱼安全越冬的技术措施。 1.提高或降低水位 一般易冰封的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地区应及时加高越冬鳖池的水位,因加高水位可起到保水温防冰封的作用,所以要求华北、西北地区的室外养鳖越冬池水位加高到2m以上。而华东和华中地区的越冬鳖池水位应加高到1.5m以上。相反,在不易结冰的华南地区水位太高反会影响上下层水体的对流速度,故应降低到1m以下,这样在风浪的作用下反能加快水体的循环与对流,从而起到调水增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的复苏,温室养殖甲鱼在各地发展较快。由于温室内养殖水体小、温度高、放养密度大、水质富营养化,甲鱼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稚鳖苗体小、抗病力弱,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病害暴发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8月10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称温室中稚鳖发生严重病害,经过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温室养殖甲鱼,气温和水温较高,养殖水体偏小,长时间的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质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如何针对温室甲鱼养殖的环境特点,实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18.
湘云鲫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良水产新品。在湘云鲫池塘中套养适量甲鱼,充分利用水体中剩余的饵料,池中小鱼小虾可作为甲鱼的饲料,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其养殖技术有一举多得的效果。笔者于2011年在溧水县方便水库渔场试验养殖30亩,取得较高收益,共收获湘云鲫18249千克、甲鱼833.5千克,实现产值371019元,利润119949元,亩净效益达3998元。现将试验情况和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甲鱼白斑病又称白霉病、毛霉病,其病原体是藻状菌目。霉菌科、毛霉属的1种真菌。1流行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月至7月份最为流行,其主要危害对象是体重15g以下的稚甲鱼。人工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在水体消瘦的流水养殖池中,此病的发生率、死亡率较高。体表有创伤的甲鱼极易感染。2临床症状病原体寄生早期,患病甲鱼通常多在裙边部位出现白色圆形斑点,随着毛霉的大量寄生,病灶渐渐蔓延到甲鱼的四肢、颈、尾等部位,病灶面积增大,形成白色斑状块。严重时,病灶处表皮坏死,形成溃疡,并逐步剥落脱离肌体。患病甲鱼食欲减退或停止援…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07,(8):82-82
一、红脖子病 1.病原体、症状及病因该病也称腮腺炎病、大脖子病等,对病甲鱼病变组织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一般认为,病原体为嗜水气单细胞蒲的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该菌种广泛分布于各水体之中,甲鱼一旦感染此病,常食欲剧减甚至拒食,漂浮于水面、池边或爬上晒背台和钻入沙台沙土之中,其反应迟钝,即使人靠近也不躲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