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澳洲宝石鲈具有外形美观、肉质细嫩、肌间刺少、扩病力强、生长快速、养殖产量高等优点,是一个淡水养殖优良品种。为了探索澳洲宝石鲈在海水池塘条件下养殖生长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鱼苗咸化培育2010年6月11日下午,从广东购进澳洲宝石鲈鱼苗5000尾(规格为1.5~2.0厘  相似文献   

2.
正课题组利用地缘近的澳洲银鲈与宝石鲈杂交繁殖,产生子一代——"澳洲斑",该鱼体态特征与宝石鲈近似,鱼体较长,体侧没有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体内脂肪含量比宝石鲈明显减小,生长速度和个体规格比双亲好。本试验在同等池塘环境和投饲管理条件下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探讨宝石鲈杂交新品种"澳洲斑"与原种在生长、抗病力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澳洲斑"比宝石鲈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饲料系数低,市场售价高,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澳洲宝石鲈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海峰 《内陆水产》2007,32(11):13-14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养殖鱼类,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  相似文献   

4.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淡水养殖名优新品种,具有肉质好、易养殖等优点,养殖经济效益可观,本文介绍了澳洲宝石鲈的池塘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习性,养殖池塘要求,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及常见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是澳大利亚一种重要的经济淡水鱼类。澳洲宝石鲈肉美味鲜,无肌间刺,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湖南郴州市于2006年引进宝石鲈苗种,在郴州金海岸渔业公司的工厂化车间的鱼池中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年生产商品鱼200吨左右。2011年,郴州市在工厂化养殖宝石鲈成功的基础上,采用在土池中试养宝石鲈,同样也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武海峰 《河南水产》2007,73(4):13-15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养殖鱼类,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从近几年开始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宝石鲈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来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又有淡水鱼的细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宝石鲈的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的数倍,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正>澳洲宝石鲈,学名高体革(?)(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鱼、宝石斑鱼,分类上属于鲈形目、(?)科、革(?)属。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02年引进、驯化试养宝石鲈,并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澳洲宝石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多年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出系列养殖  相似文献   

8.
澳洲宝石鲈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英文名jadepereh,又称宝石斑鱼,属鲈形目鱼类,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目前唯一分布于澳洲的久负盛名的淡水鱼,我国近年开始引进养殖。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除直接食用外,其背鳍两侧肌肉丰厚,无肌间刺,还是加工生鱼片的好原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商品鱼市场售价最高时达每公斤80元~90元,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5倍~6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2008年我站引进澳洲宝石鱼种10000尾,在左江扶绥河段实施了《澳洲宝石鲈网箱养殖试验》项目。试验于2008年6月6日至2008年11月19日进行。  相似文献   

9.
澳洲龙纹斑工厂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龙纹斑(Murray cod),又称墨瑞鳕、河鳕、东洋鳕、鳕鲈、澳洲淡水鳕鲈等,中国称为澳洲龙纹斑、虫纹鳕鲈或虫纹石斑. 澳洲龙纹斑是澳大利亚的原生鱼种,为最顶级的白肉鱼,在澳洲排名四大经济鱼类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与宝石鲈、黄金鲈、银鲈等原产于澳洲的淡水鱼齐名.由于龙纹斑有特殊的外型以及鲜美口感,肉质细嫩,风味独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受到养殖技术、养殖条件的制约,澳洲龙纹斑在我国水产养殖领域尚属空白.江苏省中洋集团引进澳洲龙纹斑进行工厂化养殖,在养殖一年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工厂化养殖澳洲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刘金保  李娟 《内陆水产》2006,31(9):13-14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鲈、宝石斑。因鱼体两侧有1个-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而得名,是我国近年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质淡水养殖新品种。为获得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养殖所需的较大规格苗种,探索高度集约化中间培育技术,笔者于2006年6月11日-6月26日进行了本试验,并初获成  相似文献   

11.
高体革鱼鯻(Scortum barcoo),俗称澳洲宝石鲈、宝石鱼、宝石斑(以下称宝石鲈).是近年来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养殖优良品种。宝石鲈体形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而得名“宝石鲈”。  相似文献   

12.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原产于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具有外形美观、肉质细嫩、肌间刺少、抗病力强、生长快速、养殖产量高等优点。我站于2003年在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产养殖基地开展了澳洲宝石鲈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鱼。目前主要在池塘进行养殖,有关江河网箱养殖报道较少。2010年我站引进澳洲宝石鱼种10000尾,试验于2010年6月6日至11月19日进行。养殖期间水温为17~35℃。试验证明,经过5个多月饲养,澳洲宝石鲈从海花鱼苗阶段增长到385克,饵料系数1.45,成活率81%,平均单产65.1千克/米2,平均盈利830.6元/米2,投入产出比1∶1.66。现把试验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14.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名宝石鱼,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一个养殖新品种.该鱼为杂食性鱼类,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高体革鱼剌(Scortumbarcoo),俗称澳洲宝石鲈、宝石鱼、宝石斑(以下称宝石鲈),是近年来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养殖优良品种。宝石鲈体形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而得名“宝石鲈”。宝石鲈生性好动,游泳迅速,喜生活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以小鱼、小虾为食,并喜食小蚯蚓、红线虫、面包虫等较大的活饵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有明显的集群抢食习性。它的生存水温为10℃~38℃,最佳生长温…  相似文献   

16.
澳洲宝石鱼池塘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鱼又名宝石鲈、玉鲈,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水域。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具有海水鱼独特的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我市淡水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增加渔农民收入,2004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富阳市水产服务站在富阳灵桥镇水产养殖基地进行了澳洲宝石鱼引种驯养和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现将池塘养殖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澳洲宝石鲈又名宝石鱼、玉鲈,属鲈形目鱼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养殖鱼类,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之一。我国于近年引进养殖,实践表明,该鱼具有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适宜于池塘、网箱养殖。宝石鲈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所以它既保持了海水鱼独特的鲜美,又有淡水鱼的细嫩,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价格高,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的五六倍。  相似文献   

18.
宝石斑鱼人工育苗及养成试验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木 《科学养鱼》2006,(12):24-25
宝石斑鱼,又称澳洲宝石鲈(Jade perch),它适合生长水温为10-38℃,pH5.5-8.5,适合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养殖。  相似文献   

19.
宝石斑鱼,又称澳洲宝石鲈(英文名为Jade perch)、宝石斑,学名高体革鱼刺 (Scortum barcoo),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水域.它适合生长水温为10~38℃,pH值为5.5~8.5,溶解氧在2mg/L以上时就可以存活,最好保持在4mg/L以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养殖.  相似文献   

20.
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宝石鲈体形美观,出肉率高,口感爽滑甘美,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8.9%,含有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适宜在池塘、网箱、工厂化流水池进行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在我省尽快发展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于2004年开始对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配套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