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鲁渔业》2010,(6):61-62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水产养殖的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青岛市城阳区渔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广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稳步推进低碳水产养殖。一是积极推广浅海滩涂贝藻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在胶州湾浅海滩涂采取海面发展条斑紫菜筏式养殖、海底底播菲律宾蛤仔的上藻下贝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二是大力推广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进行虾蟹贝混养、  相似文献   

2.
吴反修 《海洋渔业》1988,10(1):45-45
<正> 浮游硅藻是鱼、虾、贝摄食的天然饵料,因此.海区硅藻类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虾、贝的资源.为此,做了海区营养盐的不同种类及浓度对浮游硅藻增殖量影响的试验.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是用1985年8月分别从八代海、洞海湾和乡滩三个海区采集而来,并经过认真选择、洗涤.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 ma  相似文献   

3.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4.
流沙湾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贝-鱼-藻养殖结构优化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系统,该系统通过网栏设置33.3hm2半封闭的养殖海区进行试验研究,在示范海区内设置3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鱼类网箱养殖区、大型海藻栽培区,进行鱼类与大型海藻间养和珍珠培育。经过10个月的结构优化养殖和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控制,示范海区水域水质和生物环境得以明显改善。示范海区透明度显著高于毗邻海区(P<0.05),悬浮物含量显著低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总氮、总磷营养盐浓度随养殖期的延长逐渐升高,到9月份达到最高值,以后则逐渐下降;示范海区水域浮游生物数量随养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浮游生物量明显高于毗邻海区(P<0.05)。示范海区养殖生物生长良好,共收获鱼类21365kg、大型海藻3091.3kg、珍珠33.5kg。育珠贝存活率为73.9%、育珠贝留核率为49.9%,优质珠比率13.7%、珠层厚度平均472μm,珍珠质量明显提高。示范海区光能利用率为0.20%,总能量转化效率为34.58%,单位净产量耗总能为2.8919MJ/kg。  相似文献   

5.
基于氮和磷平衡的负责任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海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氮(N)和磷(P)2种重要营养盐为研究对象,提出负责任养殖概念,建立了基于负责任养殖模式下的鱼、藻复合养殖海区的规划模型。这一模式下仅考虑人工养殖行为,饲料作为养殖海区唯一的营养盐输入途径,鱼类和经济藻类作为营养盐输出途径,不考虑海水交换、自然海区藻类营养盐吸收、野生鱼类残饵摄食和生物降解等因素引起的营养盐吸收和转化过程。研究表明,鱼、藻复合养殖模式可以实现负责任养殖行为,但鱼类和藻类养殖规模比例悬殊,藻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 e)和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养殖面积比约为95:1,生物量比值约为30:1。单纯采用经济藻类养殖作为养殖海区营养盐平衡手段效果有限,可以考虑增加贝类养殖,加强海区营养盐转移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仿刺参又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是继鱼、虾、贝、藻之后的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代表性物种,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形成的海参养殖模式包括池塘、浅海、工厂化、吊笼、围堰等多种增养殖模式。传统的工厂化和吊笼养殖模式下,可统一进行苗种投放及成参采捕,  相似文献   

7.
正海水池塘鱼、虾、贝绿色生态养殖是指根据海水池塘不同生态位进行鱼、虾、贝多品种搭配混合养殖,以达到充分利用水域养殖生产潜力和生态防治病害的作用,实现海水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提高。现将海水池塘鱼、虾、贝生态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选择在玉环市珠港长  相似文献   

8.
任宗伟  王昭 《齐鲁渔业》2002,19(12):2-2
1.亲贝的选择 海湾扇贝亲贝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浅海越冬成活率和育苗效果。海湾扇贝亲贝选择标准为养殖海区无污染,个体较大且均匀,无杂贝藻等附着物。养殖海区污染则亲贝性腺发育下降,个体差异大则性腺发育不同步,杂贝藻过多则洗刷时易造成机械损伤。 2.亲贝的运输 首先要选择好运输时间,装车、运输、分笼、海上挂养等一系列工作不仅要考虑到气温、海浪等因素,更要保证海上挂养工作必须在白天完成,夜间操作会造成  相似文献   

9.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即为通俗意义上的鱼、虾、贝混养,就是通过鱼、虾、贝的生理、生态的不同进行养殖,根据混养品种在栖息水层、食性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互补特点,进行水中养鱼、池底养虾、泥里养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是互相促进、生态互补的,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典型的"碳汇渔业"。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品种成活率、节省饲料成本、缩短养殖周期,还可以合理使用饵料,恢复池塘生  相似文献   

10.
冀渔广角     
<正> 乐亭打网岗新技术开发区 为贯彻全国养虾工作会议和建设“海上乐亭”的精神,乐亭县沿海开发管理总公司根据鱼、虾、蟹、贝藻各自的生态特性,拟选择沿海汀网岗一带为水产新技术开发区,进行海水生态养殖实验,开展以对虾养殖为主,鱼、蟹、贝、藻多品种的综合养殖实验。计划自1994年1月开始实施至1996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与如东县宏顺水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条斑紫菜浅海翻板式养殖试验。两年共实施浅海翻板式养殖面积101亩,收获鲜紫菜65440千克,平均亩产647.9千克。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的选择紫菜叶状体养殖与海区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浅海翻板式养殖试验海区选择  相似文献   

12.
乐清湾自然条件优越,海水中营养盐类含量适度,水质好,水温适宜,有利于各种饵性浮游生物及经济鱼类的繁衍生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乐清湾浅海资源,在原有海水网箱养殖的基础上,拟开展鱼,贝,藻的综合立体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目前刺参人工藻礁养殖生产中存在的海区超负荷盲目发展、海区环境与养殖池底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养殖品种生长性状与抗病能力逐步减退、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逐渐增强及管理技术滞后等突出问题,以实现刺参人工藻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全面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及在刺参养殖过程中确保放养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水质环境、严防暴雨袭击、搞好种质改良、重视防治病害、落实定期清池消毒制度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任家台村凭借地处鲁东南冬暖夏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质清新的自然条件,逐步成为海湾扇贝亲贝浅海越冬的重要基地,每年为各育苗场过渡大量的亲贝,效果非常理想。但也有个别的单位因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近两年的经验总结如下供育苗单位参考。 1.亲贝的选择 海湾扇贝亲贝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浅海越冬成活率和育苗效果。海湾扇贝亲贝应来自无污染养殖海区、个体较大且均匀、无杂贝藻等附着物。养殖海区污染则亲贝性腺发育不良,个体差异大则性腺发育不同步,杂贝藻过多则洗刷时宜造成机械损伤。 …  相似文献   

15.
凡是在池塘、湖泊、水库、河沟、浅海、滩涂等水域中人工投放鱼、虾、贝、藻的苗种并经常管理的水面,称为水产养殖水面。为了正确反映水产养殖生产发展水平和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养殖水面必须按不同的水域和水面类型依照有关规定计算其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池塘老化及外来污染的影响,全国的鱼、虾、贝、藻病害日趋严重,一些养殖生产区先后暴发了大规模病害。一、海淡水养殖病害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宁海县大佳何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结合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实际及"宁波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在宁海县大佳何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地开展了海水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槽流水混养鲻鱼、黑鲷研究与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鲻鱼、黑鲷在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混养模式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这一流水混养模式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慨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连江县的海水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虾、蟹、贝为主,海区养殖贝、藻类为主的养殖摸式。进入90年代,随着科技信息的传播,养殖品种的不断更新和养殖模式的变更,该县的海  相似文献   

19.
稻、鱼、蛙生态养殖模式尚处于示范阶段 ,刚刚起步就显示出许多优势 ,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好模式 ,值得研究、推广。1 稻、鱼、蛙生态养殖模式和条件1 1 稻、鱼、蛙生态养殖模式稻田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小环境 ,田中种稻 ,水里养鱼 ,田、水的空间再养美蛙 ,形成生态养殖的框架。水稻选择抗病力强 ,产量高的品种 ,鱼选择以鲤、鲫为主的杂食性品种 ,蛙选择当前养殖技术较成熟、生长较快的美蛙。在稻、鱼、蛙的种养结构中 ,以蛙为核心主体带动稻和鱼。因此 ,用灯光诱蛾作为蛙的主食品 ,蛾多的时候可作为鱼的饵料 ,蛾不足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控制养殖海区生态平衡是目前我国贝类养殖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贝、藻、海胆的多营养级综合水产养殖(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IMTA)模式,分析了混养物种之间的互利耦合机制,并阐述了推行此项技术的优势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