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几年兴化市泥鳅养殖持续升温,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新增养殖面积2000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沟、安丰、陶庄、周庄、戴窑、竹泓等乡镇,泥鳅养殖从原来的苗种、成鳅的单一养殖,发展到泥鳅、蟹、虾、莲藕等多种生态高效养殖。2014年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示范带动了水产养殖效益稳步提高。一、主要养殖模式(三种)1.集约化高密度精养陶庄镇、周庄镇池塘主养泥鳅,本地泥鳅苗放养密度400~500千克/亩、规格300~400尾/千克,产量1000~1500千克/亩。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泥鳅以其生长快、好饲养、周期短、易捕捞、收益高以及个体大、口感好等特点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尚志市苇河镇于5年前开始引进并推广台湾泥鳅养殖,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笔者通过近几年对科技示范户进行台湾泥鳅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适宜高寒地区健康养殖大规格台湾泥鳅的高效技术模式。该模式可达到平均亩产台湾泥鳅825.6千克、规格42.5克/尾、平均亩利润8 364元的良好养殖效果。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4~5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光照充足。池深2.5米,池埂坚固,池底平坦,底质为黏土,淤泥厚20厘米。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贵阳市引进600万尾台湾泥鳅苗,在100亩池塘进行养殖试验,经过100天养殖生产,总产量为6万千克,总产值180万元,平均亩产600千克,亩产值1.8万元,成活率为65%。总结出早投苗、投大苗、加强科学投喂等综合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与效益。一、材料方法1.池塘条件2015年新建池塘,养殖面积100亩,计52口塘,塘深1.4米,保持水深1.2米,各塘进排水完全独立,每口塘水面上方覆盖尼龙线网片作防鸟"天网",整个养殖场四周用20目聚乙烯网片、高1米设  相似文献   

4.
正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15年开展了人工养殖台湾泥鳅的试验,以求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的高效养殖台湾泥鳅技术。现介绍如下:一、11号池塘台湾泥鳅成鱼养殖1.池塘消毒鳅苗放养前20天对池塘全面消毒,消毒时池内水深15厘米,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2.饵料培育7天后池塘注入新水80~100厘米,EM菌500克/亩和生物肥水宝400克/亩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初以来,柳根鱼开始在黑龙江省东宁、绥化、海林、伊春等县(市)人工养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柳根鱼已成为当地受欢迎的高效养殖鱼类品种。池塘主养一般亩产200~300千克,亩盈利可达3000~4000元,最高亩产达到1000千克。池塘套养一般亩产10~50千克,亩盈利200~1000元。近三年,柳根鱼苗种人工繁育在黑龙江省获得了成功,改变了过去人工养殖依赖江河野生和池塘自然繁殖苗种的局面。当年繁育的柳根鱼鱼苗,当年可培育成规格10~20克/尾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苗种培育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培育方法成活率较低。2020年笔者在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泥鳅养殖基地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开展了泥鳅苗种培育工作,通过60天的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7月初,10亩池塘共收获泥鳅苗种3 172千克,平均体长6.4厘米,平均规格2.6克/尾,存活率61.0%。现将本次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徐州市铜山区潜龙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房村镇闻庄村利用藕塘进行套养泥鳅试验,取得了莲藕平均产量2000千克/亩、泥鳅平均产量130千克/亩、效益平均4200元/亩的好收成,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将原有的200亩藕塘改造成2口,面积均为100亩,池塘编号分别为1号池、2号池。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例大约为2∶1,地势开阔,向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4,(10):20-20
<正>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4年6月8日,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从辽宁引进124万尾台湾大泥鳅"寸苗",放养到小八虎、金三角、崔门三处渔场的38亩池塘里养殖,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饲养,目前长势良好。台湾大泥鳅在我市养殖成功,对齐齐哈尔市渔业调整养殖结构,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养鱼户和消费者都是一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湖南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岳阳试验站引进了乌苏里拟鲿,在岳阳县中洲渔场苗种场示范基地试养,养殖获得了成功,达到平均规格305克/尾、产量788千克/亩。2020年又在示范展示基地——湘阴县水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乌苏里拟鲿的池塘养殖试验,亩纯利润在8 303元/亩,经济效益可观,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2 年我们进行斑点叉尾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2003年在峡江县和新干县推广应用,两县养殖面积达800亩,共产斑点叉尾40郾48万千克,亩平均506千克,鲢鱼9郾6万千克,鳙鱼2郾4万千克。总产值405郾12万元, 利润115郾75万元,亩利1446郾8元。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选择8 ̄12亩,水深要求2郾0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有一台1郾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 ̄20厘米,并进  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干法清塘  消毒。   二、鱼种投放 …  相似文献   

11.
微孔管道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户张建楼,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新技术,在西郊镇发展鱼、虾、蟹高密度高效生态混养养殖技术。在一口10亩池塘里,利用网箱集约化养殖泥鳅,箱外养殖青虾,2007年该塘生产泥鳅5250千克,平均亩单产525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06,(6):83-83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是近年来养殖效益高、出口量较大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产品。我镇2001年开始小面积池塘暂养,到2005年已发展到3000多亩,周边乡镇部分养殖户也开始扩大养殖面积。随着养殖效益的提高,单位面积的投放量也在逐年增加,亩平均投放量在250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池塘养殖泥鳅产量,我们从1990年开始试验,1992年平均亩产达到1065kg,平均规格80g/尾,亩获利8595元。主要采取了以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开始,我市进行海虾淡养,至2003年已在全市推广养殖面积18000亩,实现平均亩产346千克,亩利润3148元。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及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选择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要求并不高,原先用于养殖青虾或罗氏沼虾的池塘基本都可用于养殖南美白对虾。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泥鳅的池塘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又名鳅鱼,鳗鱼鳅,鳛鱼等,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和较高药用价值,在我国民间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之佳誉,也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汉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自从2000年开始进行泥鳅的池塘高产养殖实验,经过几年的摸索,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面积已经从最初的20亩发展到500亩,平均亩产可达3 000 kg,亩效益达到2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无公害泥鳅养殖,提供更多优质的泥鳅水产品,是当今泥鳅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方向,现将泥鳅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江西省吉安市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生产情况。试验在3口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放养密度为斑点叉尾(鱼回)鱼苗8000尾/亩(即120000尾/公顷),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或15000尾/公顷)。经109天饲养,斑点叉尾(鱼回)苗从平均1克/尾长至39克/尾。养殖的平均毛产量为斑点叉尾(鱼回)269千克/亩(4038千克/公顷)和白鲢50千克/亩(750千克/公顷)。斑点叉尾(鱼回)和鲢鱼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6.8%和6.4%。投喂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斑点叉尾(鱼回)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6:1。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646元/亩,平均经济回报率为62.3%。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型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技术,斑点叉尾(鱼回)展示了良好的生长、摄食和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池塘养殖是目前大宗水产品的主要养殖方式,2020年曲靖市池塘养殖面积16.3万亩,水产品产量9.9万吨。曲靖麒麟区三宝街道现有池塘养殖2 889亩,水产品产量4 580吨,平均亩产1 585千克,是曲靖市麒麟区重要的水产品供应源。2020年曲靖市水产站联合三宝街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农业技术人员,采用在现有养鱼池塘里种植水稻,  相似文献   

18.
吴江市松陵镇芦荡村12组养殖户肖振荣,自1999年开始一直从事鳜鱼池塘养殖,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由于他勤劳好学,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掌握了一套"鳜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鳜鱼养殖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4年中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效益逐年提高,尤其是2011年,总养殖面积184.3亩,其中鳜鱼精养池3口,计29亩,放养自育的大规格鳜鱼种4.6万尾,年底收获商品鳜鱼26250千克,净收入60余万元。现将其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稻田精养台湾泥鳅开始在黑龙江省兴起,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鳅稻双丰收",并成为农民增产、增效的好技术,2016年亩产达到310kg,每尾规格超过50g,经过技术进一步的改良,2017年亩产可达200kg~400kg,亩增效1000元~2000元,是今后北方高寒地区值得推广的稻鳅共作模式。过去黑龙江省稻鳅共作模式主要以养殖泥鳅、黑龙江花鳅、大鳞副泥鳅等地产土著鳅科鱼类为主,但因其生长速度慢、捕捞难等问题,养殖效果不理想。近两年,稻田精养台湾泥鳅开始在黑龙江省兴起,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鳅稻双丰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在泥鳅养殖池塘中种植空心菜,开展"泥鳅-空心菜"池塘共生养殖试验,试验组亩产台湾泥鳅、空心菜分别为1086 kg和2000 kg,亩均产值为3.86万元;对照组亩产台湾泥鳅为1138kg,产值为3.41万元;试验组较对照组亩增效4440元。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目标,并有利于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