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大银鱼胚肥发育过程中,不同水源对水霉病发生的影响及几种抗菌药物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自来水是一种良好的孵化用水。在水霉病发生后,甲醛、孔雀石绿、强力霉素、痢特灵及氯霉素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尤其是甲醛、孔雀石绿和强务霉素。但从孵化率来看,痢特灵组和氯霉素组孵化率较高。为了有效抑制水霉病蔓延,通过搅拌或强充气等方式阻止菌丝缠绕好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渔民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鱼病,部分渔民由于没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影响了养殖效果,甚至造成了很大损失.以下介绍水霉病、黏孢子虫病等两种常见疑难鱼病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水霉病 水霉病是春季多发鱼病,主要是由于鱼体表受到损伤,受伤组织感染水霉菌而引起的.水霉菌是广泛存在于水域和潮湿土壤中的一种霉菌,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对不良环境耐受能力极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0~ 18℃,温度达到25℃以上时水中的游孢子繁殖力减弱,一般不易发生感染.因此,鱼类水霉病25℃以下都会发生,而28℃以上比较少见.当鱼类体表组织受伤时,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就会伺机附着,在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还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继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最后导致鱼死亡.  相似文献   

3.
在24±1℃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次甲基蓝、甲醛、高锰酸钾、氯化钠、孔雀石绿溶液抑制松浦镜鲤鱼卵水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浸泡消毒时间10min,浓度为1100.00mg/L的次甲基蓝和6000.00mg/L的甲醛对水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在药物对水霉菌完全致死浓度(1057.54mg/L)下,浸泡10min,次甲基蓝抑菌有效时间达29.97h,致畸率最低(1.55%),而高锰酸钾和氯化钠浓度对松浦镜鲤鱼卵水霉菌无明显抑制作用。试验表明次甲基蓝可以替代孔雀石绿防治鲤卵水霉病。  相似文献   

4.
<正>水霉病是由水霉属、绵霉属、丝囊霉属的多种丝状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所有大宗淡水鱼类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对鱼卵,尤其是鲤、鲫、团头鲂等产的粘性卵危害极大。因而,有效防治水霉病是鱼类人工繁殖管理措施的重中之重。然而,自孔雀石绿在  相似文献   

5.
水霉净在北方高寒地区防治水霉病的作用水霉病一直是北方高寒地区春、秋两季鱼类易发疾病之一。过去使用孔雀石绿、食盐及小苏打合剂对入池鱼种进行浸洗防治该病,但常因使用浓度不当,起不到防治该病的目的。且用药量大,成本高。尤其是孔雀石绿,目前出厂价已高达0.4...  相似文献   

6.
一株芽孢杆菌用作水霉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包括草鱼等四大家鱼在内的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以往较为有效的防治药物为孔雀石绿,孔雀石绿禁用后渔业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分离到一株芽孢杆菌Sh1,经16S rDNA序列测定确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水霉菌拮抗实验表明,Sh1菌落周围产生直径约12 mm的抑菌圈。动物安全性实验表明,腹腔注射108CFU/mL的Sh1对草鱼的生长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显微观察表明,Sh1能明显抑制水霉菌的菌丝生长。对Sh1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蛋白酶K消化、加热处理、有机溶剂抽提等都不影响其对水霉菌的抑制作用,从而推断该物质为非蛋白的耐热的可溶性化合物。这些数据表明Sh1有希望用作提取替代孔雀石绿的水霉病药物的生物药源。  相似文献   

7.
渔业纵览     
水霉病防治新药物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水霉病是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在全国各地均很流行,对鱼卵、鱼苗、成鱼均有危害,给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在水霉病防治特效药—孔雀石绿被禁用后,国内出现了对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真空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10):34-34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黄颡鱼病害增多,危害增大,现将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几种疾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水霉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鱼苗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病状肉眼可见病鱼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鱼卵感染水霉菌,可见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最后成为死卵。防治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疾病发生;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快,避免鱼体受伤;3用1%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9.
船体网箱饲养的鲤鱼水霉病发病条件及防治药物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水霉病的发病条件,病原分离和防治药物,结果表明:水霉病主要发生在1 ̄4月份,水温和机械损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孔雀石绿对水霉菌抑菌,杀菌效果最佳,其安全浓度为0.13ppm。生产中与甲醛,敌百虫和食盐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水霉病是淡水鱼最常见的真菌病,在全国各地均很流行,对鱼卵、鱼苗、成鱼均有危害,给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2年,在水霉病防治特效药一孔雀石绿被禁用后,国内出现了对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真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幼鳜阶段的病害,已成为大力发展养鳜的一大障碍,给生产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最近两年的实践及调查研究,初步找出了鳜鱼人工繁殖和幼鱼阶段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现简述如下:一、水霉病1.病因:是水霉及绵霉寄生所致。对鳜自的卵危害特别严重。2.症状:鳜鱼在孵化过程中易感染此病。鳜鱼卵被感染后,其霉菌的菌丝馒入卵膜,卵膜外部的菌丝丛生在水中,俗称“太阳卵”,造成鳜卵大批死亡,严重影响孵化率。3.防治:①孵化用水一定要清新,溶氧量高,避免使用混浊或者已过污染的水源。②用生石灰水严格清洗孵…  相似文献   

12.
一、粘性鱼卵水霉病发生的条件1.鱼卵的损伤与死亡研究表明,死卵、受伤的鱼卵容易被水霉感染,而活卵卵膜表面很少有水霉寄生。宋学宏等(2007)试验发现,绝大多数已死亡的黄颡鱼受精卵着生大量水霉,而活卵卵膜外面虽然有少量水霉菌丝,但菌丝不能通过卵周隙进入胚胎,胚胎可继续发育成稚鱼破膜而出。由此证明,鱼卵的损伤与死亡是引发水霉寄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二、真菌性疾病1.水霉病病因:为异丝水霉(Saprolegniadiclina)感染所致。适温范围较广,最低13℃,最高可达30℃,几乎养殖全过程均可发生,主要危害白仔和黑仔,幼鳗以上的鳗鱼单独受此病感染,死亡率很低。主要症状:头、吻、尾或躯干、鳍条等处寄生菌丝体,如覆盖一层灰色棉絮状物。有的鳃部也寄生水霉菌。镜检可见体表组织严重坏死,菌丝侵入真皮或肌肉,游离于体外菌丝可见有厚膜包被之爱抱子。病鱼活动力低,鱼体多垂直于水中,摇晃上游。预防:操作注意免使鱼体受伤,发病季节选别后用0.15pp孔雀石绿金池泼洒。治疗:(1)全池…  相似文献   

14.
水霉病 (肤霉病 )、鳃霉病是水产动物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其在早春、晚秋和冬季最为流行,死亡率高,对鱼卵、鱼苗和越冬鱼危害最大。过去有的用孔雀石绿防治真菌疾病,但国家早已明文禁止用于食用鱼类,因为孔雀石绿对人有致癌、致畸作用 [1]。 孔雀石绿不等于孔雀石,孔雀石为含结晶水的硫酸铜,孔雀石绿又名孔雀绿,是由三个苯环组成的苯胺类染料,渔用品为它的盐酸盐。最初英国发现生产工人常患膀胱癌,后经研究,此品确有致畸、致癌作用,国际国内都限制使用。孔雀石绿不但危害人类健康,还常引起鱼类消化道、鳃及…  相似文献   

15.
泥鳅的病害与防治1.水霉病:在泥鳅苗孵化过程中,水温较低,容易发生此病;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也极易得此病。得水霉病的泥鳅,体表布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通常可用1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30分钟,或用2—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即可治愈。2....  相似文献   

16.
<正>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水产养殖中一种由丝状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5~24℃条件下均可生长繁殖,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危害各种水生动物,从鱼卵至成鱼都可感染,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在鱼卵孵化阶段,引起胚胎死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导致该病的大规模暴发,使养殖造成巨大损失。孔雀石绿是防治水霉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其具有高毒、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于  相似文献   

17.
鳜病防治一、敌害鳜鱼卵与苗的敌害生物较多,小鱼虾、水生昆虫(如水蜈蚣)的成虫和幼虫,以及剑水蚤等都会大量残害鱼卵和鱼苗。防治方法:(1)孵化用水需用80—100目的钢丝布或相同规格尼龙筛绢、乙纶塑料胶丝布等过滤。(2)定期在水源中泼洒晶体敌百虫(90%以上),使水体达0.3ppm浓度,杀灭孵化用水或苗种培育用水的水源中的剑水蚤等敌害。二、真菌性疾病工.水霉病危害鳜鱼的苗种、成鱼及鱼卵。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的卵膜、皮肤及肌肉。另一端则游离体外,长可达3厘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菌落。防治方…  相似文献   

18.
一、水霉病的发病条件与发生季节常见的水霉病是因捕捞、运输、转池操作时引起鱼体表受伤、鳞片脱落造成,水霉菌侵入伤口,向内外长出菌丝,分泌毒素,引起组织溃烂,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棉毛状菌丝。鱼体表被寄生虫咬伤,或因饲料中营养不良引起表皮溃烂,水霉菌随溃烂部位侵入,也可引起水霉病。水霉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早春和冬季,越冬鱼种、鱼卵、鱼苗易染此病。同属真菌病害的鳃霉病多发生在5~10月水质恶化、发臭的鱼塘,也可用成都芳草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水霉净复合药防治。二、水霉净的使用方法:浸泡或泼洒1.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秦岭北麓养殖冷水鱼受精卵水霉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亚甲基蓝作为孔雀石绿替代药物在七彩鲑养殖中的使用方法,同时比较了两个年度七彩鲑受精卵的霉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2007,(2):43-43
日前,在北京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召开了《“检科系列”消毒剂在鱼类水霉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一期实验效果评价与二期立项论证会。已完成的一期实验初步数据结果显示,“检科系列”消毒剂对于水霉病有极好的防治效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产品来替代孔雀石绿等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进行鱼病防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