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丰富我国红三叶种质资源,给红三叶品种选育提供优异材料,探讨国外引进资源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综合表现,本文以来自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的31份红三叶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产性能等方面的14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在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叶面积、茎叶比、再生速度和干草产量等指标上差异非常显著。来源地对供试材料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也有影响。个别种质材料在单一性状上表现优异,可直接应用于生产。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8.94%的前5个主成分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1份种质中,来自俄罗斯的ZXY2008P-4996综合得分最高,表现最优,其次是来自美国的Scarlett和Star fireⅡ;ZXY2008P-5419综合得分最低,适应性最差。依据主成分向量可将31份红三叶种质聚为4类。  相似文献   

2.
醋糟是利用粮食原料生产食醋过程中的副产物,本文采集了山西省4个著名醋品牌的醋糟样品,对其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醋糟进行试验,研究醋糟对獭兔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及繁殖性能等的影响,阐明了醋糟在獭兔生产中的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红三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草质柔嫩、适口性好等优点,在适当比例条件下,饲喂畜禽效果较好。就红三叶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以及其在贵州省织金县的栽培利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红三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加拿大优质红三叶品种AC Enduer Red Clover和岷山红三叶为供试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产性能、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测定,发现岷山红三叶在生育期、株高、分枝数、茎叶比、干鲜草产量和营养特性等方面均优于AC Enduer Red Clover,在各种性状上表现优异,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综合评价:岷山红三叶较之AC Enduer Red Clover各指标性状表现更为优异,在和政地区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甘肃定西市岷县培育的岷山红三叶属多年生冷季型牧草,是国内著名的珍稀地方优势牧草,适应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高寒阴湿的生态条件,具有抗寒耐湿、优质高产、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本试验研究不同氮、磷肥施肥量的处理对红三叶不同生育时期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为红三叶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优质牧草岷山红三叶施用不同的N、P肥处理,检测红三叶中丙二醛的含量得出:红三叶中丙二醛的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出现波型变化,在每一个生育时期,随着N、P肥的增加丙二醛的含量都有所变化,施肥量的增加会使的丙二醛的含量升高或降低,总体来说,N肥的A4处理下和P肥A4处理下丙二醛六个生育时期的平均值最小。  相似文献   

6.
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与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饲料粉碎粒度与均匀度11 粉碎粒度 Cabrera等(1994)报道,玉米粉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无影响,将高粱粉碎粒度从1000μm减至400μm时,产蛋率、蛋重及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减少玉米、高粱的粉碎粒度不能改善4~14日龄与7~28日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Healy等(1994)报道,对于玉米、硬胚乳高粱与软胚乳高粱,使7日龄肉仔鸡0~7d增重达最高与饲料转化率达最佳的粒径分别为700、500与300μm;Healy等(1994)认为,如果对高粱进行合理加工,其对肉仔鸡的营养价值与玉米相似。堪萨斯州立大学人员发现,将饲料粒度从1000μm降到50…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优异的地方饲草资源,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7种野生牧草资源的营养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营养价值评优秀的资源有广布野豌豆和红蓼等2份材料,其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6.26%、21.02%;营养价值评良好的有白花草木犀、藜,其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72%、17.65%;营养价值评中等的有9份材料;营养价值评定为较差的有14份材料。评优良的4份资源材料可进一步开展动物饲喂试验和牧草生产性能评价试验,以明确其产草量、适口性和消化率等,在综合评价后筛选出的优异资源可作育种素材进一步选育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在重庆市渝西地区适应性较强的红三叶品种,对多种红三叶品种进行初筛后,选出炫丽、瑞德、红龙和VNS这4个红三叶品种进行了在渝西地区的生态适应性比较。通过对物候期、生长速度、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茎叶比、分枝数、单株鲜草产量以及单株生物量的观测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红三叶品种都能适应渝西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红龙综合表现最佳。其单株鲜草生物量为40. 87克/株,单株干重生物量为12. 31克/株,干物质含量达28. 06%,差异极显著。结论:红龙在参试品种中最适合在渝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红三叶种质资源,试验采用变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引进的28份红三叶种质材料农艺性状进行研究,探讨引进材料在重庆地区的生长表现,以期为红三叶品种选育提供优异素材。结果表明:叶、枝等营养器官的变异程度高于花序等繁殖器官的变异程度,其中总叶柄长度变异程度最大(30.58%)。茎粗、叶长、叶宽、节间长、节间数、拉直株高、单花序小花数、花序直径和花序长度等9个性状指标是引起红三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子。28份材料分为4类,第1类包括17份材料,数量最多,但大部分无突出特点;第2类包括4份材料,营养体部分较突出;第3类包括6份材料,繁殖性能相对突出;第4类包括1份材料,种子千粒重较大。说明以红三叶的叶、茎、枝等营养器官作为参考指标筛选出的第2类群营养体部分突出,理论生物量较高,可在以产草量为主的育种方向上进一步选育利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凉山黑猪进行杂交试验,发现随着杂交程度的增加,大凉山黑猪的生产性能逐渐提高,其中三元杂交猪的生产指标稳定性较好;结合毛色、体型和肉质等多项指标,综合制定大凉山黑猪杂交改良方案为:选用巴克夏做第一父本,杜洛克做第二父本,两次杂交生产。选育指标一定要按照选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项目选育工作的首先指标是腹围、胸围指标;其次是体长、十字部高指标;最佳选育测定阶段为28日龄,选育场可以在60日龄以后继续开展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麦宾草是高寒地区本土优良牧草,为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在青海省祁连县大通河上游高寒草甸区对麦宾草进行了不同刈割时间的试验。经过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收获期的麦宾草的生长特性、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麦宾草的适宜收获期应选择在8月31日到9月15日。  相似文献   

12.
新疆5种藜科盐生植物的饲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新疆5种藜科一年生盐生饲草红叶藜(Chenopodium rubrum)、野榆钱菠菜(Atriplex aucheri)、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高碱蓬(Suaeda altissima)的最佳刈割时期和相对饲用价值大小,对其3个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期、初花期和结实期)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在初花期营养价值最高,地上部生物量能够满足载畜需求,因此适宜在初花期开发利用;5种盐生饲草在初花期与苜蓿(Medicago sativa)相比,红叶藜的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之后依次为野榆钱菠菜、盐地碱蓬、高碱蓬和盐角草。野榆钱菠菜、红叶藜和高碱蓬甜菜碱含量丰富,在7%左右,盐角草、红叶藜和野榆钱菠菜草酸盐含量超标。总之,这5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饲用开发利用价值,但盐分含量偏高不宜长期单一饲喂反刍动物。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冷季型草坪草种在成都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成都对高羊茅等 2 6个国外冷季型草坪草品种进行了为期 3a的引种适应性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 :(1) 11个参试的高羊茅品种和 2个白三叶品种、2个剪股颖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其中高羊茅以Barfa、Vegas表现最优、剪股颖以Prominent最优、白三叶以Tahara最好 ;(2 )高羊茅冬季有叶尖发黄现象 ,部分品种夏季有褐斑病 ;(3)紫羊茅、羊茅、硬羊茅等 11个细叶类品种 ,抗热性较差 ,越夏率 <50 % ,基本不适应 ,但冬春表现好 ,是冬季暖季型草坪补播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播娘蒿不同生育期鲜草产量与营养价值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野生播娘蒿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鲜草产量及营养价值差异显著;未抽苔期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下降;开花期鲜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均较高,是播娘蒿的最佳刈割期.播娘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低于苜蓿,而粗蛋白含量高于黑麦草,营养化学类型基本为N型,是一种品质较好的饲草.  相似文献   

15.
粮饲兼用型玉米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及其调控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选用了在四川当地适合作青贮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川单21、成单22、雅玉8号和燎原青贮玉米2号及从新疆引进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新青2号,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旨在筛选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收获时期.结果表明,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全株粗蛋白、粗脂肪产量和消化能较高,其中以雅玉8号表现最优;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27 500株/hm2;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青贮饲料的适宜收获时间与作为粮食收获籽粒的时间一致,抽丝后35~42 d左右收获,新青2号在抽丝后28 d收获可获得最佳的青贮玉米饲料价值,在抽丝后35 d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添加剂对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水量控制在65%~70%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青贮原料,通过添加麸皮、红糖、甲酸、乙酸、乳酸菌制剂等,探讨了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及添加剂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添加剂处理的紫花苜蓿,发酵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表现为pH值及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升高;综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指标及感官评定来看,添加甲酸、乙酸和芯来旺Ⅰ号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明显改善,在90 d的短期青贮中,是适宜夏河县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生产的高效添加剂,而乙酸作为青贮添加剂在本次试验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高丹草因水分高造成青贮发酵品质不佳的问题,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干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及干草添加量(12.5,25.0,37.5和50.0kg/t)对混贮高丹草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产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青贮高丹草的丁酸含量较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可",添加干草混贮可显著提高青贮高丹草的发酵品质,从添加干草的种类来看,添加小麦秸秆组青贮发酵品质最高,添加苜蓿干草组营养价值最高,苜蓿干草组的体外72h干物质消失率(IVDMD)、产气速率(c)和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AGPR)均为最高,3种干草在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从干草的添加量来看,添加25.0kg/t干草的青贮发酵品质最优,达到产气量1/2所需要时间也最长,添加50.0kg/t干草的营养价值和IVDMD最高,添加37.5kg/t干草的产气速率和AGPR最大,添加不同重量干草对混贮高丹草的72h累积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以及产气延滞时期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青贮发酵品质和饲料营养价值,得出最佳的混贮模式为在高丹草中添加37.5kg/t小麦秸秆,添加50.0kg/t苜蓿干草混贮高丹草的体外干物质消失率最高,添加37.5kg/t苜蓿干草组产气速率最快,添加50.0kg/t小麦秸秆组的72h累积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red clover (Trifolium pratense L.) and timothy (Phleum pratense L.) were studied over two consecutive growing seasons (1995 and 1996) with an in vitro gas production technique and chemical analysis. The decline in degradability was more pronounced with increasing maturity in timothy than in red clover during spring growth, but similar during summer growth. Red clover contained more components soluble in neutral detergent solution (NDS) at all harvest occasions. The fractional degradation rate for the NDS fraction was lower in red clover compared to timothy. Red clover had slightly higher fractional degradation rate for the whole forage, but the total kinetic release of energy was similar for the two species at the same harvest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mothy and red clover have different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limiting degradation.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s with NDS on the allocation of pectins could partially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in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试验园区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5.0,22.5,30.0kg/hm2)为主区,8个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为副区,研究其对植株数量动态、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生产确定最佳播量和适宜品种,发展精准苜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3种播量的越冬率无显著性变化(P0.01);但不同苜蓿品种的越冬率有差异,在85.53%~98.24%之间,其中秋眠和半秋眠苜蓿品种的越冬率都显著高于非秋眠品种,从安全越冬考虑,在河南省宜栽培秋眠和半秋眠品种。(2)播种量对植株数量动态变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植株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第一生长年非常明显,但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3种播种量的植株数量均呈现出第一生长年急剧下降、第二生长年缓慢下降、第三生长年趋于平稳一致的变化态势;植株数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在年际间变化的规律不因品种而改变。(3)播种量对年干物质产量无显著影响(P0.01),但干物质产量有随播种量增加不断提高的趋势;播种量对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其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含量、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有上升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有下降趋势。(4)不同品种对干物质产量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从高产和品质综合考虑,以先行者最适合在郑州地区种植;播量在22.5~30.0kg/hm2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在河南以种植半秋眠品种为宜,不同播量的苜蓿品种其植株数都有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减少最后恒定的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生产目的和播种量选择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收割时期饲用甜高粱的饲用价值及其绵羊体外瘤胃发酵产气性能,分别对8-11月收割的甜高粱(大奖3180,标记为S1、S2、S3与S4)的养分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RFV)、总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和牧草相对饲用品质(RFQ)进行评价。利用体外模拟发酵产气技术评定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在3、6、9、12、24、36和48 h体外产气规律,估算降解率。结果表明,1)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2)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的RFV、DMI、RFQ呈现出S1>S4>S3>S2,差异极显著(P<0.001)。S1和S4的TDN和DD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S2和S3(P<0.001)。3)在培养12 h之前,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产气量(GP)差异极显著(P<0.001),且S3的GP最高;24 h后,S4的GP显著高于S2(P<0.05);培养36 h后不同收割时期的甜高粱GP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时期收割的甜高粱在发酵12、24、48 h的干物质消失率(DMD)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结果,8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甜高粱进行收割时饲用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