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上共青团建设是新形势下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团属微信公众平台是网上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主要平台之一。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研究对象,首先调查了大学生使用微信和关注公众平台的最新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受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因其独特性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对团属微信公众平台期待值较高,同时他们也是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者和受益者。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网上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对策:首先各高校应重视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引领的作用;其次要丰富团属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关注度;第三要强化团属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各高校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保持学生用户的黏度,从而实现政治思想的引领,提高政治思想引领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围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这一主题,对杭州市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指出了随着杭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行方式的多元化日趋明显,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绿色出行方式受到了限制。探讨了通过广泛宣传、合理制定地铁票价、推出一些优惠措施等举措,号召和鼓励市民参与到"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中来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微信(Wechat)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和平台化功能的手机软件,是一种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微信的通信功能和社交功能提升了微信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它的平台化功能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移动应用方式,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力量。借助微信平台,探讨了"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的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微信演示"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微信拓展"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将有关"园林植物"课程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融入其中,突破了课程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  相似文献   

5.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进入《森林与人类》杂志微店,选购您喜欢的——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  相似文献   

6.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如何进入微店?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后,在手机屏幕右下角可看到"微店"的提示,点击可进入。  相似文献   

7.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如何进入微店?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后,在手机屏幕右下角可看到"微店"的提示,点击可进入。  相似文献   

8.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如何进入微店?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后,在手机屏幕右下角可看到"微店"的提示,点击可进入。  相似文献   

9.
王少莹  陈昕  杨敏  冯晓  李泳兰 《技术与市场》2022,(4):140-145,151
基于TAM模型理论,构建消费者对微信网络营销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有效样本量1091份.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的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精准性都会对中间变量认同度产生正向影响,从而正向影响微信网络营销使用意愿;而用户对微信网络营销的认同度并未受到感知干扰性、感知风险性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爱(外一篇)     
正多年来,白雪演唱的那首著名的绿色环保歌曲《绿色家园》更是呼吁越来越多的朋友投身环保事业,共同构建我们美丽、绿色、和谐的家园。生活中的白雪,是个好女儿,也是一个好妈妈。白雪平时也喜欢写一些小散文,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白雪有个微信公众号,里面记录着她的点点滴滴。本期"星·美文"栏目特别编选了白雪写的两篇散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立足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主题,调研了大众对垃圾分类及绿色化处理的认知,提出了垃圾绿色化运营模式,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结合微信小程序、网店和实体店等多元化业态,打造完整的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处理、环保产品DIY、公益捐赠、绿色社交等一系列生态环保产品和服务,以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推动垃圾绿色化运营生态圈的建立,实现绿色生活常态化。  相似文献   

12.
森林与人类     
正一本关于野生动物、植物和大自然的杂志主管: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绿色时报社、中国林学会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进入《森林与人类》杂志微店,选购您喜欢的如何微信关注?方式一:手机微信"公众号",搜索栏输入"森林与人类杂志"或"senlinyurenleimag"进行搜索获得。方式二:手机微信"扫一扫",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杂志微信二维码获得。如何进入微店?关注森林与人类杂志微信公众号后,在手机屏幕右下角可看到"微店"的提示,点击可进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首都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调查发现,首都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成才意识强,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就业压力普遍较大,"考试族"群体庞大;学生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娱乐时间较长;学习方式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还没有将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高校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改革学习成绩考核办法,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引导。  相似文献   

14.
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绿色产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山野菜开发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首先教学内容由注重山野菜的食用价值发展为兼顾其综合利用价值;其次教学方式增加了实例教学、市场调查、公共邮箱交流平台等;同时规范了课程的论文写作、增加课堂成果展示等考核内容和方式。改革后的"山野菜开发技术"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当代大学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赖丹 《林产工业》2020,(1):I0007-I0007
数字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数字媒体,例如微信和微博等网络媒体,以及移动电话、iPad和Surfaces等移动设备。数字媒体的普及和应用对人类生产和社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媒体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吸引了广泛的受众,同时数字媒体给大学生的研究和生活也带来了变化,但是它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随着数字媒体的出现,"信息爆炸"已经从虚构的术语变为现实。由于数字信息的门槛低,信息每天都在几何级增长,大规模的信息流使大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源,但是各类信息鱼龙混杂,稍有不慎便会将大学生卷入信息的泥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在了解组件式GIS开发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查,以《中国植物志》为依据选取描述校园植物的关键指标,利用C#语言,构建了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植物检索系统",为科普教育和绿化管理提供了可靠工具,同时也为校园植物检索的建立提供了模板。"校园植物检索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说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时间的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品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绿色公寓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学生宿舍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场所,南京林业大学从培育绿色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形成了以"和谐共进,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为特点的大学生绿色公寓文化。同时,南京林业大学还对大学生绿色公寓文化培育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完善设施,树立安全意识,建设安全公寓;开展养成教育,倡导健康生活,建造文明公寓;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倡导奉献互助,建设和谐公寓;注重实践,提倡"三自"教育,打造文化公寓;并从机制、制度、组织、资金4个方面为大学生绿色公寓文化的培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设计了有关大学生求职信息传播特征的调查问卷,并以北京林业大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2个专业4个班级共10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对学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毕业志愿去向、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调查对象所在班级A、B、C、D的内部社会网络结构图,对社会网络结构图中各个节点的中间中心度及所代表的学生个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运用CONCOR方法进行分块分析以及进行凝聚子群的E-I指数分析、"小团体"现象的成因分析等,对大学生求职信息的网络传播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38%的调查对象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他们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校外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如微信订阅号、微博等)、校内网站、学院班委例会或班委传达、师生介绍、就业微信群或QQ群、宣传展板或海报、传单;而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存在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体"现象是大学生求职信息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据此,高校应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通过合理利用大学生对信息种类及其传播渠道的偏好、大学生求职信息的人际传播载体——社会网络的特点、大学生求职信息传播中的"小团体"现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网络中关键节点和凝聚子群的作用,使求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是互联网发展的最新阶段,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广泛使用为标志,具有传播方式碎片化、生活形态个人化、受众对象互联化和文化生产同质化等多种特征,从而赋予了高校心理教育新的内涵和特征。"微时代"可以使教育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育的全方位、多角度覆盖,从而赋予高校心理教育"无微不至"的特征;可以使教育方式化整为零,随时、随地、高效地传播教育内容,从而使高校心理教育兼具碎片化与高效的特征;可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从而使高校心理教育具有主动、真实、微言大义的特征。同时,"微时代"使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受到巨大影响,也令高校心理教育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更使高校心理教育面临着"微内容"匮乏、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微途径"单一等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心理教育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探索应对"微时代"挑战的战略措施。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组建专业化的心理教育"微团队",建立心理教育与互联网科技相融合的理念,构建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心理"微教育"体系。其次,要创新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微资源",构建健全的心理教育"微内容"体系,防治结合传播"微健康"。最后,要创新教育路径,推出多种形式的心理"微平台",拓展心理教育"微途径",探索心理教育"微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了大学生的绿色认知情况,并运用SPSS20进行了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因素为绿色意识、绿色宣传、绿色实践及绿色课程等主因子,该结果可以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