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结合小陇山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满足社会需求的长期多种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和加强以及管理水平4个层面提出了小陇山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标体系,并对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处于偏弱的可持续性状态,据此提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广西永福县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依据《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和《中国热带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等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与准则,构建了4个层次36个指标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利用综合评分法来计算可持续性综合值。结果表明:广西永福县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均属于可持续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实现率分别为0.821 2,0.887 4,0.641 9和0.729 2;永福县森林经营可持续性综合评分为0.770 0,总体上处于弱可持续阶段。  相似文献   

3.
森林经营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经营可持续性评价是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和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森林经营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的无量纲化、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可持续性水平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抚顺县森林资源经营状况,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其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PH)对其进行可持续性经营评价分析。结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814,处于中等偏强的可持续经营状态。  相似文献   

5.
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原则的历史和现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指出森林经营管理原则应当既明确具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又不是具体的标准和指标而不失原则性,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进行规划和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约束条件.阐述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森林可持续性下降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森林等级结构原理,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应遵循的6项基本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公益性和社会参与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原则的历史和现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指出森林经营管理原则应当既明确具体,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又不是具体的标准和指标而不失原则性,是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进行规划和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约束条件。阐述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和现实森林可持续性下降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森林等级结构原理,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应遵循的6项基本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因、公益性和社会参与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洪雅林场是四川省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分析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层次:总目标层、目标层、类目标层、变量指标层,计算各变量指标得分值,据此对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总目标层得分值0.663 9,总体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森林资源可持续得分值0.776 8、生态环境可持续得分值0.613 4、林场经济可持续得分值0.559 3、社会可持续得分值0.675 0。森林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现状较好,而林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相对较差,这与林场目前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现状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8.
德国哥廷根大学森林经营研究所2000年出版的《可持续的森林经营》一书指出,全世界现有约5亿人口依靠森林谋生,森林工业、木材工业工人占很大数量。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必须包含工人的职业稳定,生产安全,作业条件良好,相应的工资收入。这两类工人与森林的关系密切,对森林的可持续性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在制定国际森林政策时,工人对可持续性的认识、兴趣以及他们可能发挥的影响必须受到充分重视。世界上有5亿人口依靠森林谋生@柴禾  相似文献   

9.
中国热带天然次生林和退化林地约有1000万hm2,约占热带国土总面积的1/3。在这里,涉及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课题尚未解决。文中建议利用“激励相容”的原理,针对中国的3种次生林和退化林地大类型,选择典型地区,按照尽可能接近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原则,建立一个由分散化、微型化和多样化示范的小区组成的示范体系,高效率地推进热带次生林和退化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增强热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弱可持续性并进一步向强可持续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可持续、旅游环境可持续、旅游经济可持续、旅游社会可持续4个方面,选取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对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青秀山旅游资源可持续性(86.76)旅游环境可持续性(84.5)旅游经济可持续性(79.6)旅游社会可持续性(77.9)。分析认为,青秀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立足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知名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量本利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国有平岗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经济载力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确定了林场的经济保本点与资源保续点,并对税负减免、社会负担增减、木材价格升降等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为森林资源商品化经营、资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结合青石冈国有林场的具体情况,从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经营管理水平因素等4个方面提出了包括目标层、类指标层和项目指标层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林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青石冈国有林场为弱可持续经营型。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西林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青海省原始林区之一,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地带性森林植被。通过分析江西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和分布特点,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初步提出江西林场未来森林经营策略与经营目标,可为青藏高原地区公益型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基于青海省东峡林场森林资源的现状,提出东峡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泸县国有林场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基础的改革工作,但就如何促进改革后的经营发展工作仍是一个盲区。文章立足于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和经营现状,分析了当前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Community based forestry is seen as a promising instrument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 through the purposeful involve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Globally, forest area managed by local communities is on the rise. However, transferring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to forest users alone cannot guarantee the sustainability of forest management. A monitoring tool, that allows the local communities to track the progress of forest management towards the goal of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A case study, including six forest user groups (FUGs), two from each three community based forestry models—community forestry (CF), buffer zone community forestry (BZCF), and collaborative forest management (CFM) representing three different physiographic regions, was conducted in Nepal. The study explores which community based forest management model (CF, BZCF or CFM) is doing well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e study assess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models towards SFM using locally developed criteria (four), indicators (26) and verifiers (6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models using sustainability index for individual criteria (SIIC), and overall sustainability index (OSI). In addition, rating to the criteria and scoring of the verifiers by the FUGs were done. Among the four criteria, the FUGs ascribed the highest weightage to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governance criterion; followed by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xtent of forest resources. Similarly, the SIIC was found to be the highest for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governance criterion. The average values of OSI for CFM, CF, and BZCF were 0.48, 0.51 and 0.60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buffer zone community forestry is the more sustainable model among the three. The study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SIIC and OSI help local communities to quantify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heir forestry practice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The indices provided a clear picture of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indicate the direction where they are heading in terms of sustainability; and informed the users on issues to pay attention to enhance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forests.  相似文献   

17.
区域森林资源动态模型的建立及其可持续经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林业的林龄向量特征基础假设、数学模型、可持续程度,并构建以抚育择伐为决策变量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目标结构的逐步调整模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林业的最佳途径提供理论和实际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