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通过试验说明了应用毒绳阻隔法防治松毛虫效果能达到94.2%,并提出了毒绳制作、扎绑毒绳操作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确定了最佳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2.
松毛虫(Dendrolimus sp.)是中国森林发生面积最大的食叶害虫。为了更好地对松毛虫进行防治,筛选出经济、高效、实用的防治措施,选取昌图县付家林场4块标准地,在早春通过采用绑胶带、毒绳等措施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胶带、毒纸绳和毒麻绳3种材料阻隔松毛虫上树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防治效果依次为毒麻绳毒纸绳胶带,以用胶带防治效果最差;不同部位绑2圈毒纸绳处理和绑1圈毒麻绳处理是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的2种方法。综合防治成本因素,建议在昌图县使用绑1圈毒麻绳处理的方法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3.
利用部分食叶害虫具下树越冬习性,于其秋季下树或春季上树时,在树干上绑菊酯类农药毒绳阻杀上、下树幼虫效果好,成本低,适于远山、高山及水源困难地区推广。三年来锦州地区推广1.51万公顷,防治松毛虫、天幕毛虫、柳毒蛾及榆紫叶甲等,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榆尺蠖危害树种有榆、杨、柳、苹果、梨、沙棘、柠条、花棒等,此害虫繁殖快、危害严重,是我国北方地区阔叶树种主要食叶害虫之一。我们根据榆尺蠖成虫早春上树产卵的特性,做了绑毒绳和抹毒环两种方法防治榆尺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树干抹毒环法防治榆尺蠖效果达97.5%,毒绳防治效果仅17%。为防治榆尺蠖提供了科学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是辽宁省西部地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曾采用飞机喷雾、喷粉和人工毒笔涂环,绑毒绳等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但采用化学防治不仅费用高、污染环境,而且杀伤天敌。为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于1992...  相似文献   

6.
针对喀左县柳毒蛾近年连续发生,平均虫口密度为每株平均340头,已酿成灾害的现状。2011年以杨树人工纯林为对象,比较研究了涂毒环法、树干喷雾法、绑扎毒绳法三种防治柳毒蛾的效果。结果表明,绑扎毒绳法行之有效,成本低,控制害虫效果好,便于操作,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不受水源和地形限制,值得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阜新地区天然次生林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现状,通过对老鹰窝山等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食叶害虫实施灯光诱杀、绑毒绳、释放苦参碱烟剂和喷施森得保杀虫剂等无公害防治措施,掌握了防治技术要点,达到了防治目的,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绑毒绳、胶带缠绕法和诱虫灯捕杀成虫等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朝阳县的20多年松毛虫工程治理,总结出辽西地区5种治理模式:封山育林+纯林改造,封山衣林+毒绳防治+人工物理防治,封山育林+仿生、生物制剂防治,封山育林+人工益鸟招引,封山育林+毒绳防治。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势、生态环境条件、林木生长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理模式,实施不同防治对策,取得显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是辽西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阜新市南部乡镇不断有杨毒蛾大面积发生,且危害十分严重,幼虫期最高虫口密度可达500头/株以上,平均虫口亦达321头/株,为探讨毒绳防治杨毒蛾效果,于2006年春将防治松毛虫的毒绳试杀杨毒蛾幼虫的应用示范试验,现累计施用近1.33万hm2杨树林,试验杀虫效果达90%以上,是一种比较理想经济的防治方法。除杨毒蛾外,毒绳防治方法尚可供具有上下树习性的森林害虫防治时参考借鉴,可进一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冬季病菌或害虫一般都进入休眠状态,这时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方法如下: 1.诱杀与毒杀:对于有下树冬眠习性的害虫,可在树干上绑草把引诱害虫越冬,然后烧毁草把。对松毛虫等一些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可在其冬季下树前或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涂上毒药环或绑上毒绳毒杀。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毒绳阻隔法大区域防治松毛虫技术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用药少、防效高、抗风吹雨淋性强的特点,特别适合高远山区和缺水的地方,其防治效果可达91.9%。该方法杀伤天敌少、不污染环境,是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知识》报道,最近,在防治林木害虫的武器中又增加了两种新武器——毒绳和毒浆。毒绳和毒浆展着性能及抗冲刷能力良好,高效低毒,触杀和击倒力强,防治松毛虫等害虫效果显著,与毒笔杀虫效果相当。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用于高山、远山林木害虫的防治。其配制和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利用毒绳防治杨毒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毒蛾是危害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近年在喀左县连年大面积发生,为实施有效的防治,利用杨毒蛾幼虫所具有的上下树习性,进行了毒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毒绳防治效果良好,且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不杀伤天敌,操作简便。除杨毒蛾外,毒绳防治方法尚可供所有具有上下树习性的害虫防治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经实地试验证明,用毒绳、毒浆和毒笔防治松毛虫等森林害虫效果显著。 毒绳:原材料为药剂(以溴氰菊酯为好)、抗雨剂(蓖麻油、柴油)和纸(有一定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建平县应用弥雾机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2%烟碱·苦参碱,防治松毛虫幼虫80hm2,96h杀虫效果达89%。直接防治成本为85.5元·hm~(-2),仅为同期毒绳防治成本225元·hm~(-2)的38%。试验证明,应用弥雾机是防治辽西地区松毛虫幼虫的新途径,在同类地区松毛虫幼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老龄柿树进行了改土施肥、改接良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树形改造及加强病虫害防治;对幼树进行精心栽植、略施生长调节剂、环剥、注意冬夏修剪相结合。结果表明:采用垒堰培土、深翻施肥和穴贮肥水,能有效地改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提高树体全长结果状况;在展叶期采取切腹接,成活率可达96.5%;幼树采用环剥座果率可达57.8%、大树喷赤霉素加稀土座果率可达63.8%:大树通过整形修剪产量提高15.3%;在防治虫害时采用绑毒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舞毒蛾是世界性害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对舞毒蛾幼虫进行喷杀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9.4%、98.25%及88.25%。用2.5%溴氰菊酯乳油制成毒绳,对舞毒蛾2~3龄虫和4~5龄幼虫进行扎毒绳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6.7%及76.6%。扎毒绳田间防治示范,平均杀虫效果达91.3%。  相似文献   

19.
树叶农药成本低,无污染,效果好,可防治农作物、蔬菜病虫害,可作为畜禽舍消毒用。 1.臭椿叶:按臭椿叶1份、水3份浸泡1-2天,得水浸液,过滤后喷洒,可防治蔬菜蚜虫、菜青虫;如按叶1份、水15份浸泡得水浸液行叶面喷洒,可防治小麦秆锈病。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对20ha 枣园进行了对硫磷微胶囊地面封闭法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效果良好。试验分毒土式和喷撒式两种,均在越冬代幼虫出土盛期的6月20日进行。毒土式是将25%对硫磷微胶囊、水、细土按1:5:30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到树冠投影的地表,每株7.5~15kg,施后刨松拍实;喷撒式是将25%对硫磷微胶囊50倍液喷在树冠投影的地表,每株2.5kg。对照区在7月上中旬树冠喷撒5%氯氰菊酯50倍液。10月上旬枣果成熟期剖果调查统计。结果是:毒土式试验,效正效率为80.8%;喷撒式效果为90.7%,比对照区防治效果71%分别高9.8%和19.7%。与此同时,进行了防治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