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覃志平 《吉林农业》2015,(3):109-110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质树种之一,其因为生长速度快、材质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具、船舶等制造领域。为了满足对优质杉木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已经逐渐探索出一套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文中就我国南方的杉木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模量8.5GPa.  相似文献   

3.
浙江速生杉木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速生杉木的材性逊于非速生杉木。气干密度0.345g.cm^-3,体积干缩系数0.444%,顺纹抗压强度28.0MPa,静力弯曲强度57.0MPa,静力弯曲弹性量8.5GPa。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本文就广东省肇庆市国有大坑山林场陡坡山地杉木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进行总结,同时简述陡坡山地杉木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的实施效果,以期为速生丰产林的区域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杉木是中国特有的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福建是中国南方重点杉木产区,其生长之快、单产之高,均居主要造林树种的前茅.俞新妥教授早在50年代初即开始从事杉木种苗、造林及生理生态方面的试验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对杉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生产和科...  相似文献   

6.
杉木[Cunning 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有名的速生丰产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几十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它以其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细密、抗压、耐腐性强而倍受人们的喜爱。我省在杉木人工栽培方面历史不长,虽有分布,却面积很小,在杉木良种繁育技术方面更没有整套经验和技术参数借鉴。  相似文献   

7.
杉木作为长江以南的造林当家树种,出现二代或三代连作经营,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该文主要以杉木二代迹地更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例,介绍了从种苗选择、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及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技术。以期为南方地区采伐迹地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速生商品材树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从适地适树、合理整地、精心种植、精选苗木上山、适时种植、及时抚育、适量施肥、强化中幼林抚育间伐、加强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杉木速生丰产林营建技术,为山区农村杉木用材林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杉木连栽导致减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也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栽培面积达449.8万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23.9%,蓄积量的28.2%,居各树种之首位[1]。然而,杉木对气候、土壤有严格的要求,能生长杉木的土地有限,因此,连栽难以避免。近些年,不断有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广杉木速生丰产技术,文章阐述了杉木以及杉木在金秀县分布的现状、地位和作用,杉木速生丰产技术在金秀县的推广情况,提出了相应推广应用的措施和对策,将对金秀县杉木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国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三胶粘剂,对落叶松,杨木,火矩松,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刺槐七种短周期工业材进行了抗弯强度,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指接试验,分析了四项指标的有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有效率的均大于80%,冲击韧性大于7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积成材的平面密度分布规律,用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CT)对其平面密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CT能非常直观、清楚揭示杉木积成材的平面密度分布规律;杉木积成材表层和底层平面的密度较高,而芯层平面的密度较低;木束条各接头处的密度存在变异;木束条尺寸的大小、接头的接合情况,以及铺装的均匀程度等都对杉木积成材平面密度的分布有较大影响;杉木积成材与定向刨花板、普通刨花板相比,其表层平面的条状特征非常明显。图5参17  相似文献   

13.
杉木积成材的热压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电偶测温仪测量了杉木积成材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杉木积成材的热压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在杉木积成材的热压制板过程中,木束条的形态对其热压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影响很小;板材的密度对其热压过程的传热有较大影响,密度越大板坯内部的传热速度越小;板材的厚度对其热压过程中的传热有显著影响,板材越薄其升温速度越快,越厚保持恒温阶段的时间越长;板坯的含水率对其热压过程初期的传热有影响,后期的影响极小;热压温度对板材热压过程中的传热影响显著,热压温度越高升温速度越快;热压压力越高,板坯中心层的升温速度越快,但是压力越大,蒸汽排出的阻力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14.
竹集成材家具典型角接合强度的测试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竹集成材家具典型角接合强度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直角榫接合抗拔力大于圆榫接合,偏心连接件接合抗拔力与螺母倒刺扎入板材中深度有较大关系,因竹材本身硬度很大,尼龙螺母嵌入板较难,抗拔力也小;一般地,榫接合的胶合面积越大,抗拔力越大,破坏弯矩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毛竹/杉木层积复合材弯曲与剪切破坏的微观形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在位拉伸方法(ISL-SEM),研究了毛竹/杉木层积复合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3点弯曲和剪切破坏的微观形变过程;结合扫描电镜所观测的形貌图,分析了该情况下层积材的典型破坏规律;总结了气干和水湿处理后,竹杉层积复合材剪切破坏模式以及气干条件下弯曲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杉木木材纤维胞壁纤丝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偏光显微镜对云南不同地区,不同坡向和插条繁殖生长的杉木木材纤维弦壁纤丝角的测定,并对杉木的纤丝角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杉木纤丝角的变异较大,它与力学性质有一定关系。随着纤丝角的减小,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明显地增加。因此,杉木的品质评定应将纤丝角作为重要的因子。  相似文献   

17.
梳解前后小径杉木细胞的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饱和水状态下小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在不同条件静压或梳解前后木材横截面上细胞的微观形态与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并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小径杉木较佳的静压梳解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经静压实验得出不同径级的杉木在饱水状态下较佳的压缩率在50%左右;不同定压力或定压缩率2种静压试验后所得的木材细胞微观形态基本相同,横截面的开裂和破坏情况也基本相同.采用不同径向压力静压后的杉木管胞破坏程度不同,当压缩率大于30%,杉木部分管胞开始皱折,并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当压缩率超过50%后,随着压力增大,大部分管胞发生皱折,甚至压溃,但超过了该值管胞破坏程度减慢,并且在横切面上仍然能够看到管孔存在.在同一压缩率下,径级小的杉木所需的单位压力较大.拉伸试验可知经静压梳解后的木束条顺纹抗拉强度随静压压力加大而降低.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18.
毛竹材性差异对胶合竹层板应力分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试不同杆高部位毛竹竹材的密度、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采用不同杆高部位的竹条制备胶合竹层板,并以抗弯弹性模量为指标对其进行分级,初步研究了不同杆高部位材性的差异对胶合竹层板分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气干密度从基部至梢部呈现增大趋势,杆高3~9 m处密度增大趋势较缓,气干密度值相近。毛竹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从基部至梢部呈现增大趋势,梢部性能最优,其中杆高1~5 m部位竹材性能接近,杆高5~9 m部位性能接近;胶合竹层板E-Rated级别与竹材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密切相关,相对应E-Rated级别由低到高大致可分为4级。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材性产区效应的研究 Ⅱ.木材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不同产区杉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杉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产区间效应大于产区内效应, 产区间木材力学性质差异极显著, 产区内除端面硬度和径面硬度外的其它力学强度指标差异不显著; 一般产区杉木人工林木材各项力学强度较中心产区和边缘产区的稍高, 中心产区和边缘产区的杉木人工林木材各项力学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有效提升人工林杉木物理力学性能,以无机硅酸钠(Na2SiO3)溶液为浸渍改性剂,硫酸镁(MgSO4)溶液为固化剂,采用真空–加压循环浸渍方法制备硅镁凝胶改性杉木,探究硫酸镁的添加量和不同浸渍工艺对改性杉木浸渍效果和性能的影响,并优化浸渍工艺为硅镁凝胶改性杉木的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硫酸镁和硅酸钠的摩尔比、浸渍时间、浸渍压力与负/正压时间比4个因素对杉木试件改性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浸渍工艺参数。由最佳工艺制得硅镁凝胶改性杉木与硅酸钠改性杉木,考察其质量增加率、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吸水率、抗流失率、耐热性等性能和微观形貌表征,对比两种改性杉木之间及与未处理杉木的差异。  结果  综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到:以硫酸镁和硅酸钠的摩尔比为1∶2的MgSO4溶液和Na2SiO3溶液改性杉木,浸渍时间2 h、浸渍压力0.3 MPa和负/正压时间比2∶1的条件下制得的硅镁凝胶改性杉木性能最佳。对比未处理杉木,硅镁凝胶改性杉木的抗压强度、端面硬度、弦切面硬度和径切面硬度分别提升81.1%、73.1%、52.6%和37.2%,吸水率由129.3%降至73.3%。SEM结果显示硅镁凝胶改性杉木中硫酸镁成功浸入杉木管胞与硅酸钠反应并将其固化,导致其沉积物形貌不同,相比硅酸钠改性杉木其抗流失性提升了22.1%。TGA曲线中硅镁凝胶改性杉木的质量损失速率显著降低,由于无机组分的浸入,残余质量提升了27.09%。  结论  杉木经硅镁凝胶改性后,密度和强度增加,耐水性能改善,硬度、抗流失性及热稳定性显著提高,较硅酸钠改性杉木更具性能和应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