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     
边为农 《新农业》2011,(10):24-27
下列水稻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物品科审定委员会2011年1月审定通过的。 1.铁粳10号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与辽宁万孚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以超产1号为母本、辽粳1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绥粳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1997年以龙粳10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07年2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117.5 kg/hm2、插秧密度30.0 cm×10.0 cm时产量最高,为9 516.0 kg/hm2。  相似文献   

3.
正1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10 常农粳10号新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6102来源与类型原名"常粳12-9",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利用镇稻196/武2015及中晚粳06/扬粳3118选育后中间材料进行复交,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香粳水稻新品种绥粳18育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绥粳19是200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与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历经产量鉴定、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于2014年1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命名为绥粳18。1绥粳18特征特性香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450℃。该品  相似文献   

5.
宁粳5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熟期适中、抗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宁粳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宁粳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宁粳30号(宁原优4号)系宁夏原种场从富源四号(96D10)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优质米水稻新品种,2003年1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7.
华粳5号(原名华粳14018)系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苏审稻200505.该品种2006年被江苏省确定为省水稻良种补贴品种.华粳5号在我省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等特点.泗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平均产量9 694.5kg/hm2;2005年特殊的自然灾害(秧田期灰飞虱大发生,拔节孕穗后低温连阴雨)平均产量8 275.5kg/hm2,较全县平均单产增加10%.  相似文献   

8.
一、"吉农大7号" 吉农大7号是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以辽粳10号为母本,九87-1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年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优质迟熟中粳“淮稻10号”(原名“9836”)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用“984180”×[(“丙850”ד广陵香糯”)ד早丰9号”]ד武运粳8号”(“9516”)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93.1kg,较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3.0%,两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常农粳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农粳3号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二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1.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甬优9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  相似文献   

12.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深水稻专家万建民主持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并于2001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7)。品种权号:CNA20030547.6。1品种推广进展宁粳1号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在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13.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推广应用宁粳1号在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在适种地区进行试种。2004年在扩大示范的同时集中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8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其组合为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7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50728,公告号:CNA001787G).  相似文献   

15.
《浙江农业科学》2007,(5):570-570
根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2月7日在杭州召开了第35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晚粳稻秀水33、嘉粳3694、秀水128、嘉禾218、嘉绍3号、浙粳23;晚糯稻祥湖171;杂交晚粳稻秀优169、嘉优2号;杂交晚粳稻甬优10号;杂交籼稻宜香10号、钱优1号、协优315、泸香优8号、白丰优48、D优2527、中浙优86、培两优8007、中优11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农家参谋》2011,(1):24
品种名称:新稻18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选育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2006年、2007年两年平均每亩产634.4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5.6%,增产点比例100%。生产应用,良种良法一般每亩产650 ̄750千克。2009年10月14日,河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原阳县祝楼乡蒙城村的1580亩示范  相似文献   

17.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用"楚粳17号"作母本,与父本"合系24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优良品种,已于200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DS002~2002.  相似文献   

18.
中龙粳3号是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香型粳稻,散穗,丰产性好,所需≥10℃积温2 450℃,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阐述了中龙粳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华粳6号(原名:华粳2031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破格参加省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06)。近年来,华粳6号在  相似文献   

20.
甬优6号是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甬粳2号A和K4806杂交选育的籼粳交新组合,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平阳县2004年引进试种1.2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