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亲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牛育种工作中,完整、准确的系谱信息对育种进程产生很大影响.通过亲子鉴定正确判别亲子关系,修正错误系谱信息,确认优秀种公牛,对促进奶牛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微卫星DNA是一类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系统,具有数量多、易于PCR扩增和分型等优点,是目前奶牛亲子鉴定的常用方法.应用微卫星标记建立奶牛基因身份识别数据库,是对奶牛品种登记制度的补充和完善.本文将对奶牛亲子鉴定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奶牛基因身份识别数据库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亲子鉴定的种类与标记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物种之间亲子鉴定常用标记方法,比较传统标记和分子标记的利弊,并对亲子鉴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卫星和SNP标记信息进行奶牛亲子鉴定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比较微卫星标记和单核苷酸多态(SNP)标记进行奶牛亲子鉴定的效率。研究中随机模拟了10 000对含微卫星或SNP标记信息的非亲子关系的个体,用排除法进行亲子鉴定,该过程重复100次。结果表明,标记的多态性对于排除概率的影响最大。达到同样的排除概率,所需低多态标记数量远高于高多态标记。当真实母亲基因型已知时,个体父亲的推断效率较高。达到同样的排除概率,无论标记多态性高或低,3种鉴定类型所需SNP标记数量均大于微卫星标记。当SNP和微卫星标记的平均杂合度为0.484和0.875时,需要的SNP标记数是微卫星标记的5~6倍;当SNP和微卫星标记的平均杂合度为0.363和0.566时,需要的SNP标记数约是微卫星标记的2倍。在2种标记中,达到同样排除概率(大于0.99),采用至少2个矛盾推断原则推断所需标记数为单个矛盾推断原则的1.45倍。结果表明,由于SNP标记具有误判率低、重复性高和易于高通量自动化检测等特点,随着检测成本降低,SNP标记将来完全有可能取代微卫星标记用于奶牛群体的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北京奶牛中心荷斯坦种公牛个体及亲子鉴定DNA数据库,本研究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中选取11个常染色体微卫星标记(BM1824、BM2113、ETH3、ETH10、ETH225、INRA023、SPS115、TGLA53、TGLA122、TGLA126和TGLA227),采用荧光引物PCR和ABI3730XL遗传分析仪,对229头荷斯坦种公牛个体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用于牛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1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杂合度为0.7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5,其中TGLA122标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为0.866,SPS115标记最低为0.506,均属于高多态性标记。11个标记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99.99%,累积非父排除率达到99.99%,随机个体一致性概率为1.59×10-17。研究结果表明上述11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效力与可靠性均很高,同时初步建立了北京奶牛中心荷斯坦种公牛DNA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荷斯坦种公牛亲子鉴定及个体识别技术平台,本研究选取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12个微卫星标记(BM1824,BM2113,SPS115,ETH10,TGLA122,ETH225,INRA023,TGLA126,TGLA227,BM1818,ETH003和TGLA53),采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方法,对571头荷斯坦种公牛进行基因型检测。统计结果显示,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0,平均杂合度为0.735,属于高多态性标记;12个标记的累积排除概率大于0.996,累积一致性概率为4.9×10^-13,将其运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具有很强的检测效率。此外.通过分析每个标记的检测信号峰图特征,将检测结果与商业化试剂盒进行比较以及利用ISAG参考DNA样品进行等位基因统一命名等手段,建立了标准化的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方法,并初步建立起中国荷斯坦种公牛遗传检测信息库。  相似文献   

6.
详细阐述了分子标记在山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分子在山羊的起源和进化、群体亲缘关系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重要经济性状标记、基因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MAS)、系谱鉴定与亲子鉴定,以及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中)罗军,王惠生(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3血清遗传标记同红细胞抗原一样,血清中的大多数成份均具有遗传多态性,这些遗传标记在实际工作中可用于亲子鉴定,自由马丁判定和被测家畜个体的标识以及家畜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等方面.3...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验证S441分子标记对奶牛抗热应激的影响,挑选有、无S441标记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各9头分别作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对2组奶牛在不同热应激状态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理指标测定中,产奶量随热应激增强而降低,直肠温度随热应激增强而升高,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和单核细胞数(MXD)随热应激增强而下降,但A组变化辐度较B组低,并在一定的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2)在生化指标测定中,随着热应激的增强,2组奶牛的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皮质醇(Cort)的总体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总体均值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A组奶牛较试验B组变化幅度低;其中Se和GSH-Px总体均值在严重热应激期间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A、B组奶牛的红细胞钾含量均不随热应激条件的变化,且试验A组的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B组。S441分子标记与抗热应激能力相关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奶牛抗热应激分子标记应用于品种选育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牛抗病基因与其自身的抗病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研究相关抗病基因对提高牛自身免疫能力和选育优良后代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atual resistant macrophage protein 1,Nramp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flnan binding lectin,MBL)、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IFN)与牛某些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是否可用于后代育种的分子标记,如MHC与奶牛的乳房炎密切相关;牛TLR4基因的外显子1760 C>T突变中的CC基因型可作为奶牛乳房炎抗性筛选中的分子标记等。笔者认为研究这些抗病基因可更深层次了解牛的抗病机制,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等,可更好的选育出抗病后代,抗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是未来研究抗病性和免疫能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阶段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奶牛分娩后,生理代谢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不及时做好产后护理,或使用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容易发生奶牛产科疾病如胎衣不下、子宫脱垂和代谢类疾病如产后瘫痪、酮病等。本文从诊断要点、治疗措施、预防控制等方面,对以上疾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场(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