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季花生连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内一年连续种植两季花生的栽培模式.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于1993年试验成功,1995~1997年湖北省科委连续三年立项支持、由红安县花生科研所主持,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取得了圆满成功,累计推广3218亩,头季花生平均亩产321.5kg,二季花生平均亩产224.6kg,亩产值达1856.74元.该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了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近几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新的种植模式.填补了湖北省花生两季连作耕作制度的空白.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技术精炼,可操作性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现将双季花生连作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壤旱地不同轮作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旱坡地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重、土壤质量差、种植效益不高的现状,在南方红壤旱地上进行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模式与单一连作模式相比,有利于降低作物发病指数,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且轮作年限周期越长越为明显,其中三年轮作模式"红薯-萝卜-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及二年轮作模式"大豆-芝麻-萝卜-花生-萝卜"的效益和效果较好,值得在南方红黄壤区旱地推广。  相似文献   

3.
王明 《油气储运》2009,(9):15-15
在花生种植区采用小麦、玉米、菠菜、花生两年四作种植模式有如下好处:花生收获后种植小麦,可使花生减轻连作病虫害的危害,又可使小麦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4.
双季花生连作模式于1998年12月通过湖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头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321.5公斤,二季花生平均667平方米产224.6公斤,667平方米产值达1856.74元。实践证明,双季花生连作栽培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种植新模式,填补了花生两季连作制度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辽宁省省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辽宁省要逐步把花生种植面积扩大至1 000万亩,但辽宁省适于种植花生的区域有限,全部在这些地区种植,必然会出现花生大面积连作,而花生大面积连作最大的隐患便是土壤砂化问题。我们连续三年采用马铃薯复种花生的种植办法表明:马铃薯复种花生不仅可以缓解花生连作造成土壤砂化,保证了省政府种植花生计划的实施,而且提高了辽宁省部分地区的复种指数,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花生多年连作地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问题,对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明确花生甘薯轮作对解决花生连作障碍问题的作用,选用多年连作地块,进行了花生连作(HHLZ)与甘薯花生轮作(GHLZ)2种种植模式对其产量、品质及生理影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HLZ比HHLZ荚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5.22%,出米率显著提高了7.98%,GHLZ较HHLZ花生籽粒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O/L值均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花生籽粒品质明显改善;GHLZ比HHLZ显著提高了不同时期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的花生田多分布在丘陵旱薄地,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是目前山东丘陵旱地花生产区的主要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有效地避免了花生的连作障碍,稳定了花生面积和产量,但由于浇水困难和土地瘠薄,种植小麦和玉米产量较低,投入产出比低。近年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基于在青岛的多年研究,探索优化创新种植模式,总结出"稳定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种地养地结合提升耕地质量、覆盖裸露土地固碳减排、减少肥料投入提高农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种植模式带来的土壤养分资源消耗的不均衡,利用渗漏池和陶瓷杯提取的方法,以冬小麦-夏玉米(麦-玉)复种模式为对照,对春玉米→麦-玉、冬小麦→麦-玉、春花生→麦-玉、冬小麦-夏花生→麦-玉和马铃薯-青贮玉米→麦-玉5种新型轮作模式的土壤养分分布和淋洗状况进行比较分析.2016-2019年...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吉林农业》2011,(4):189-189
针对阜新地区花生栽培中的等行距条播的单一种植模式及连作重茬,导致收益率降低的现象,提出合理轮作形式并阐述了几种适宜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夏花生连作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花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花生的种植面积将不断发展扩大,但花生的种植茬口难以调整。多年连作,病虫害严重,工壤营养比例失衡,导致产量与品质下降,影响花生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克服因连作给花生生产造成的损失,我们研究和探索出一套花生连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