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棉花》1994,(4):1-3
美国棉花生产科技考察报告江西省棉花生产科技考察团应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的邀请,美国社门公司的组织安排接待,我们一行8人于9月2日至21日赴美国进行了棉花生产科技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1考察概况为了开阔视野、学习借鉴美国在棉花生产方面先进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安徽省"十一五"棉花生产发展的科技需求,提出了棉花科技研究对策及政策需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汝涌  李静 《中国棉花》2009,36(11):42-44
1 建国60年,棉花生产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 1.1 从发展历史看,棉花生产走过了"低位生产"和"健康发展"两个发展阶段.翻开建国60年滨州棉花生产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滨州棉花生产虽然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经过了大发展、滑坡、徘徊、再滑坡以至稳定健康发展等多个阶段性过程,但棉花生产的支柱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些年来江西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存在棉花生产"规模小,效益低"、"花工多,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从业人员趋于高龄化和女性化,且文化程度低"和"农田基础设施差,抗自然风险能力弱"的"三低一弱"突出问题,提出了"大幅度降低田间劳动强度,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扶持棉花种植大户或棉花专业生产合作社,逐步实现棉花生产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全面探索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实现棉田产出高效化"、"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机械推广网络化"和"加大棉田基本建设投入,提高棉花生产抗自然风险能力"的"四化一提高"对策,并提出了在科研立项和生产扶持方面的政策建议,以确保江西省棉花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省委、省政府提出近几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开发总体战,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可以预料,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我省的农业生产,包括棉花生产在短期内会发展得更快,形势会更好。棉花生产,是我省整个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全省农业开发总体战中,切实搞好棉花生产,增产更多的优质棉,以满足本省纺织工业原料和出口、民用等的需要,是摆在我们棉区领导和广大棉农以及棉花生产科技工作者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宜春地区的棉花生产和全省其它棉区一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调整了布局,优化了结构,改革了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举办高级研讨班传授技术支持棉花生产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刘江部长最近提出的“中国在业科学院要更多地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为农业上台阶作出新贡献”的指示精神,加强棉花生产的科技投入,努力完成今年和近期棉花生产任务,农业部农业司、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  相似文献   

7.
2002年全国棉花生产景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毛树春 《中国棉花》2002,29(10):2-3
国家"十五"优质棉生产基地科技产业化服务项目组,于2002年5月对苏、冀、鲁、豫、鄂、川、新、陕、湘、辽、甘等12个省区600多户植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全国各流域主产棉区春播棉花面积普遍减少,夏播棉花面积也有所减少.文中还就2002年全国棉花生产、纺织工业、消费、配额和价格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广大棉农学科学、用科学的迫切要求,内江市从1982年起,建立了棉花科技示范产,至1984年,全市棉花科技户已稳步发展到四万多户,平均每十多户棉农中就有一个科技户,基本上形成了科技户网,对发展棉花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棉花单产在1981年亩产皮棉31.5公斤的基础上,1982年上升为44.5公斤,1983年达到了54.0公斤,1984  相似文献   

9.
持续发展我市棉花生产 ,必须面对国内外棉花科技发展趋势及棉花产销形势 ,从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在稳定一定的种植面积基础上 ,提高单产 ,综合开发 ,增加效益 ,搞活流通 ,重点要抓好如下六个方面工作。合理调整植棉结构 ,稳定棉花发展基础棉花是我市的主体作物之一。面对目前棉价低、滞销和放开购销价格、放宽经营渠道的新情况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棉花布局。通过调查分析 ,我市棉花面积宜保持在 1 2万~ 1 3万公顷 ,比 1 998年实种 1 6万公顷调减 1 7%~ 2 5%,确定这一布局有四点理由 :一是从棉花市场看 ,供过于求的状况近两年不会有大的…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生活资料,也是国家重要的战备和出口物资.解放以来,我国棉花生产有很大发展,基本上保证了民用、军需和工业生产的需要.但是近十几年来,棉花生产处于徘徊状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为了  相似文献   

11.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是农业部重点项目"八五"优势棉基地县科技服务85农-12专题,经八年的时间研制开发而成,是湖北省第一个用于指导棉农进行棉花生产管理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总结了湖北省品种、肥料、植保、化控、栽培等领域专家多年从事棉花生产和研究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品种选择、周年管理、全程化调、施肥推荐、诊断防治等五个主要功能子系统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能为棉农从事棉花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达到人类活专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 ( 30 1 2 0 0 0 9)资助、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设计的“棉花生产科普网站”已经发布 ,网址为http://www.cricaas.com.cn/NSFC。网站面向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 (特别是新疆 )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兼顾特早熟棉区 ,面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广大棉农 ,依托中棉所等单位的技术力量 ,以计算机网络形式普及棉花生产技术 ,兼顾棉花生产、市场信息 ,为棉花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服务。棉花生产科普网站目前设计栏目包括生产概况、生产与技术 (新品种、栽培及植保技术等 )、国内外信息、专家咨询等栏目 ,欢迎访问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我区棉花生产面临的新形势 ,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与要求 ,我们就下步如何发展棉花生产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探讨 ,以图有抛砖引玉之效。1棉花生产现状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 ,棉花生产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成为发展我区农业经济的大宗作物和支柱产业 ,是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形成 ,虽然棉花种植面积已比不上辉煌的过去 ,但全区棉花的单产与种植水平却一步步逐年攀升。1 .1良种普及率位居全省前列。 1 995年 ,我区成功地选育出菏棉 1号、3号抗虫棉新品种。从此全区棉花品…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稳定棉花生产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析河北省棉花生产的现状入手,找出了制约河北省棉花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通过科技手段,调整棉田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达到棉花产量稳步发展,棉田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山东农业和纺业的优势。自80年代以来,山东省常年植棉面积30多万公顷,皮棉总产、出口均占全国1/4上下,成为我国高产稳产第一大植棉省。国家为山东投资建设优质棉基地县,1992年已达36个县市,对保障棉花生产起到很大作用。1 科技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开发棉花科技系统工程(下称系统工程)的开发,是棉花生产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6.
邱新棉 《江西棉花》2000,22(5):7-10
本文回顾了我国棉花生产及供求状况,提出我国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的针对性措施,这就是要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抓住机遇,产业经营,产、学、研结合增效益,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武城县植棉历史悠久,棉花是武城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和传统特色产业。当地农民自建国以来就有种植棉花的习惯,到2008年植棉面积超过2.70万hm~2,籽棉单产3875 kg·hm~(-2),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武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将其列为全县"一红(辣椒)、三白(食用菌、棉花、白酒)、一毯(地毯)、一牧(畜牧)"六大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精准施肥、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机械采收科技植棉方式的普及推广,新疆博州地区的棉花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棉花的品质有所下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棉纺企业不景气,皮棉销售竞争压力大,低品质皮棉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销售困难.如何能在进一步提高博州地区棉花产量的同时使棉花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当前博州地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大省。近些年来,受粮食安全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但单产却有所提高。从近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规模、成本和收益、影响棉花生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全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并列举了当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棉花单产的3种绿色轻简高效植棉新技术,提出了稳定和恢复棉花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探索山东省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新路径,实现棉花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河北省棉花生产持续下滑,直落低谷。其原因一是棉田集中在黑龙港旱薄棉区,严重春旱直接影响了棉花播种面积;二是棉花比较效益低,棉农积极性低落;三是棉铃虫危害逐年加重,枯黄萎病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因素;四是科技贮备少,基层科技人员素质较低,现有科技成果不能尽快推广;五是棉花优惠政策不能全部兑现。基于此,国家如无大的举措,河北乃至鲁豫三省的棉花生产的危机将持续。文内建议棉花收购价提高到每公斤皮棉10元;加速选育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先部分放开棉花市场,加快流通体制改革速度;建立棉花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