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昆明金线鲃属三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记采于昆明官渡区和西山区金线鲃属鱼类3新种。分别命名为官渡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guanduensis Li et Xiao,sp.nov,黄龙洞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huanglongdongensis Liet Xiao sp.nov和何氏金线把Sinocyclocheilus hei Li et Xiao sp.nov。官渡金线鲃侧线鳞平均72.4(66-76),侧线上鳞平均30(29-31),侧线下鳞18~19,与滇池金线鲃上述3种鳞片61.6(58~69)、22(18~26)和11~12显著不同,两者分子遗传距离4.2%-4.5%表明是两个不同物种;黄龙洞金线鲃口须长,吻须后伸过眼后缘,颌须后伸达前鳃盖骨后缘,体鳞细小。背鳍前体背大部裸露无鳞或细鳞隐于皮下,而显著不同于滇池金线鲃,两者分子遗传距离2.2%~2.4%,亦表明为不同种;何氏金线把以鳃耙3~4.侧线鳞80以上,口须长等与滇池金线鲃鳃耙5~6,侧线鳞58~69,口须短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剖了15例北京鸭的眶部,左右两侧共30面。观察了眶部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以及眼球的附属构造。北京鸭的眶部由额骨、筛骨、泪骨、蝶骨及鳞颞骨共同组成骨骼支架。眶底部有眶中隔。泪骨与颧突间由下颌长韧带相连,形成完整的眶缘。眶部的肌肉有眼睑肌和眼球肌。第三睑即瞬膜由瞬膜方肌和瞬膜锥状肌牵引。眶部的神经除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分布至眼球肌外,尚有由上颌神经的分支——额后神经,下睑神经和颧神经分布至眼睑及周围的皮肤。由眼神经分出的睫状长神经入眼球,额前神经分布至眼前角的皮肤。眶部的血管有眶上动脉、筛动脉、眼颞动脉及眼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它们间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美洲鲥形态结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洲鲥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美洲鲥侧扁,呈纺锤形,被圆鳞;脂眼睑发达,遮住眼的一半.鳃后具4~9个黑斑;鳃耙长而细密,第一鳃弓鳃耙数27 44;侧线不发达,侧线鳞50~55枚;胃呈"Y"形,盲囊部膨大,幽门盲囊63~67条,肠不盘曲,短于体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东疆沙蟒的骨骼系统.其鼻骨长与额骨以纤维结缔组织相连接。舌骨退化仅残留两条舌骨后角。腭罩以结缔组织及韧带悬挂在脑颅下,上颌骨齿每侧各10枚,翼骨齿各4枚(少数个体5枚),腭骨齿各4枚,下颌骨则各具12枚,均为端生齿。椎骨数为233~237枚,其中躯干椎201~211枚,尾椎26~36枚,尾椎骨椎体向后逐渐缩短,末端3枚愈合。后肢留痕迹器官,髂骨和股骨均为扁平薄片状,远端以韧带与爪状鳞相接。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为用材林树种;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灰褐色,鳞块状开裂。1年生枝淡黄褐色,无毛。叶2针一束,长4~8公分,较油松短而扭曲。树脂道6~11,边生。球果长卵型,长3~6公分。鳞盾斜方形,多角状肥厚隆起,向后反曲,鳞脐呈瘤状突起,具易脱落的刺。种子长卵形或倒卵圆形,连翅长1.1~1.5cm。花期5~6月,球果成熟期翌年9~10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前落叶松造林是我省主要树种,需求量大,其苗木的生产技术对提高苗木质量是关键环节.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培育优质壮苗是保证造林成活率,实现林木速生丰产的关键. 一、形态特征高大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叶线形,长2~3cm,在长枝上螺旋状单生,在短枝上簇生.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球果卵圆形,长约2~3.5cm,径约2cm,种鳞26~45片,背面光滑无毛,边缘不反曲,苞鳞短于种鳞,暗紫色;种子灰白色,有褐色斑纹,有长翅.5月开花,当年10月种熟.  相似文献   

7.
长江干流重庆木洞江段长鳍吻的渔获物中1~3龄个体占绝大多数.新年轮形成时间在3-6月.体长与鳞径成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成指数相关,体长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3.29,拐点年龄前体重随年龄增加而增速增长,拐点年龄后则减速增长;1~4龄为长鳍吻鮈快速生长期.秋季丰满度和脂肪系数均高于冬季.繁殖群体主要为1~4龄,绝对繁殖力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减少.生态策略趋向于r-选择,长江干流的长鳍吻鮈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蔷薇也称油瓶瓶、山刺玫,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株高1~3米,小枝淡紫色,平滑无毛,有稀疏平伸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5~10厘米,有小叶7~9枚,小叶片椭圆形或卵形。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瓣5枚,粉红色或紫红色。果实椭圆形,长约2厘米,  相似文献   

9.
长江干流长鳍吻鮈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干流重庆木洞江段长鳍吻鮈渔获物中1~3龄个体占绝大多数。新年轮形成时间在3-6月。体长与鳞径成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成指数相关,体长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3.29,拐点年龄前体重随年龄增加而增速增长,拐点年龄后则减速增长;1~4龄为长鳍吻鮈快速生长期。秋季丰满度和脂肪系数均高于冬季。繁殖群体主要为1~4龄,绝对繁殖力随体长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繁殖力随体长、体重的增加而减少。生态策略趋向于r-选择,长江干流的长鳍吻鮈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10.
项目名称特色休闲小吃-黄金薯塔公司名称"傻婆婆"特色小吃总部-慧智科技开发地址河北辛集市农贸街东段22-2号电话0311-83223958 87502806网址www.hz1166.com项目概述:一枚小土豆本只值两三毛钱,但经过简单加工后却可以卖到2~3元,一种起源于南非、流行于台湾的特色休闲小吃-黄金薯塔在河北面世了。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眼镜蛇的血液基因组进行RAPD扩增,从3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可扩增出清晰多态条带的引物。结果表明,18条随机引物共产生了25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52个,多态率为59.1%;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186;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814,群体Shannon信息指数为0.31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112;等位基因观察数为1.356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914。表明广西眼镜蛇具有较强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眼镜蛇Dmrt基因DM结构域特性,为探讨眼镜蛇性别决定和分化发育的分子机制及证实Dmrt基因家族在爬行动物进化中的保守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眼镜蛇为材料,采用简并PCR扩增克隆眼镜蛇Dmrt基因DM结构域,并分析其与人、猕猴、牛、小鼠、大绿蛙、中华蟾蜍、扬子鳄等相应Dmrt基因DM结构域的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克隆获得广西眼镜蛇Dmrt基因家族的两个成员,分别命名为Nn1 Dmrt和Nn2 Dmrt.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两个Dmrt基因DM保守区核酸序列与人、猕猴、牛、小鼠、大绿蛙、中华蟾蜍、扬子鳄相应Dmrt基因保守区核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74%以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80%以上.[结论]Dmr基因DM结构域编码序列在不同物种中同源性较高,Dmrt基因家族在动物系统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贵州省农业功能区划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选取12个影响因素作为贵州省农业综合分区的主要依据,34个指标来表征贵州省农业的各种功能,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对各功能指标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把贵州省分为黔中城郊综合农业功能区、黔北生态旅游农业功能区、黔东北自然保护功能区、黔东南民俗旅游农业功能区、黔南观光旅游农业功能区、黔西高原农业生产功能区6大农业功能区,并分析提出了各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为研究区域,介绍了贵州土地石漠化的概念与现状,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防治石漠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低温冷冻害是影响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旱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最大。分析了贵州54年来各种农业灾害的发生及影响,以期为贵州农业灾害防、避、减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各单位发表论文和在其核心刊物《贵州农业科学》的刊载情况,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数据,对2009-2012年的发文量、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占比、发表文章对《贵州农业科学》载文的引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2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发表文章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发文质量稳中有升;《贵州农业科学》刊载本单位论文数量呈小幅增加趋势;作者在发文平台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认为:单位与其所属刊物间要有效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刊物的媒介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侠  田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45-9146
通过透视贵州茶叶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茶叶的比较优势,提出了贵州茶叶运营新模式,并对加快贵州茶叶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葛菁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07-209
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于2006年开始进入起步阶段的同时,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因此认为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发展阶段的耦合性,即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进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大于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阶段在时间上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20.
对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及构成概况,省内不同行政区域、城乡及贵州与全国农民的收入对比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与不同对象的对比,进一步认识贵州农民收入的位置与差距,进而寻找适合贵州农民收入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