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宜阿里地区栽培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该试验引进国内外13个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中兰2号、陇东1号、三得利、公农1号、中苜1号、前景、北极熊、阿尔冈金、驯鹿、皇冠、WL168-HQ、WL712),在西藏阿里地区草业工作站牧草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分别测定株高、产量、越冬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13种品种中三得利、陇东1号的抗旱性强、越冬能力强、产量高,可以在阿里高寒地区种植;驯鹿、皇冠、中兰2号、公农1号、中苜1号、阿尔冈金、金皇后等在株高、产量和越冬率等方面表现中等,需进一步研究其适应性;WL712、北极熊、WL168-HQ品种在种植的第1年具有较好表现,但第2年具有抗寒性能差、返青及越冬率低等特点,为淘汰品种,不建议进一步在该地区试种和示范。  相似文献   

2.
南牧一号系由三明市农科所2004年引进筛选出的优良高产青饲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水平可达10.15t/666.7m2,由于草质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适合牛、羊、兔等多种草饲家畜的饲喂,也可饲喂草鱼,是一种可替代象草、杂交狼尾草的优良新型牧草,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现将种植情况和主要栽培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对引进的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与正常种植低秋眠级苜蓿品种亮苜进行干草产量、主要性状、品质及相对饲喂价值指标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高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440、WL525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1 837、11 445 kg/hm~2,较对照品种亮苜分别增产18.67%、14.74%。品质达到《苜蓿干草质量分级》二级苜蓿干草及以上标准。在阿旗地区苜蓿品种WL440、WL525当年产量较为理想,可作为当年丰产品种在当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干物质质量分数和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合陕北农牧交错区种植的品种。在田间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干物质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金皇后’、‘WL319HQ’结实期株高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表明其生长速度和生长能力高于其他品种;‘金皇后’和‘中草5号’总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陕北’;1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均大于17.0%,表明其均能达到一级牧草标准,且‘陕北’的相对饲喂价值均低于其余13个引进苜蓿品种。综上表明,‘金皇后’‘皇后’‘中草5号’‘甘农3号’等紫花苜蓿品种均具有在陕北农牧交错区推广种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生产,有效提供产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的饲草饲料,满足舍饲畜禽对饲草饲料的需求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优良牧草品种引种试验,旨在对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优良草种,避免引进杂草 我们提倡种草,是指种植那些对环境适应性强、高营养、高产量的经过人工培育出的优质饲用牧草,而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自生自灭的野生杂草.野生杂草营养价值低,产量低,适口性差.因此,引种牧草,不仅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其质量和丰产性.只有引进真正的优良牧草,才能达到引种的目的,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黄河滩区对六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全年鲜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WL363苜蓿全年鲜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7.25 t/hm2,13.21t/hm2,显著(p0.01)高于其他参试品种;拉迪诺苜蓿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众,特别是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表现较好。综合评价,WL363苜蓿产量较高,营养价值在参试品种中表现适中,适合河南黄河滩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WL414紫花苜蓿是我国农业专家从美国引进的改良型多年生豆科苜蓿新品种,它根茎分蘖能力强,能迅速形成健壮密集株丛;抗逆性强,具有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的潜力,特别适于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区。全株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和相对饲用价值比其它品种高8%,种苗活力强,在冷湿土壤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农村养殖业的兴起,饲用牧草的种植、开发、利用也随之发展起来。饲用牧草具有如下优点:①投入少,收益高;②易种植,好管理;③营养价值高,饲喂范围广;④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等。但在牧草选种时要根据畜禽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金昌地区牧草产业健康发展,提高苜蓿种植的产量和效益,开展了优良苜蓿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引进了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10个,从生产适应性(越冬率)和产量的角度进行筛选,通过连续2年观测,综合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初步探讨得出适合金昌地区苜蓿种植品种主要有拔尖者、野牛、皇冠、柏拉图、先行者、WL346HQ。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略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30种山地草原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5个主要营养元素指标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探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牧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中的应用,按其关联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评判它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西北部高寒草甸草地的5种潜在生态草种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草种不同生育期的粗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含量不同.其中赖草的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川草Ⅰ号、川草Ⅱ号、垂穗鹅冠草和硬杆仲冰草等4种草.5种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各草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粗水分、粗灰分、蛋白质、粗脂肪以及钙、磷含量明显高于结实期,而粗纤维、干物质和除赖草外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则相反.表明在利用这些草种的过程中应抓好分蘖期的管理工作,以达到充分利用其饲用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开始于1981年,我们对五台山草地、植被、生态、水文、气候、土壤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测定了五台山不同土壤类型中 Cu、Pb、Zn、Hg、Cd、As、Cr、Ni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根据各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五台山土壤特点,就8元素的含量现状对牧草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评价。分析表明:除 As、Hg、Ni 含量稍高外,五台山土壤环境基本清洁,目前对牧草质量及家畜健康无不良影响,作为自然保护区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优质饲用甜高粱引入广西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M81-E、原甜1号、品甜3号、XGC-4、BJK236的引种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综合农艺性状、鲜草产量、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各品种的适应性、品种特性、再生能力及产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均可适应广西的气候环境,单造鲜草产量可达75 000 kg/hm2左右,与当地主栽的玉米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M81-E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第1造产量81 705 kg/hm2,第2造产量74 250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玉米品种大丰2号,可在广西及南方地区推广种植。[结论]供试品种可以引入广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赤峰北部五旗主要野生豆科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试了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15%的有5属10种,占调查属种数的38.5%和41.7%;粗蛋白含量在12%~15%的有6属11种,占调查属种数的46.2%和45.8%;粗蛋白含量在10%~12%的有2属3种,占调查属种数的15.3%和12.5%。  相似文献   

16.
岳锋  樊智丰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07-4009,4025
在对昆明地区观赏草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植株观赏价值、株高、叶色、花序等性状为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45种观赏草资源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5种观赏草中有34种与理想种的关联度在0.6000以上;综合评价比较高的观赏草有金猫尾(Saccharum fallax)、滇蔗茅(Erianthus longisetosus)、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菰(Zizania latifolia)等,与理想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8636、0.8125、0.9000和0.8155,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建设中。  相似文献   

17.
草坪草引种数量化决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以草原类型学说和引种相似论为理论依据,以草坪草引种地与引入地生态生境条件相似度计算为手段,对草坪草引种栽培可行性分地域(类)、地段(亚类)和生产经济性状(型)三级进行数量化判定,使模糊渐变的草坪草引种问题实现数量化决策。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生育期连续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产草量、根量、粗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开花期刈割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的蛋白质产量;开花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孕穗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而孕穗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高于开花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但差异都不显著;欲获得持续、稳定、高产,黑麦草最佳刈割时期应为孕穗期。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由于伏旱高温、冬春寒冷的气候特点,温季牧草存在着7~9月的夏季枯草期,热季牧草存在着12~3月的冬季枯草期。本试验初步探讨了温、热牧草混播的配合性和建立温、热混合型草地,实现四季供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不同牛粪施用量对矮象草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旨在通过合理施用牛粪提高矮象草的营养价值、降低牛粪中氮、铁、锌和铜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方法】试验设置不施牛粪(0 kg鲜牛粪/10 kg土)、低量牛粪(3 kg鲜牛粪/10 kg土)和高量牛粪(6 kg鲜牛粪/10 kg土)3组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和肉牛瘤胃降解试验测定了在不同牛粪施用量下矮象草的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及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变化。【结果】施用低量和高量牛粪均能极显著的(P<0.01)提高矮象草的茎和叶干物质产量,其中茎干物质产量分别比不施牛粪提高45.5%和54.5%,叶干物质产量分别提高85.7%和121.4%;施用低量和高量牛粪矮象草叶蛋白质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也显著地(P<0.05)高于不施牛粪,其中叶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3.3%和20.9%。矮象草植株中锌和铜累积能力均表现为:根>叶>茎。有机物在瘤胃内尼龙袋中的降解率随牛粪施用量的增加和在瘤胃内的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增加牛粪施用量可提高矮象草的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及干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从而提高矮象草的饲用价值,减少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的使用量,但牛粪的适宜施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