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产高抗花生新品种开农37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农37是我所用豫花7号×豫花1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抗病、抗旱、耐瘠薄能力强.河南省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477.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3.30%.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22.00kg/hm2,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0.30%.综合评比居参试材料首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3.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2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2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d.  相似文献   

4.
彭琳  季良 《大豆科技》2007,(2):12-13,16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经过连续多年异地选择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8.2%(干基),脂肪含量23.7%(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2.45 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3.9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02.05 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10.99%,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和南部阿克苏地区复播.  相似文献   

5.
《作物研究》2002,16(3):152-152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原名“化杀 3号”,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5号 ,父本为双低油菜新品系 74 2。 1997年春配制组合 ,同年秋进行产量鉴定 ,比湘油 13号增产 16 .7% ,1998~ 1999进行品比试验 ,产量比湘油 15号增产 14 .3% ,生育期长2 d。2 区域试验情况(1)国家 (长江中游区 )油菜区域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度 ,平均产量 2 5 6 8kg/hm2 ,比对照增产 17.5 3% ,增产极显著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0 0 1~ 2 0 0 2年度 ,产量比对照增产 2 6 .93%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一位。(2 )湖南省区域试验。 1999~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6.
2014年广东省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铃薯》2016,(1):6-9
对从云南省和甘肃省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云薯506’和‘陇薯7号’产量为61 495和60 240 kg/hm2,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与对照‘粤引85-38’(产量44 857 kg/hm2)相比,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06-1169’产量为51 828 kg/hm2,与对照‘粤引85-38’相比,增产达到显著水平;‘云薯505’产量与对照‘粤引85-38’相当;‘陇薯10号’较对照‘粤引85-38’减产,但差异不显著。通过其他生物学性状的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云薯505’、‘云薯506’和‘陇薯7号’3个优良品种,并建议推荐参加2015年广东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为筛选适宜广东省冬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亚15号是[87-424(双亚五号)×比引7号]杂交育成的纤维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纤抗逆性强等优点.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189.4kg/hm2、821.4kg/hm2、1233.0kg/hm2和652.7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1.8%、18.6%、15.0%和13.0%.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593.5kg/hm2、901.1kg/hm2、1376.5kg/hm2和634.9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11.3%、18.3%、12.8%和9.5%.该品种长麻率19.2%、全麻率29.2%,纤维强度262N.  相似文献   

8.
定亚21号是甘肃定西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以红木为母本,陇亚7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多项次试验示范,表现抗旱、抗病、抗倒等综合抗逆能力强,油纤兼用,水、旱地均适宜种植.1996-1998年连续三年甘肃省胡麻联合区试,水地平均产量2 229.6kg/hm2,比对照陇亚7号增产10.53%;旱地平均产量867.45kg/hm2比对照增产18.33%,位居九个参试品系首位.1996-1998年参加全国旱地组胡麻区试,产量750~1 800kg/hm2 ,比对照定亚17号增产6.1%~11.1%.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省定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于2021~2022年在定西市以‘陇薯6号’为对照,对参试的12个马铃薯品种的物候期、田间性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了2年的测定和评价。参试品种的熟性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极晚熟。各品种出苗率均在84.7%~100%。‘14W-3’‘天薯17号’‘百泉1号’2年综合表现为抗病性强。2021年参试品种产量最高的是‘14W-3’和‘百泉1号’,分别为56 936和56 236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42.10%和40.35%;‘F1-1-42’‘京张薯1号‘’天薯18号’产量分别为46 469,46 336和42 869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分别增产15.98%、15.64%、6.99%。2022年产量最高的是‘百泉1号’,为71 087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72.26%;其次为‘陇薯20号’,产量为57 253 kg/hm2,较对照‘陇薯6号’增产38.73%;‘...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以中薯5号为对照,对新引进的20个马铃薯品种在常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薯2号、中薯18号和鄂薯14号等3个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表现均较好。鄂薯14号、中薯18号植株抗性强,薯形漂亮,较对照分别增产34.3%、13.5%;德薯2号植株抗性强,产量为28396.8 kg/hm~2,较对照增产8.7%,小薯多而整齐,可作特色小薯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