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及成本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生产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值。脱毒马铃薯推广的第一步是繁殖脱毒种薯。从广义上讲,脱毒种薯的繁殖是从脱毒试管苗开始的.然后由试管苗繁殖脱毒微型薯(也叫脱毒小薯或原原种),由微  相似文献   

2.
1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采取如下一系列技术措施获得的:首先将大田种植的薯块在室内催芽、消毒灭菌处理;然后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分生组织,移植于试管中培养,大约4个月后,茎尖分生组织长成试管苗;试管苗经过病毒检测,从大量植株中鉴定出确实不带病毒的脱毒苗;再经过切段快繁,脱毒微型薯(原原种)的诱导,原种、良种繁育,直至大田生产商品薯。而微型薯生产在马铃薯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的利用山西省岚县农业局(035200)陈久平在推广脱毒马铃薯种薯的过程中,目前时尚微型种薯的利用。所谓微型种薯是在生产繁殖脱毒马铃薯种薯中,为了节约繁殖面积,加快繁殖速度,缩短繁殖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脱毒试管苗进行迅速生产的一种极小...  相似文献   

4.
我国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己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所在。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试管苗,脱毒试管苗的正常生长和快速繁殖,成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寻找粮食新增长点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等待解决。通过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和试管微型薯培育,马铃薯种薯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作用,使培育的马铃薯在产量上有所突破。但是脱毒马铃薯种薯在繁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马铃薯试管苗生产规模小、繁殖周期长、容易受污染、栽植成活率低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出了用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贵州省扶贫办实施马铃薯脱毒良种快繁技术体系进行考察分析,从该地马铃薯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出发,切合实际地提出了脱毒试管苗和脱毒微型薯工厂化生产及工艺指标的思路,对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和结构调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种薯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但因种薯价格过高或质量不过关 ,限制了脱毒种薯的推广。因此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优质高效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是脱毒种薯大面积应用推广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种薯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繁殖效率 ,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1 降低试管苗快繁成本优质脱毒种薯的获得是以优质脱毒苗为基础的。因此 ,建立高效低成本的试管苗繁殖体系 ,是降低种薯成本 ,保证种薯质量的的重要基础。在保证试管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成本。其一 ,在同一浓度水平上 ,蔗糖试剂和食用白糖、琼脂试剂和食用琼脂…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在进入大田前需要在温室中假植和定植,而假植不但费工,而且所需条件十分严格,一不小心就会脱水死苗。同时,试管苗不能长期保存,携带调运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生产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在岚县脱毒种薯中心实验室进行。将切段繁殖在MA培养基上的脱毒苗在温度20℃、光照3000勒克司的培养架上培养一个半月,于1988年12月10日取20瓶,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近年来对马铃薯种薯脱毒、脱毒试管苗茎段扩繁、壮苗培育及诱导试管苗在组培瓶内结薯.逐步建立试管薯的产业化生产体系等各项技术环节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试管薯生产技术流程.为工厂化生产及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产低耗规模化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文琦  戴素英 《华北农学报》2002,17(Z1):206-208
在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用简化培养基代替全量培养基,廉价生产容器代替昂贵的化学器皿,同时采用试管苗不经扦插直接生产原原种的方法,通过优化多种生产参数,使微型薯单薯重和单株结薯率都明显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为河北省太行山区系统实施马铃薯换种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是通过脱毒试管苗在网棚中生产出来的,不但成本较高,种植户难以接受,而且因网棚内温湿度不易调控,使试管苗结薯数量少,块茎小,抗逆性差,受网棚面积及成本所限,规模化生产量小.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脱毒良繁时间,简化脱毒马铃薯良繁程序,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02年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定植到大田和网棚里,进行对比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繁种成本低且质量高,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建立两年制脱毒种薯繁殖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娄青 《种子科技》2012,30(6):35-36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病毒病而引起种性退化,利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毒种薯,已成为克服马铃薯病毒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应用试管苗进行微型种薯生产,则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马铃薯微型薯节能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结合不同时期的陇薯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特征特性及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和甘肃谓源高寒阴湿区气候气象特征,提出马铃薯脱毒种薯采收、分级与包装技术,旨在为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金石诚  陈亮  蔡兴奎 《种子》2007,26(7):17-21
为获得马铃薯推广品种"中薯5号"(中5)和"鄂马铃薯一号"(E1)微型种薯高效生产的重要参数,用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每盒20节、30节、40节和50节4种转节苗数处理及4 w和5 w两个不同基础苗苗龄处理,研究了不同转苗节数条件及不同基础苗苗龄下生长材料的单盒薯数、大粒和小粒薯数及平均薯重等指标。结果表明,每盒植入40个腋芽数及基础苗苗龄为4 w是中5和E1两个马铃薯品种之微型种薯工厂化生产高效且低成本的适宜参数。此外,通过培养后期污染和未污染的对比研究证明,防止污染是规模化生产中操作和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及微型薯繁育技术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是现阶段应该探究的内容。简述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增产效果及特点,同时分析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繁育技术的一些发展动向,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繁育技术流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马铃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 ,再试管快繁脱毒植株 ,在防蚜温室育苗盘微繁 ,获得脱毒小型薯 ,并繁殖 3~ 4代 ,即成为生产用脱毒种薯。目前 ,山东省种植的脱毒种薯是利用微型脱毒小薯在高寒地区繁殖几代后运回 ,成本比普通种薯高 ,但推广脱毒种薯一般比未脱毒马铃薯增产 50 %。苍山县种子公司在推广脱毒薯的同时 ,在规定使用年限内研究高倍快繁和防止蚜虫重新传毒等项技术 ,使种薯退化速度减慢 ,保持繁种和推广的高质量 ,高效益。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脱毒马铃薯特点以鲁引 1号为例 ,脱毒马铃薯生长势强 ,比未脱毒薯增加株高 2 5%、…  相似文献   

17.
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恩学  何昀昆  黄萍  何庆才  张文超 《种子》2008,27(1):105-108
贵州省的马铃薯生产面积逐年扩大,种薯的好坏直接影响马铃薯生产的效益,解决马铃薯脱毒体系技术问题是推进贵州马铃薯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贵州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生产为基础.以微型薯生产和标准种薯生产为扩繁对象,完善毕节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关键技术。缩短种薯生产在田间繁殖的时间,降低了病毒再侵染几率,保证了脱毒种薯质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试管苗高效低成本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庆才  黄萍  颜谦  范士杰 《种子》2005,24(4):91-93
为适应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苗扩繁成本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管苗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在控制好电的使用、试管苗污染率的同时,还可对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等在不影响试管苗生长的前提下作一下改变,不但能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级种薯指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是由试管苗繁殖大田用种的过渡世代. 随着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种薯的更新换代逐步加快,生产质优价廉的大田用脱毒种薯必然要经过原原种和原种两个世代,就是说北方地区要经过两个冬季的贮藏.  相似文献   

20.
微型薯生产以有效薯的多少来衡量产量的高低,有效薯越多,产量越高,扩繁系数越大,扩繁成本越低。试验进行了试管苗扦插密度及培土次数对网室生产脱毒微型薯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试管苗扦插密度和培土次数能显著提高微型薯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