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黑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1耳木上常见的杂菌1.1牛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此菌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1.2金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子实体的基部贴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黑色表面形似干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在阴湿多雨天最易发生。1.3黑疗是危害壳斗科…  相似文献   

2.
代料栽培黑木耳易感染杂菌,对杂菌主要应予防为主,防重于治。1 绿色木霉的危害 木霉是代料栽培中常见的一种危害最严重的杂菌,常发生在代料栽培中的培养基内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受其污染后,培养基养分受到破坏,严重的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松软,子实体被木霉污染后停止生长,导致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污染严重的还会造成第二潮耳的绝收。2 绿色木霉的传播途径和发生条件 绿色木霉存在于土壤,或有机质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飘浮传播,拌料、接种、发菌、出耳管理等环节都能使其侵入、传播和蔓延。在低温低湿时水霉活动微弱,在温度超过25℃、  相似文献   

3.
滑菇是我国北方栽培采收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在半熟料栽培过程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常给菇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决产。由于半熟料栽培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的高温将培养基中大部分杂菌消灭掉和使少部分杂菌受到抑制,在栽培盘培养过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滑菇菌丝体发育,而不利于受抑制杂菌恢复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气候、环境、培养基营养一致的情况下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三十年代研究成功纯菌种段木栽培香菇新技术,改变了数百年来我国沿用"砍花法"种菇的落后局面,使香菇生产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段木种菇是将人工分离选育的木屑菌种或木钉菌种在适宜的菇木上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的栽培工艺.1 菇场选择与建造菇场建造逋常可分成庭园式菇场、水上菇场和林间菇场3种.  相似文献   

5.
冬季最适宜平菇栽培,但由于棚室需要保温,往往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影响菌丝生产,甚至造成散菇、烂菇现象,因此,冬季栽培平菇需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冬季菌菇生产的效益。1.培养料的处理采用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结块和无虫蛀的培养料,拌料前在阳光下曝晒3~4天,降低培养料内杂菌基数。  相似文献   

6.
用香菇L 2 6作为省木栽培培养基配方的筛选菌株 ,通过 6个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 ,省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 ,其中配方 3较为适合省木栽培 ,与木屑对照相比 ,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筒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滑子蘑属低温性食用菌,常规栽培方式是春季制作栽培种,经过越夏管理,秋季出菇。反季节栽培是指冬季低温期菌丝体生长,春季自然温度下子实体生长的新技术。此法有效地避开了杂菌污染高峰期,便于管理,鲜品上市正赶上北方蔬菜生产的淡季,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1原料的配制及栽培种的生产1.1原料的配制滑子蘑栽培的主要原料是木屑、麦麸或米糠,也可用农作物秸秆或稻壳配合木屑使用,但木屑含量不能低于30%。木屑应选择干燥、无霉变的阔叶硬杂木,农作物秸秆以大豆秆、玉米芯为好,需要粉碎,粉碎细度以米粒大小的颗粒占一半为宜。麦麸(…  相似文献   

8.
平菇是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除其有较高营养价值外,在生产上生料地栽表现出产量高、成本低、见效快、无污染、栽培容易等其它菌类无可比拟的优点,是今后北方缓解蔬菜淡季供应不足的主要措施之一,生料地栽平菇将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 经过几年的试验,适合当地生料地栽的主要品种有8804,1012等品种。主要特点是出菇集中、抗杂菌力强,味道好、转潮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1 段木准备1.1 树种 栽培香菇的主要树种为柞树。其次有榆树,色木,白牛槭,水曲柳,胡桃楸及黑桦。1.2 选择菇木的标准 ①直径在8~20cm的原木。枝桠及树头均可;②生长在阳坡的树木比阴坡的树木产量高。1.3 菇木的采伐季节 以树木处于休眠状态时为最佳,一般应掌握在“冬至”后至翌年“立  相似文献   

10.
冬季最适宜平菇栽培,但由于棚室需要保温,往往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影响菌丝生产,甚至造成散菇、烂菇现象,因此,冬季栽培平菇需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冬季菌菇生产的效益。1.培养料的处理采用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结块和无虫蛀的培养料,拌料前在阳光下曝晒3~4天,降低培养料内杂菌基数。要控制好培养料水分,由于冬季气温低,菌丝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  相似文献   

11.
林区除了木耳生产外,还有多品种的其它菇类成了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由85年春开始,经过三年平菇与黑木耳木段栽培的产值比较,发现平菇比黑木耳木段栽培平均产值高.1986年春接种,长1.5米,径级18厘米,弯曲度特大的一根段木,1987年秋,一次采菇28市斤,按当地湿菇售价六角计,合人民币16.8元;同样材长、径级,种黑耳最佳的千金榆(半拉子)树种第二年达不到这样高的产值.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东北地区木段香菇高产栽培技术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菌种选择及菌种质量鉴定,菇木的选择及菇木处理;接菌时间及管理方法,发菌场与出菇场的选择、出菇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适于竹荪生长的林地,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人工栽培:在竹林内翻耕作垄,用野生竹荪孢子液或野生菌丝接种;或以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压块栽培,覆土后即可出菇;也可借鉴传统种菇经验,在段木上接种后,进行埋木出菇。  相似文献   

15.
菇木林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庆元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控制采伐总量为基础,管改封为重点,营造人工林为突破口,增加资源后劲,活跃香菇产业”的方针,采取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制定政策、落实资金、培育人才、科技兴林等措施,实现本世纪末创建菇木林3.33万hm2,菇木资源年生长量38万m3,年可制菇上亿段,菇业年创税利超千万元。  相似文献   

16.
香菇袋料蒸煮炉灶的改造(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童邦树香菇袋料栽培是当今香菇种植业中的一项领先技术,菇料蒸煮是该项技术的关键工序之一,它起着杀灭杂菌和熟化菇料的双重作用。但目前菇农通常使用的蒸煮炉灶,由于受热面积只局限于锅底,所以热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以红木、多花月季、杜鹃为试材,园林废弃物、菇渣、棉杆、生物有机肥、珍珠岩为栽培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进行容器栽培试验,以土壤栽培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不同基质配方对花灌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园林修剪废弃物混配菇渣和鸡粪的基质栽培效果最好,且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提高生长量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选择8个乡土阔叶树种,取粗度相近的截成13cm的短木段,进行栽培灵芝试验。结果表明,所选8个树种栽培灵芝,皆能发菌出菇,树种间栽培灵芝的产量差异显著。单位体积木段的灵芝产量,千金榆、白牛槭最高,白桦、蒙古栎、紫椴次之,核桃楸、色木槭、青楷槭最低。  相似文献   

19.
翅荚木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配方对翅荚木(Zenia insignis)进行袋料香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翅荚木制作的袋料香菇菌棒较杂木菌棒轻,单棒出菇产量也随着翅荚木木屑比例的增加而减少,但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09.38%,添加部分翅荚木木屑的生物转化率为110.96%~109.56%,与杂木有一定的差距,但没有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因此,翅荚木适合作为菇木树种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