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伊犁地区作为新疆重要的优质苹果基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引种新品种,使果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同时苹果病害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后期果实生理性病害危害严重.2005年,对霍城、特克斯等苹果主产区的调查表明,苹果果实的生理性病害造成的损失达到20%~30%.由于果农对果实的生理性病害与真菌性病害辨识不准,导致防治方法不当.笔者总结近几年伊犁地区苹果果实上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以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是苹果上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县苹果园普遍发生,造成大量烂果、落果,发病严重时落果率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为帮助广大果农做好防治工作,现将炭疽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进行介绍。1.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近成熟的果实受  相似文献   

3.
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霉腐病、心腐病、红腐病、果腐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期、储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属次级发生类型的病害。但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措施的调整,该病近年来在苹果园中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2009年以来发生较为严重,个别苹果园病果率高达30%-40%,尤其是红富士苹果,一般发病率为21%左右,套袋红富士发病率高达43.5%~79.5%,北斗、红星、红元帅、  相似文献   

4.
李烨 《科学种养》2011,(2):31-31
苹果褐腐病又称菌核病,是果实生长后期和储藏运输期间的常见病害。分布较广,我国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江苏等省均有发生,尤以果实成熟期前后秋雨较多的地区和年份发病较重。该病除为害苹果外,还可为害梨和核果类果实。笔者在多年的果园管理实践中,通过观察研究,掌握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果树生产中,为了获得连年丰产,既不超过负载量,又能防止树势早衰,同时增进果品着色率,提高果实品质以及商品率,农二师二二三团对红富士苹果疏花套袋技术进行了10年的试验,并在巴州地区和伊犁地区七十八团的苹果园进行了4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苹果疏花及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红富士苹果果个小,着色不均,外观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果质量,加强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星裂壳孢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分别由Phacidiopycnis(缩写:Ph.)pyri和Ph.washingtonensis侵染所致,这两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尚未有发生为害的报道,前者在欧洲和北美梨和苹果产区为害严重,而目前后者则仅在美国报道.本文介绍了以上两种病害的发生分布、寄主范围、病原菌及其形态特征、侵染特点及为害症状、病原菌培养性状、生物学特性、分离和鉴定方法、致病性测定及简要的防治方法;初步分析了病害的传播途径.自2008年4月起首次并连续3次从佛山澜石口岸截获的美国进境苹果中截获星裂壳孢苹果果腐病(Ph.washingtonensis),根据此疫情本文阐述了梨果腐病和苹果果腐病在我国口岸检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苹果在贮藏期间,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发生生理病害,造成经济损失。实践证明,搞好苹果贮藏期生理病害的防治,可延长其贮藏期限。(1)苹果虎皮病该病主要与果实采收过早、着色成熟度较差、氮肥施用偏多等因素有关,多在贮藏后期出现。一般发生在果实阴面的绿色部位,呈斑点或斑块状,初期为淡黄色,后期为褐色至暗褐色,病皮可轻轻用手揭下,严重时果实发绵而稍带酒味。防治措施:适时采收,增施磷钾肥促进着色,确保成熟度;在贮藏时,应先用质量分数为0.3%的虎皮灵药液浸果,能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2)苹果果肉褐变多是由于果实采收偏晚,成熟过度,贮藏环…  相似文献   

9.
高渗透、强内吸性果树杀菌剂——刮腐刀,其有效成分为每千克制剂含氨基寡糖素5克,主要防治果树腐烂病,枝干轮纹病;生长期果实上的轮纹病、炭疽病及叶片上的斑点落叶病。同时对防治桃树流胶病、疮痂病效果较好。对防治苹果果实上的轮纹病、炭疽病和葡萄上的白腐病及炭疽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10.
果实盐处理就是将选好的苹果果实放在一定浓度盐水溶液中浸泡。一般成熟期较晚、果皮较厚、表面果粉较多的苹果,如红富士等可用3%食盐水溶液浸泡处理;果皮薄、果粉少的早、中熟苹果采用5%食盐水溶液浸泡处理。浸泡5min后,捞出晾干再分别用柔软的包装纸包好,待贮藏。  相似文献   

11.
将寒富苹果分别置于10组不同比例O2和CO2的气调装置中(对照是流动的空气),在0℃条件下贮藏60d.研究不同气调参数对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果实的硬度虽然保持较好,但是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CO2伤害,当环境中的CO2浓度〉1%时,果实NCO2伤害而产生褐变。VC含量减少,电导率上升。总体品质下降,然而对照果实始终未发生褐变的现象。说明寒富苹果是不耐CO2气体的苹果品种,贮藏期出现的果实褐变是由CO2伤害造成的。因此,寒富苹果在贮藏时.应及时通风换气.如在贮藏中采用塑料袋包装,应避免扎口,防止果实产生CO2伤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红富士苹果套袋技术在新疆区外一些省市已大力推广和应用,但在新疆南疆地区,果农观念上认识本区光热资源丰富、自然着色好、对套袋技术未予重视,文章中经过3年对红富士苹果套袋试验。得出苹果套袋技术能有效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防次数、化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值得在南疆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的诱导子及其可能的诱抗机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生物激发子和非生物激发子等诱导果实抗病的方法进行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激发子的种类、特征、诱导抗性的机理,提出了果实采后病害诱导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苹果在贮藏期间会发生许多贮藏性病害,按发生病害的起源不同可分为真菌病害和生理病害两大类.前者是由于采前微生物潜伏侵染或采后伤口侵染引起的,后者则是由于生长、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引起的,这些都是影响苹果贮藏期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防治这两类病害,对苹果的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苹果储藏期主要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前者是由于生长和储藏条件不适或缺乏某种矿物质引起的,后者则是由于采前微生物潜伏侵染或采后伤口侵染引起的。有效地防治这两类病害对苹果的保鲜和增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给苹果果实套上塑料膜袋或者塑料膜袋加纸袋的双重袋,可以起到防止病虫为害和农药污染的作用,这一技术近几年在苹果生产上应用较广。不过果实套袋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病,笔者经过调查总结,现将造成黑点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几种新型纸袋对红星苹果果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盛果期红星苹果为试材,测试了不同类型纸袋对果实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套袋处理后,果皮红色色素花青苷含量明显提高,比对照高61.7%~219.5%,而果面底色叶绿素则明显降低;同时,果面由条红变的片红,果面洁净,果点变小,果面质量提高;(2)不同类型纸袋对果肉质量影响不同,13-A和13-B2个处理明显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酯类物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5.8%和56.2%,因而感观评  相似文献   

18.
项目名称: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特效药项目 项目简介: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是一种多年来严重危害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的一种病害。2005年,这一长期困扰苹果产业发展的病害终于得到了彻底有效地解决,当年产套塑料膜袋或先套塑料膜袋再加套纸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发病率降至1%以下。为此,诚邀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公司、单位与我们精诚协作,生产和推广防治套袋红富士苹果黑点病特效农药。  相似文献   

19.
苹果果实因品种、生长和贮藏条件不同而以不同的速度软化。人们认为苹果组织的软化是由细胞壁多糖的降解和/或改变引起的。苹果果实的细胞壁多糖特别是果胶质在生长、发育和成熟期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很少研究半纤维素的变化。除了果胶质聚合物的变化外,半纤维素结构的变化很可能出现在果实发育期。我们以前对木葡聚糖  相似文献   

20.
水心病是苹果的生理失调,它突出地表现为果心线周围浸水的透明组织。通常,水心病与成熟和老化过程有关,因为它通常只在树上果实接近成熟期时发生。“富士”苹果在25℃时果实表面蒸发率比在10℃时要高三倍以上。“Shinsekai”和“富士”苹果水心病的强度分别在10℃和7℃处理期间增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