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梁红 《农业与技术》2003,23(4):5-11
中国入世一年多来,农业大体上仍保持稳定,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但中国农业在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增收、主要农产品生产和营销等方面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的国内支持政策和绿色壁垒也将使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农业应对入世后挑战和威胁的主要对策包括:改进国内农业支持和保护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贸易体制,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今后我国农业发展应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进步为基本目标,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等途径,开僻农民增收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2.
近来,订单农业悄然兴起,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农产品好销,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农民的市场意识也十分淡薄。如今不同了,只有市场需要,产品才会好销。这对习惯于过去的农民来说,如何抓住市场来搞好生产成了一个难题。订单农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它在农民和市场之问架起了一座桥粱,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是一种好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农业走向两经农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具备准确立项能力、要素投入能力、高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等四个基本条件;提出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六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协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载体之间的关系,即科技人员、科技单位、龙头企业、农户和农民、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政府介入应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的主导力量。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二者的关系是宏观布局与微观管理的关系;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是“科研+实体+农户”,产业化的理想模式是建立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十五”期间天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信息技术产业化、现代装备技术产业化、农产品保鲜技术产业化等五类技术产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F0002-F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体,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营养、方便饮食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迫切需求,“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迫切要求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拿“食”来说,人若吃了被“三废”、农药、化肥污染的食物,轻者引起腹痛、呕吐、头晕等不适感,重者诱发癌症等多种疾病,甚至直接导致死亡。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事关扩大农产品出口和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抓好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管理,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未来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即为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尽快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用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近几年来 ,在市科委、农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以当今主流信息技术为支点 ,以关注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 ,以达到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农业生产提供实用技术 ;为农产品对外交流架设桥梁 ;为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信息引导 ;为农产品的产、加、销提供全程信息服务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是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把企业经营引入农业领域,解决我国农民“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矛盾,提高效益,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3):F0002-F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体,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营养、方便饮食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迫切需求,“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粮食局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已迈入品牌竞争阶段虽然目前市场上同类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多,但在全国叫得响、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信得过的农产品品牌却很少就江苏省而言,尽管已形成如无锡阳山水蜜桃、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新沂花生等农产品知名品牌,但更多的农产品品牌面对的却是“长不大”的尴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技创新发展新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解放,使广大农民实现了“温饱”。实现了自给有余.部分地区实现了“小康”。多数农村也正在奔小康。虽然我国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的经营分散、效益低下.很难形成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模式:由于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产品产品质量和安全质量很难保证。出口困难。  相似文献   

11.
李蔚 《吉林农业》2010,(6):46-49
农产品“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官方登记保护。我省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与国家同步,在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长足发展。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在保障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阐述“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的质量水平,可为“十四五”期间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提供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绿色农业”一词是非常流行。但是对于不少种地的农民来说,却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不少媒体的宣传来看,都说“绿色农业”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一旦使用了,那就不是“绿色农业”,从而也就生产不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江西省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线,以此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及“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二十字”农业工作方针,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赣中北粮食、南橘北梨,中部草食畜禽、环鄱阳湖水产等农产品区域布局。按照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北“三区一片”的规划,建设了优势稻产业带;  相似文献   

15.
“只有将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换回‘真金白银’,农民才算增收。如今已经没有种不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农产品,不关注流通的农业是一个不完整的农业,所以关注‘三农’,一定要关注流通,关注销售,关注市场。”  相似文献   

16.
小泥鳅跨过世界门槛,出口到日本和韩国;莲藕摆脱了“配角”地位,成了强县富民的新兴产业;黑莓的引种成功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近几年,江苏各地不断涌现“莲藕专业村”、“泥鳅之乡”、“黑莓基地”等各种专业村镇,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大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这些专业村镇,依托一个或几个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拓展市场,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让特色农产品成长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绿色农业”一词是非常流行。但是对于不少种地的农民来说,却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不少媒体的宣传来看,都说“绿色农业”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一旦使用了,那就不是“绿色农业”,从而也就生产不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绿色农业”一词是非常流行。但是对于不少种地的农民来说,却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不少媒体的宣传来看,都说“绿色农业”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一旦使用了,那就不是“绿色农业”,从而也就生产不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只能加强、不宜淡化或偏离农业现代化。“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稳住农业基本盘,可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压舱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文章,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增强农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南汇区农业科技致富工程领导小组(简称致富办)自成立以来,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抓手,使一批农业特色基地、农业新经济组织得到壮大和发展,并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引导农民走上小康之路,使一批纯农贫困户摘除了“贫困”帽子。据调查,致富办3年中扶助贫困户1001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