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国家“863”重大成果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抗棉1号是利用国家专利“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技术,将Bt杀虫基因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我国主栽品种泗棉3号,经系谱法于1997年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 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育苗温度对低温处理过程中棉苗体内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具有显著抗冷性差异的早熟和晚熟两种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以昼夜不同温度形式的低温处理其幼苗数天后,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与未经低温处理的相应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的所有品种的幼苗,经低温处理后,其POD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在低温育苗处理下棉花幼苗提高了抗冷性。  相似文献   

7.
尹晓斐  王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96-13798
从棉苗冷害的发生及表现形式、棉苗冷害的生理变化、提高棉苗抗冷性的途径、目前国内外植物抗冷性的研究动态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苗期冷害及抗冷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喷水杀雄和标记去杂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简便可靠的棉花去雄新方法,研究了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用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以转基因抗虫棉或抗草甘膦棉花为父本,与非抗虫棉或非抗草甘膦棉花配置组合,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对母本棉花喷水杀雄,以人工剥花去雄为对照,分别人工授粉杂交,杂交种子收获后鉴定纯度,并在来年田间种植,苗期通过转基因标记去杂,收获后统计皮棉产量。结果表明,盆栽和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的杂种纯度分别为94.8%和92.2%,较人工去雄分别低4.4和6.6个百分点,喷水没有达到完全彻底的杀雄效果,但大田条件下喷水杀雄比人工剥花去雄快了约1倍。人工剥花去雄的最佳时间为开花头天下午,而喷水杀雄以开花当日8~10时的效果最好。喷水杀雄生产的种子种植田间,利用转基因标记于苗期去杂,F1的最终皮棉产量与人工去雄处理的无显著差异。喷水杀雄结合标记去杂可应用于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茸毛与抗棉蚜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13.
抗棉叶螨棉花种质川98系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9年从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杂种后代“抗77”选系的分离群体中,选得抗螨株。历经12代定向选育和抗螨性鉴定,获得了稳定的抗螨种质川98系,并已在国内发放。川98系对棉叶螨具抗生性。与对照73-27相比,在川98植株上取食的叶螨发育缓慢,若螨存活率低,雌螨产卵量减少,单位叶面积螨数仅为73-27的50%。川98降低螨害2级左右,4年不治螨与治螨相比,试验结果不减产。其抗性机制主要与叶面积扩展快、蜡质和几种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以及其海岛棉遗传背景有关。用川98与陆地棉86-1等杂交,已初步选出抗螨、丰产、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14.
赵力江 《农村科技》2004,(7):9-9,11
进人秋季后棉花以吐絮、秋桃发育为主,秋桃产量一般占总产量的10%左右。所以进人后期,不应当放松管理,抓好优质高产措施落实,具体是搞好“二喷二摘”。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陇棉1号枯萎病发病率3.0%,病情指数2.6,抗黄萎病、抗蚜虫侵染;皮棉产量1654.5 ̄1870.5kg/hm^2。2.5%跨长29.0mm,强度22.2,麦克隆值3.7,棉籽酚含量0.01%,低于国标标准。是一个高产,优势,高抗枯萎病和适宜我省及新疆内陆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抗草甘膦抗虫棉材料、抗病棉材料为亲本,进行正反交配组,比较了正反交组合、两个亲本及当地主栽杂交种(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性等,研究了其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性状以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开花期、吐絮期、结铃进度、果枝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花率、纤维品质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果枝始节节位高度、果枝夹角、生育期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两个亲本的独立抗性能够比较稳定地遗传;正反交组合都同时具有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三抗性状。  相似文献   

17.
以抗草甘膦抗虫棉材料、抗病棉材料为亲本,进行正反交配组,比较了正反交组合、两个亲本及当地主栽杂交种(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性等,研究了其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性状以及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开花期、吐絮期、结铃进度、果枝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花率、纤维品质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果枝始节节位高度、果枝夹角、生育期表现为负向竞争优势;两个亲本的独立抗性能够比较稳定地遗传;正反交组合都同时具有抗虫、抗病、抗草甘膦的三抗性状。  相似文献   

18.
19.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5):71-7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半定量法、称量法和比色法,分析取食不同转基因棉对棉蚜排泄蜜露的影响,建立了棉蚜排蜜量与蚜口密度的回归方程.经比较3种检测方法发现,蜜露比色法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和简易的特点,可以作为评价棉花抗蚜性的重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