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繁殖性能受到环境、疾病、营养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其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夏季高温高湿的影响巨大,并且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热应激对公猪、母猪的繁殖和育肥猪的生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热应激会造成公猪性欲下降,精液品质降低;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初情率低;断奶母猪发情率低,断配间隔延长;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哺乳能力下降;育肥猪采食量下降,料重比升高,生长缓慢等问题。所以一到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是猪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7、8月份极端高温的环境下,猪群极易发生热应激.生活的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7℃,母猪便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可引起猪生产力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Pierre等(2003)统计发现,热应激给美国养猪业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亿美元.寻求缓解猪群热应激的措施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从营养方面阐述减少母猪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季母猪繁殖力和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原因分析 高温季节对猪的影响主要是热应激,也是导致夏季猪繁殖力、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阶段的猪,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对高温的耐受力也不同,饲喂方式、饲料类型、猪舍环境等会影响猪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很大,会造成母猪妊娠期间体质下降,分娩过程延长,死胎数增加,产后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综合征。夏季热应激还会造成母猪突然死亡,并且容易发生膀胱炎,表现为排尿结束时地面有很多如石灰渣一样的排泄物,甚至有的母猪会发生便血。  相似文献   

4.
<正>炎炎夏日,是养猪生产者又将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猪群的采食量,尤其是母猪的采食量,成为养殖场最关注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因热应激对猪群造成生长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下降、发情延迟、胚胎死亡率上升、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窝产活仔数下降以及母猪无乳综合征(MMA)等问题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场)无法改变大环境的炎热应激,但却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和加强管理等改变畜舍内的小环境和改善猪体内的微环境,把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  相似文献   

5.
高温季节产生的热应激对养猪产生影响很大,热应激容易对猪群采食量、仔猪初生重、母猪泌乳性能、断奶仔猪成活率等指标造成负面影响。热应激还会导致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弱仔、产死胎;猪只中暑突然死亡,保育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猪场对各阶段猪群都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笔者对不同阶段的猪群的防暑降温操作要点进行阐述,以期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产生的热应激对养猪产生影响很大,热应激容易对猪群采食量、仔猪初生重、母猪泌乳性能、断奶仔猪成活率等指标造成负面影响.热应激还会导致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弱仔、产死胎;猪只中暑突然死亡,保育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猪场对各阶段猪群都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笔者对不同阶段的猪群的防暑降温操作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对养猪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晓林 《中国猪业》2018,13(7):21-23
夏季热应激对猪群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猪群食欲减退、生产性能减弱、免疫力降低,最终诱发疾病。尤其是母猪应激更为明显,对猪场影响更大,因此在母猪抵抗热应激方面要给予重视。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母猪抗应激的预防工作,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逐步解决因热应激引发的一系列母猪繁殖性能疾病,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华听  代勇  段晓明 《养猪》2012,(4):I0003-I0004
母猪如何安全度夏夏季高热高湿环境给母猪生产带来危害:采食量下降、繁殖障碍或产后感染增多、分娩时间延长、仔猪下痢增多等。而这些危害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热应激和霉菌毒素,所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是防控热应激、保护猪群平安度夏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夏季,高温对猪群应激较大,给养猪业带来不小的影响。现就夏季猪热应激的危害以及防控的措施,浅谈以下几点。1热应激对猪的危害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猪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猪群采食量普遍下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活力差;母猪分娩率、产仔数下降;育成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下降、料重比增加;猪群免疫力下降、中暑甚至死亡。各种猪群需要的环境温度不一样,1日龄~3日龄仔猪30℃~33℃,4日龄~7日龄28℃~30℃,8日龄~21日龄26℃~28℃,保育猪20℃~25℃,育肥猪17℃~22℃,母猪、种公猪16℃~20℃。除了初生仔猪,其他猪群适应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但是夏季如不采取措施猪舍内温度往往比气温高3℃~5℃,所以夏季热应激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2,29(5):54-56
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对集约化养猪生产有较大影响。猪汗腺不发达,脂肪较多,体内热量散失较困难,体重越大的猪,越不耐热,猪的体重越大,热应激造成机体损伤越严重。热应激会造成大体重猪严重的问题,如母猪受胎率降低、返情率高、产死胎增加、泌乳性能下降、产程延长、难产比例增加等。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后备母猪乏情、屡配不孕,育肥猪采食量低、生长缓慢、出栏时间延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让猪群安全度夏,一直困扰着养猪生产,特别  相似文献   

11.
1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1.1 影响机理 热应激会提高猪的呼吸频率,使得肺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从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最终降低血液中碳酸氢盐的浓度.氢离子浓度的降低会导致血浆中pH升高,如严重,则会"碱中毒".碱中毒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母猪的采食量下降,继而引发猪生产性能下降. 1.2具体表现资料表明,青年母猪热应激时,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母猪发情推迟,出现隐性发情甚至不发情,卵巢机能和性机能减弱,受胎率显著下降;当气温达到32℃以上时,约20%的母猪配种后不孕或反复发情,流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雷东风 《猪业科学》2015,(6):115-116
<正>高温对猪的影响程度因猪的年龄、体重大小、阶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母猪因其躯体较大,代谢率较高,皮下脂肪较厚,加上缺乏功能性汗腺,无法通过蒸发而散发体热,故母猪对热应激敏感(头胎母猪往往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炎热的夏季,猪场往往面临着因高温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公猪精液合格率降低,母猪受胎率下降,窝均总仔数下降,窝均无效仔猪数上升,母  相似文献   

13.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下降现象日趋严重。夏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蚊子、苍蝇等大量滋生,虫媒介导的传染病也增加,随着气温增高,猪的热应激也很容易发生,造成猪采食量降低,抵抗力减弱,影响生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减少猪应激发生,让猪安全度夏?下面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14.
猪属于恒温动物,抗热应激能力很差。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影响种公猪的精液品质,母猪的繁殖力及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本文从猪舍环境、营养调控、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应对热应激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动物机体对热环境所产生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热应激会导致母猪采食量减少,哺乳性能下降,哺乳期体重损失增加,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等发病率增加,死胎率上升,产仔数减少,仔猪腹泻率升高、成活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母猪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对母猪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危害、防控措施及缓解母猪热应激的营养方案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是指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猪是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生长各阶段均有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哺乳母猪15~21℃;初生哺乳仔猪30~34%,随后每天下降0.5℃左右;保育仔猪21—27℃;生长猪15~24℃;育肥猪14~21℃;妊娠母猪15~24℃;种公猪15~21℃。我国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在养猪生产管理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常常会造成猪只热应激,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主综述了猪热应激的症状、危害及夏季降低猪热应激的饲养管理要点和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量散发较慢,因此猪不耐热。猪生长发育需要的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不同阶段猪群的适宜温度区域见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夏季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处于适宜温度范围,但对于生长育肥猪和母猪而言,则为高温,易造成热应激,一般猪场中所有防暑降温措施都是针对中大猪和母猪的。为了减少热应激,人们采取了很多防暑降温措施,如改造猪舍环境:屋顶垫草、双层屋顶、屋顶涂白等;装喷水龙头、搭凉棚;植树、种藤蔓植物等;安装电扇、通气扇、天窗等;密闭式猪  相似文献   

18.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猪舍温度高,常导致母猪热应激,其中以重怀、分娩前后母猪危害最大。应激母猪表现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呼吸增数,心跳加快,眼结膜充血,耳静脉怒张,消化紊乱,采食量减少或拒食,尿短赤,粪干硬,腹部臌气,严重可出现流产、早产、死胎、产后缺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综合症群,个别应激严重母猪因救治不及时造成死亡。随着集约化规模养猪的发展,猪场普遍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施格、皮特兰等大型瘦肉型良种。这些猪种原产地为欧美高纬度地区,抗热性差,虽经驯化,受害程度仍比本地猪种大;加上大多数猪场在初办场时资金投入不…  相似文献   

19.
1热应激现象非常突出规模化猪场猪群密集,猪舍间通风差,很难把生活的空间温度降到32℃以下。如果猪群超过72小时持续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发生热应激。猪群一旦发生热应激,就会影响种猪生产性能,使种公猪精子活力下降,种母猪受胎率低,妊娠末期死胎率高;因影响吃料,严重影响生长猪的肥育效果,甚至出现负增长。对策:环境方面,可以采取隔热、通风、喷(洒)水、湿帘风机降温、空调降温等措施,在栏舍顶部搭建遮阴棚,窗口上搭建防晒网,周边栽植速生叶茂  相似文献   

20.
夏季猪群安全生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夏将至,猪群极易产生热应激,容易造成母猪猝死、不发情、配种受胎率降低和活产仔数减少;公猪精子活力下降;育肥猪生长受阻,饲料成本提高。可采取优化饲料配方、改善饲养管理、采取适宜有效的降温措施等来减少热应激。同时应做好疫病防控,如及早进行乙脑防控,定期投药防血虫病的发生,警惕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做好母猪产后保健,重视仔猪三针保健,灭蚊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