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夯实巩固基层政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等作用。乡贤治村本就是我国的一大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并在历史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称谓、身份发挥着几近相同的作用。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作出的总体规划,也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导向。当前我国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正处于新的阶段,新乡贤在参与治村的过程中仍存困境,因此,必须着力从思想认知、制度健全、政策激励、福利保障等方面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运行机制,确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路径,使这一群体在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培育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一条以结合历史上乡村治理经验和新时期乡村治理需求而达成的一种乡村治理方式的创新模式,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对助推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新乡贤的内涵和培育新乡贤面临的障碍出发进行分析,为培育新乡贤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3.
陈华 《甘肃农业》2023,(10):103-111
新乡贤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力量,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新乡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新乡贤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与机制。通过界定新乡贤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优势,以及从参与决策、推动经济、促进文化和协助纠纷四个方面发挥作用的方式,本研究揭示了影响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及其机制,包括制度环境、市场机制、社会网络和道德规范。本研究对于深化对新乡贤的认识,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激发新乡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发生的嬗变使得乡土中国逐渐走向后乡土中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乡贤逐渐成为农村治理的新兴力量,发挥着地方治理及乡村振兴的作用。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层面的振兴,更需要乡村共同体秩序、道德、文化层面的全面振兴。智力型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具有成为新乡贤的可能性,同时,对促进新乡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重塑乡村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稳定、角色定位与政策限度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挥新乡贤辅助党和政府治理乡村的生力军作用、引导新乡贤致力于全力全面营造乡村振兴氛围等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在维系传统乡土社会稳定、角色定位与政策限度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挥新乡贤辅助党和政府治理乡村的生力军作用、引导新乡贤致力于全力全面营造乡村振兴氛围等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爱乡村、知乡村、肯奉献的新乡贤,但是当前乡村仍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以在外地的新乡贤为研究对象,对其回流的路径展开论述,以期从人才引进的角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输入途径,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方法/过程】对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展开机制分析,在探讨约束其回流的不利环境和制度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助推新乡贤回流的路径对策。【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对乡村经济、民主自治、精神文化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面临着地方政府的忽视、人居环境吸引力的缺乏等环境约束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的阻碍、鼓励性制度的缺失等制度约束。因此,地方政府应从制度平台建设、人居环境优化、文化力量感召等方面着手打造新乡贤回流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符合中国历史传统、契合乡村现实需要、满足各项基本条件,因此,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新乡贤。但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缺少身份认同、缺乏平台组织、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此,各地需要营造尊崇新乡贤的社会氛围、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与机制、强化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领导和监督,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农村的社会秩序走向重构,乡村治理的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新乡贤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他们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参与了乡村治理,也在这五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提高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成效,就要从健全新乡贤制度、成立新乡贤组织、壮大新乡贤队伍、规范新乡贤行为、发挥新乡贤专长五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浙江在深入挖掘新乡贤资源、弘扬新乡贤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主要问题(1)重"官乡贤""富乡  相似文献   

11.
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通过新乡贤的重要作用机制发挥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多方振兴力量。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面临自上而下推动,陷入组织机构不健全,规则章程不完善,文化宣传引导不足等障碍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必须严格地以乡村整体合力为基础,明确村民自治,深化村民实践,增强乡村整体的内生动力,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贺秋晗 《乡村科技》2021,(4):13-14,17
新乡贤作为目前乡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可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乡村治理的主体伴随着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实践过程中显示出一系列的新问题,而乡村治理主体的缺失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伴随着新乡贤文化的兴起与新乡贤群体的形成,新乡贤逐渐成为参与乡村治理的新主体。通过对富川茅刀源村的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得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有着天然的合理性,对于弥补乡村治理主体的缺位、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96-297
新乡贤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是我国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新模式。新乡贤因为其独特的经济资源、社会经验、知识积累为乡村治理建设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中存在的积弊。通过梳理乡贤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指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及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促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文化蔚然成风,但也出现了有乡贤文化之名,无乡贤作用之实等诸多困境。本文在对新乡贤文化深入探究基础上,明确了新乡贤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探讨了新乡贤文化建设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有效结合的可行性路径,提出了培育新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作用,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尹露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3):241-243
新乡贤文化是在我国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融摄了乡村社会发展需求并体现新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作为新乡贤文化主体的新乡贤群体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达成乡村社会治理有效、乡风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的多方力量参与;同时还需要培育新乡贤文化的主体、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三农”工作队伍。当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其中,乡贤组织既是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之一,也是基层群众的代表之一。新乡贤文化对于基层治理的影响,正是通过乡贤们的组织参与、村民精神引领等方式产生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以传统乡贤文化为积淀,以与时俱进的新乡贤文化为依据,让更多的本土民众通过与新乡贤相处,了解新乡贤的品质与能力,从而使新乡贤逐步榜样化、模范化。新乡贤的参与对于乡村治理而言,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形成"一核多元"的乡村治理格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实现乡村振兴,乡村基层党组织振兴是保障,乡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关键在于带头人培育。乡村转型中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面临培育主体弱化、综合素质边缘化及部分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政治意识退化的困境,而新乡贤作为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育对象,能够为乡村基层党组织提供人才支撑、提升乡村基层党组织精神凝聚力和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基层党组织中的作用,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培育新乡贤、以乡愁为纽带凝聚新乡贤,完善激励方式吸引新乡贤。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振兴是助推乡村各项事业振兴的重要前提,新乡贤已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力量,有别于传统乡贤的来源构成,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贤类型更加多样,如何正确制定乡贤标准,培育和吸纳新乡贤群体,积极发挥其功能与作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