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为澳洲坚果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5个品种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的种类、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7.86%,并且比例稳定,变异系数仅为2.2%;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的种类以脂肪族氨基酸为主,芳香族和杂环族氨基酸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了解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模型,选用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临沧市主栽的8个澳洲坚果品种开展果仁品质分析研究并通过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8个品种果仁外形整体较大,除果仁出仁率偏低外,其余主要指标与国内外与报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等3种有益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Pb等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2)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坚果品种分为果型纵径和蛋白质含量具有优势类群、重量和蔗糖含量具有优势类群、出仁率和脂肪具有优势类群;主成因子分析显示,‘农试788’等4个品种得分为正数,明显优于其它4个品种。(3)果仁含有肉豆蔻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的含量明显较高。总体而言,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整体表现较好,部分指标优于其他产区,果仁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特点,从而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8种澳洲坚果主栽品种为试样,研究了不同品种果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含量在717.4~760.3 mg·g-1之间,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4%,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各品种问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澳洲坚果果油富含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主要为油酸和棕榈油酸,而饱和脂肪酸只占20%以下,主要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4.
对4个福建主栽金线莲品种(FJ1号、FJ2号、FJ3号和TW1号)270 d栽培期植株的氨基酸和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金线莲氨基酸、多糖含量有差异,氨基酸总量大小排序为TW1FJ2FJ1FJ3,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TW1号,最低的是FJ3号;多糖含量较高的是FJ2号、FJ3号、TW1号。因此,从氨基酸和多糖含量来看,较为优秀的金线莲品种是TW1号和FJ2号。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澳洲坚果属于山龙眼科,果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等,且还有78.2%的脂肪,果仁经过加工之后,质细而脆、清香,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世界最佳食用干果。基于此,分析了澳洲坚果的形态特征,提出了澳洲坚果种植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刺槐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3种刺槐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刺槐叶蛋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也很丰富,属完全蛋白质;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3.97%~96.8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4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73%~80%,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或含硫氨基酸,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刺槐叶蛋白还含有丰富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38%,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刺槐叶蛋白的贴近度为0.64~0.89,比较符合婴幼儿及少年食用;刺槐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紫花苜蓿叶蛋白相当,刺槐叶蛋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的澳洲坚果贮藏条件,为澳洲坚果产业化生产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带壳果、果仁和开口壳果3种主要市售澳洲坚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冷藏(4℃)和常温贮藏2种方式,以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脂肪酸为评价指标,研究了0~12月的贮藏期间3种澳洲坚果产品品质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随贮藏时间延长,低温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澳洲坚果带壳果、果仁和开口壳果产品的果仁水分含量及仁油的酸值、过氧化值、C16:0含量、C18:0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仁油的碘值及C16:1、C18:1、C18:2、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同贮藏方式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澳洲坚果带壳果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果仁和开口壳果产品。贮藏前期,3种澳洲坚果产品的品质指标、脂肪酸含量在低温冷藏与常温贮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在随后的贮藏期内,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变化幅度均为低温冷藏小于常温贮藏,且随贮藏时间延长,差距逐渐增大。贮藏12月时,低温冷藏条件下澳洲坚果带壳果、果仁和开口壳果产品果仁的水分含量分别为5.09%、1.59%、1.36%,仁油酸价分别为0.227、0.214、0.219 mg/g,仁油过氧化值分别为0.405、0.293、0.226 mg/g,仁油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7.49%、16.53%、16.67%,均低于常温贮藏。仁油碘值分别为708.76、750.23、718.17 mg/g,仁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2.05%、82.56%、82.53%,均高于常温贮藏。【结论】澳洲坚果带壳果贮藏期在6月以内、果仁和开口壳果产品贮藏期在8月以内时,低温冷藏与常温贮藏条件下其品质和脂肪酸含量差别不大,可以选择常温贮藏。更长时间的贮藏时,低温冷藏可有效延缓水分含量的升高和果仁的氧化酸败,使其保持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建议选择低温冷藏,以保证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给澳洲坚果的授粉品种搭配提供依据,选用4个澳洲坚果品种(‘HAES816’、‘HAES294’、‘HAES863’、‘HAES918’)的花粉给‘O.C’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坐果率、果实形态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O.C’授粉,在坐果率、果顶乳头状突起、果柄长度和粗度、壳果横径、果形指数、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天门冬氨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壳果纵径、单个果仁质量、一级果仁率、除天门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除油酸和亚油酸外的脂肪酸含量、粗脂肪、水分、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花粉直感效应不明显。坐果率和反映果实品质的出仁率、油酸及总糖含量等重要果实性状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可在澳洲坚果园品种搭配和果实品质提升的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下娘青核桃坚果性状及营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娘青核桃食味香甜,其丰产性和抗性均优良,适于栽培的海拔范围广。为了解栽培于不同海拔地区的核桃坚果品质,从而为娘青核桃种植地适宜海拔高度的选择、坚果及果仁加工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栽培于7个海拔梯度的坚果三径、单果质量、壳厚、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对其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含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坚果外观指标三径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出仁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果形越小,坚果果壳越薄;果仁营养品质方面,海拔高度对其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影响均显著,而对总氨基酸、a-亚麻酸的影响均不显著;海拔梯度与坚果中磷含量的相关性显著,而与其钙、锌、铁、钾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中总糖、粗纤维含量均逐渐升高,此两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海拔高度为2 500 m处均表现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筛选出能适应于石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方法】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1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澳洲坚果果实产量、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分等34项指标,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澳洲坚果单壳果质量为6.42~12.37 g,以Nanya No.12和HAES344的单壳果质量最大;出种率为35.10%~55.37%,以HAES344的出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仁质量为2.27~4.36 g,出仁率为29.76%~46.44%,单株产量为1.66~21.04 kg,其中Nanya No.116的果仁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营养品质指标变异均较丰富,变异系数为0.98%~41.82%,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3.84%和0.98%;果仁脂肪酸组分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4.29%,最小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11.
为给青海地区核桃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青海6个核桃分布区的72份地方核桃进行氨基酸组分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氨基酸总含量为12.698%~27.677%,平均含量为16.942%,平均变异系数为5.432%。地方核桃核仁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29.76%。6个分布区在氨基酸含量指标上可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民和、贵德和循化;第2类包括乐都和化隆;第3类为尖扎。其中化隆县平均氨基酸总含量最高,为18.562%。  相似文献   

12.
性状和遗传资源的地理多样性是野生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为给乌饭树遗传资源的选优和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于江苏宜兴、湖南浏阳、江西萍乡和赣州峰山4个地区采集成熟的乌饭树果实,对其果实中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区所产乌饭树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氨基酸总含量为16.66~32.34 mg/g,极差值为15.68 mg/g,不同地区的果实样本中氨基酸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湖南浏阳>江西萍乡>江苏宜兴>赣州峰山。在4个地区的果实样本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未达到1973年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但均与之接近;其鲜味谷氨酸含量均最高,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比接近1∶1∶1,表明果实风味独特;药用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617,说明其药用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呈味类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95,说明其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亦十分丰富;药用氨基酸与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其在湖南浏阳和江西萍乡地区的含量相近,且均远高于其在江苏宜兴和赣州峰山地区的含量,17种氨基酸中每种氨基酸含量的地理差异情况均与之相同。乌饭树果实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远远高于苹果、蓝莓和巴旦杏果实,其果实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比同属植物蓝莓的多。不同产地的乌饭树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均丰富,并且其氨基酸总量、药用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不同种类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江西萍乡≈湖南浏阳>江苏宜兴>赣州峰山,表明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均为乌饭树果用遗传资源优选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杏仁粕营养物质测定与其氨基酸组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西伯利亚杏仁粕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以西伯利亚杏仁粕为试材,分别采用溶剂法、灼烧法、凯氏定氮法等方法对杏仁粕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杏仁粕中氨基酸的组成,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测定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仁粕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48.00 mg·g-1,粗脂肪含量为54.00 mg·g-1,粗纤维含量为3.20 mg·g-1,灰分含量为44.00 mg·g-1。西伯利亚杏仁粕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65.86%;西伯利亚杏仁粕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0.59%,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8.70%,其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为0.45;其药用氨基酸含量高达41.79%。杏仁粕中还含有丰富的Cu、Zn、Fe、Mn、K、Ca、Mg、P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B2的含量分别为1.39×10-2与0.38×10-3 mg·g-1。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WHO/FAO)的标准,其氨基酸的比值系数评分(SRC)为76.51。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仁粕营养丰富,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且配比均衡,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优质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4.
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营养价值较高。为了规模化推广这一森林特色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和GC-MS对其种子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种子、花蕾、嫩梢和嫩叶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种子中营养成分种类多、含量丰富,种源间没有变异,且栽培种子略高于野生种子,所含矿质元素具有K∶Na之值高而Zn∶Cu之值低的特点,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5.1%;花蕾中常规成分的营养价值高于种子、嫩梢和嫩叶;种子油脂含有12种主要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9.8%~14.9%)、亚油酸(24.0%~45.5%)和亚麻酸(4.1%~7.3%)为主,不同种子之间其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大,2004年栽培种子>2004年野生种子>2003年野生种子。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种源地对白杨皮漆树种仁含油率及漆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情况,从而给以不饱和脂肪酸为目标的漆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种源地分别为贵州省的大方县、云南省的富源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陕西省的岚皋县的白杨皮漆树种籽为试材,应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种仁含油率和漆油中的脂肪酸成分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仁含油率分别为17.4%、22.1%、13.3%、13.1%,不同种源的种仁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树其种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间也存在差异,其中,贵州大方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多(共有23种),云南怒江的白杨皮漆油中脂肪酸的种类最少(共有20种);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别,其总含量范围在65.76%~81.10%之间,波幅为15.34%;从4个种源地的白杨皮漆油中检测出的脂肪酸的种类均不低于20种,其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含量的96.99%、96.88%、97.31%、98.07%。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种仁蛋白质及氨基酸成分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个地区50个山核桃初选优树为试样,研究了地域分布和单株在种仁粗蛋白、氨基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诸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临安、淳安、安吉三地区山核桃种仁粗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13.0 mg·g-1,变异系数为9.73%;方差分析表明地域分布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具中等广义遗传力(H2=0.342 9).(2)山核桃种仁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07%,并且比例是稳定的,变异系数仅1.63%;而氨基酸总量以及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16%,尤以甲硫氨酸为最,达到64.92%.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不同气候类型核桃氨基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省26个县的182份核桃优树的风干种仁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多重比较研究了四川省不同气候类型核桃种仁的氨基酸含量,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仁氨基酸总量在16%-18%左右,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9种。除胱氨酸外,不同气候类型核桃仁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气候条件对核桃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气候类型Ⅱ的核桃各种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总量均最高。氨基酸总量、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与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大于10℃年积温、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说明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大于10℃年积温、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氨基酸总量、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形成。蛋氨酸、甘氨酸和胱氨酸与年降水量、7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P〈O.01)或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年降水量、7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蛋氨酸、甘氨酸和胱氨酸的形成,谷氨酸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赖氨酸与大于10℃年积温、7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7月平均气温与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核桃仁中氨基酸的积累可能取决于核桃成熟期的温度情况,核桃成熟期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氨基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土壤养分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问题,从而为其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连续两年对桂西南澳洲坚果园的土壤养分因子(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和p H值)和果实品质指标(脂肪、蛋白质、油酸、棕榈油酸和二十碳烯酸)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主要受土壤全氮、全磷和p H值的影响,油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棕榈油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影响,而二十碳烯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磷和p H值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影响果实中的脂肪、蛋白质、油酸、棕榈油酸和二十碳烯酸的因子分别是土壤p H值和全氮、全氮、全钾;果实各品质指标的剩余通径系数均较大,表明除文中分析的各土壤养分因子外,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文中因此认为,在土壤管理中,应针对目标果实品质指标的需要,适当提高土壤全氮和全钾的含量,合理控制施肥种类。  相似文献   

19.
为给杨梅的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潮州市主栽7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各杨梅品种果实的主要性状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杨梅品种间所含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不同区域栽培的同一品种果实的营养品质也有所不同。鸭背村生产的东魁杨梅单果质量为17.918 g,果实最大,远高于潮阳乌、酥核、玫瑰红、饶平红、葫芦蒂、潮阳红等6个杨梅品种,也比银潭村生产的东魁杨梅(单果质量仅15.366 g)大;7个杨梅品种果实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以及Fe、Mg和Zn等矿质元素,东魁杨梅在7个被测品种中无论从单果质量还是品质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