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吉林省查干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举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嫩江、东辽河等水域放流活动同步启动。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旨在大力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养护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松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渔政渔港  相似文献   

2.
正7月18日,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长江云南省龙开口段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大理州鹤庆县龙开口水电站库区放流码头举行。放流5类共计50万尾珍稀土著鱼苗,其中短须裂腹鱼18万尾,细鳞裂腹鱼20万尾,鲈鲤5万尾,岩原鲤5万尾,长薄鳅2万尾。本次放流活动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大理州人民政府、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放流鱼种均属于长江上游珍稀土著鱼,是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在龙开口水电站十几年科研攻关,攻克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有关精神,科学有序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进一步促进我省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6月6日上午,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放鱼日河南分会场暨2020年河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黄河郑州段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2020年河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开始。  相似文献   

4.
宋佩儒 《现代农业》2014,(6):F0002-F0002
<正>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总要求,全面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2014年6月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包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自治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包头市农牧业局和九原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4年黄河内蒙古包头段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包头市九原区黄河岸边隆重举行。自治区农牧业厅郭健厅长宣布放流活动开始,包头市人民政府乌云副市长在放流活动前讲话,号召全社会都来保护黄河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厅办公室、种植业处、畜牧处、  相似文献   

5.
6月6日,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联合在黄河巴彦淖尔段乌拉特前旗三湖渡口举行了增殖放流活动。这次放流的都是黄河鲤鱼种,共投放了规格为300—500克/尾3000千克、100—150克/尾2000千克、10克/尾的100万尾。放流行动对于增加黄河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发展、渔民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初夏的金城,草木葱茏,母亲河穿城而过,一派生机勃勃景象。6月6日上午,由甘肃省农牧厅、兰州市人民政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全国"放鱼日"甘肃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黄河兰州段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省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康国玺出席活动仪式并宣布活动开始。省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妥建福主持活动仪式,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颜烨鲁致辞,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晓黎宣读倡议书。省农牧厅党组成员、省兽医局局长周邦贵、兰州市人大副主任毛仁出席活动仪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的决定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2013年6月8日,自治区渔政部门组织系统力量,把100万尾黄河鲤苗种放入母亲河——黄河(内蒙古巴彦淖尔段)。这项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巴彦淖尔市政府共同举办,是今年黄河内蒙古段大型增殖放流活动之一,对于保护自治区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生态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双版纳增殖放流资料,回顾总结了8年来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效.自2005年,西双版纳澜沧江土著鱼类放流正式启动,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增殖鱼类主要是澜沧江流域土著鱼类叉尾鲇、丝尾鳠、胡子鲶、中国结鱼和云南华鲮等品种,投放量达到530万尾.经过大规模增殖放流,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6月6日上午,由甘肃省农牧厅、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放鱼日"甘肃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黄河兰州段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增殖水生生物,促进绿色发展"。省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妥建福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农牧厅副巡视员马占颖主持活动仪式,兰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段广平出席活动并致辞。妥建福指出,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爱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8日,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承办的"春风万里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赵然,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邱玉林,吉林省绿办及长春市绿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有关市、县工作机构负责人,绿色食品企业的代表,采购商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黄河小浪底水库举行黄河禁渔期制度暨渔政联合执法启动活动,同时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禁渔巡航。此次活动标志着黄河禁渔期制度正式启动实施。据了解,这是黄河首次实施流域性禁渔,填补了黄河流域性渔业资源保护制度的空白,将对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生态修复起到重大推动作用。黄河禁渔期制度主要规定了禁渔范围、禁渔时间、禁止作业类型和  相似文献   

12.
<正>"春风万里绿食有你"。4月17日,由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兰考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河南省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暨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产销对接会在兰考县举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保仓参加活动并讲话。刘保仓指出,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议精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通知要求,省农业农村厅和兰考县人民政府举办了这次公益宣传活动,这也是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强化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提升河南绿色食品形象的一次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农业探索》2011,(3):40-40
<正>2011年6月9日,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市以"养护海峡生物资源、促进生态和谐文明"为主题联合举办台湾海峡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向台湾海峡投放大黄鱼、鲈鱼、鲻鱼、鳗鲡、曼氏无针乌贼和中国鲎等重要海洋经济和珍稀濒危生物260多万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福建省代省  相似文献   

14.
<正>6月14日,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办,深圳市吉林商会协办的2019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在深圳举办。来自省内127家优秀企业、500多种品牌农产品参展和洽谈。近年来,吉林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集中培育  相似文献   

15.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建设生态强省是未来吉林省的重要任务。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吉林省推进乡村绿色振兴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同时用乡村旅游盘活乡村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但在当前吉林省乡村绿色振兴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予以重视与解决。对此提出以下发展路径:树立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实践,在农村营造良好环保氛围;系统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升级,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升农村生态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图们江大马哈鱼总量锐减。为恢复大马哈鱼资源,吉林省开展了大马哈鱼增殖放流养护工程,进行了大马哈鱼亲鱼采捕、人工繁殖、增殖放流,增加了大马哈鱼的种群数量,同时提出了恢复种群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将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省农业农村厅宣传中心举办了此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奖知识问答活动,以期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200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实行休渔禁渔、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作了重要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自然资源与环保部、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保厅共同开展了"2018中国·老挝澜沧江—湄公河渔政联合执法行动暨增殖放流活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2011年蒙城县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措施,包括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苗种的增殖放流、继续实施禁渔制度和专项行动、开展水生生物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工作等,并总结了渔业资源保护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促进该县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