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生产的发展,农田对农家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施用化肥不能代替农家肥。过去由于单一施用化肥,造成耕层变浅,不但旱涝,化肥烧苗,地没后劲,而且化肥养分过分单一,种出的庄稼不好吃,降低了黑土地农产品的质量。因此要恢复和保持黑土地的土壤肥力,必须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2.
正本报讯为保护黑土地资源,防止黑土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定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受过度开发、建设占用、化肥农药污染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黑土地呈现"变瘦、变薄、变硬"的特点。专家指出,东北地区黑土层的平均厚度,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区,也是我国黑土地的核心地带。在长期的作物种植中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造成生产效益低下,也导致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化肥减施增效有利于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同步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本文作者结合试验研究,阐述了黑龙江省大豆化肥减施增效生产技术,旨在推广科学、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大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松原市应用新型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强化土壤环境治理,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蔓延趋势。1.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松原市为保护黑土地、遏制因盲目施肥、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盐碱化蔓延趋势,加大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农家肥,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耕地有机质量。目前,全市每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约达320万亩,每年可减少化肥投入近2万吨。据检测,  相似文献   

5.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位于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是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地分布区域之一,素有"北国大粮仓"的美誉。由于绥化市土壤垦殖年代较早,加之近些年农民不合理的施肥:农家肥的施用量减少,化肥的大量施用及施用结构不合理等,造成了绥化市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结合黑土地保护政策,提出了东北有机肥资源丰富地区粪肥积造及轮作养地技术。该项技术适合用于牲畜粪便资源比较丰富地区,并且具备堆沤条件,尤其适合畜禽养殖周边地区,地力及耕地质量等级越低,增施农家肥的效果越明显。该项技术模式能够有效处理和使用农村畜牧粪肥资源,减少化肥使用量,促进大田作物秸秆还田,推进化肥施用零增长,减轻土壤板结,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东北,人们可能第一个想到的词语就是"黑土地",在配上淳朴的东北人满嘴的"大茬子"东北话,瞬间就让人联想到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富有诗意的词语,东北的美丽富饶可见一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黑土地里长出来的食物渐渐的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化肥不合理施用,对黑土地造成的伤害也是日渐加剧。化肥的提质增效、科学的施肥方式探索都迫在眉睫。在追求作物产量的同时,"天时"也  相似文献   

8.
<正>广袤的黑土地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农民丰收的喜悦,然而,近年来,随着黑土地上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致使土壤养分不断流失。尤其是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同时也是用肥大省的吉林省,平均每亩地化肥用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随着国家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提出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以及玉米价格的下跌和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如何在保肥护土的条件下,用最科学、最高效、最便捷的方法实现农民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成为当地农资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8月29日―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中盐安徽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精准农业还刚起步提到精准农业,很多人会想到肥沃黑土地上国营农场的顶级数字化农机管理系统,其采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系统(RS)是精准农业的三大支柱技术。作为近年国际农业发展的热点和潮流,精准农业因其能更好地利用水土资源,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而颇受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地区调研时,我发现部分土壤有机质下降到‘临界点’,黑土地全面呈现‘亚健康’状态。”面对黑土地生态资源质量下降的状况,大兴安岭农垦农业处处长郭军若有所思地说,“从前家里的菜园子一铁锹挖下去,就能看见三四条蚯蚓。现在很少能见到蚯蚓了。这是由于一味追求高产量,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和污染,土壤中没有了蚯蚓赖以生存的有机质和氧气。”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于化肥的广泛应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粮食增产显著,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多年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原来耕种模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人工除草、三铲一趟,变成了化肥农药一次性使用,到秋季机械收割,田间管理到了无草不管的地步,虽然表面上看降低了劳动成本,机械代替了劳动力,但是,化肥和农药用量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施用等引发的与土壤质量有关的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使用化肥使黑土地板结,通气性不好,不利于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2.
近20a看,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而很少施用或不施用有机肥,种地不养地,掠夺式生产方式,使土壤有机质下降迅速。有专家预测再过50a黑土地即将消失,根据是土壤有机质消耗太快。黑土地的有机质自有耕地200a来的消耗量相当于中原3000a的消耗量。看来土壤提升有机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秸秆还田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地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6,(5):21-26
为了改善砂姜黑土地理化性质,培肥地力,提高小麦产量,以新麦26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地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籽粒灌浆速率、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仅利用秸秆还田或单施化肥难以获得高的小麦产量,但秸秆还田和增施肥料同时使用时,可在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在秸秆还田的情况下,在施用一定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或优化施肥,可降低每穗不孕小穗数,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增加小麦千粒质量,进而提高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提升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二十年看,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而很少施用或不用有机肥,种地不养地,掠夺式生产方式,使土壤有机质下降迅速,1984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我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在4.79%,到2005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化验土壤有机质平均在3.07%。二十年下降了35.9%,速度惊人。有专家预测在过五十年黑土地即将消失,根据是土壤有机质消耗太快。黑土地的有机质自有耕地200年来的消耗量相当于中原3000年的耗量。看来土壤提升有机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对于我们了解土地肥沃情况和理化状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何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地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是关系到现代和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评价,黑土地计划,化肥减量等这些关于黑土地项目都离不开土壤有机质的检测。本文通过对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多年经验,针对准确的测定土壤中有机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给予正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4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农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永林介绍《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有关情况,省农委农业处处长邬晓东、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靳锋云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近年来,东北地区黑土地受过度开发、建设占用、化肥农药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变瘦、变薄、变硬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吉林省一方面积极探索推进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在多个县(市、区)开展  相似文献   

17.
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当前,保护黑土地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阐述了黑土地面临的现状,保护黑土地的技术措施及方法,旨在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有效开展,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的春耕在期待中还没启动,就已经结束。"这就是今年化肥市场的写照,备受瞩目的东北市场也不例外。4月初,原本往年早已启动的东北化肥市场也显得异常冷清。记者踏进黑龙江的黑土地,走进齐齐哈尔克东县,采访了当地的种植大户石有胜。面对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虽然进入4月份,但老石依然很困惑,不知道该种什么,所  相似文献   

19.
黑土地是一类珍贵的耕地资源,然而长期的过度集约化、不合理利用使得我国东北黑土区面临土壤“变薄、变瘦、变硬”的困境,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随着国家对黑土地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东北黑土区已开始全面实施黑土地保护的措施,一定数量的农户作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主体参与到了黑土地保护工作中。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构建了农户黑土地保护继续参与行为机制模型,探究已参与黑土地保护农户群体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的行为过程机制,并在分析农户行为机理基础上提出农户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因应策略,如继续完善黑土地保护补贴政策、注重提升农户黑土地保护意识、着重宣传黑土地保护成效、鼓励农户参与制定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农户学习新农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秸秆还田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方法]通过长达2年的试验,探讨了秸秆还田在东北黑土地所具有的生态经济效益。[结果]秸秆还田既能控制农业碳排放量,又能代替部分化肥使用,增加土壤含水量。[结论]秸秆还田是一种环保、经济且适用于东北黑土地地区农业耕作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