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雪英 《新农村》2006,(1):15-15
冬春季节是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多发季节。引起猪腹泻的病因错综复杂,尤以病毒性腹泻疾病危害最为严重,必须引起养猪农户和规模养猪场的重视。1.发病特点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是指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病等。(1)多在冬春季发病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发生在冬  相似文献   

2.
<正>猪病毒性腹泻包括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性腹泻三种类型。无论是大型规模养殖场,还是中、小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猪,均有发生。春季(特别是早春)气候寒冷,昼夜温差较大,是猪的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此病传播和发病速度快,必须做好防控措施,尽量减少病毒性腹泻疾病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1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特点1.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厌食、呕吐、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猪病毒性腹泻防治为对象,首先阐述分析了猪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疾病,并分析了这些疾病的特点,随后围绕如何进行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猪病毒性腹泻预防与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养殖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猪的病毒性腹泻疾病危害极大,严重威胁了猪的健康,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和一般的细菌性腹泻疾病不同,猪病毒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难治愈的特点。所以对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治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对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言十分有必要。因此对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尝试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马思奇研究员主持研制的猪病毒性腹泻二联疫苗以及特产研究所所长杨福合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梅花鹿、马鹿高效养殖增值技术等六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猪病毒性腹泻二联疫苗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二联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手段,配套使用的系列疫苗,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被动免疫以保护仔猪,也适用于主动免疫保护不同年龄的猪。二联灭活苗主动免疫保护率TGE为100%,PED为92%,被动免疫保护率TGE为87.9%,PED为82.4%。二联弱毒疫苗主动免疫保护率9…  相似文献   

6.
分析2014—2016年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在闽西地区的流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实施防控工作。采用RT-PCR对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的135份疑似病毒性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EDV的阳性检出率为30.37%,TGEV的阳性检出率为13.33%,RV的阳性检出率为11.11%。因此,闽西地区仔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情况须要引起足够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7.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是猪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养猪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此类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本文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对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猪病毒性腹泻疾病是由多种病毒致病原感染引起的一种腹泻疾病的通称,临床上致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肠病毒株腺病毒、诺瓦克病毒。病毒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其中以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引起猪发生腹泻的最为严重,也最为常见,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工作,对确保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6,(1)
正猪腹泻病的致病病原多样,分为病毒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细菌性腹泻(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杆菌、魏氏梭菌、弯曲杆菌、密螺旋体和胞内劳森氏菌等)、寄生虫性腹泻(鞭虫病、球虫病、烟虫病、蛔虫病等)。据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刘坤洋同志根据辽宁省14个市的280个养殖场户猪只发病与免疫情况的调查结果,辽宁省猪腹泻病的死亡率为70%(发病数:11097、  相似文献   

10.
目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是我区猪流行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其它病毒如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等也可引起猪的腹泻。现介绍以上三种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腹泻在猪的成长过程中时常发生,但腹泻只是一个征候群,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引起腹泻时原因极其复杂,包括营养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等因素都可引起腹泻.目前流行的病毒性腹泻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冬季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PoRV)。这三种病原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猪只,引起猪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并且体温不高。主要集中在冬春多发,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和流行。对10日龄内仔猪危害尤为严重,尤其是初生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在1976年,中国首次报道了该病。在之后的20年间,该病已经在我国的20多个省份爆发,给农民及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欧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腹泻主要集中在架子猪、育肥猪及青年种猪。在我国,各年龄的猪都极易感染PEDV的猪群。在寒冷季节,猪的病毒性腹泻主要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保育与育肥猪的群的感染率较高于哺  相似文献   

14.
李传新 《农家致富》2012,(22):40-41
冬季是病毒性腹泻病的多发季节。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猪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帮助广大养殖户做好对该病的防控,现将近年来该病流行的一些新情况介绍如下。一、流行特点当前,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是我国猪群中危害最严重的3种病毒性腹泻。猪病毒性腹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圆环病毒病属于两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原分别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仔猪群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病毒性腹泻疾病,而圆环病毒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生,会导致猪临床症状加剧,死亡率升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主要侵害牛,尤其是犊牛,引起以腹泻(急性感染症状)和黏膜病(慢性持续性感染症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在全球广泛分布,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还可以感染猪和羊等动物。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日益显现,该病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特性、分类、诊断方法、国内外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猪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对仔猪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成年猪患病之后,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自行恢复。临床诊断过程中,由于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各种病毒所造成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将这些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现象统称为猪病毒性腹泻。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与防控对策进行了分析,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40-340,342
在养殖业中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日益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感染以及猪传染性胃肠炎3种。介绍了猪病毒性腹泻病的引发病源、临床表现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别设计了三对引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的RNA进行RT-PCR,结果其扩增产物的目的条带分别为:199bp、886bp、342bp,证明对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的三种病毒用RT—PCR方法,可在3h作出内快速鉴别诊断。病毒间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生猪养殖是当前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猪病毒性腹泻对整个养殖行业形成较大威胁,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最为严重,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生长缓慢,饲料报酬的降低。因此需要从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对该病进行防治,切实提高生猪的抵抗力。1腹泻病因1.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呈球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有囊膜和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