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求信息2     
《中国麻业》2005,27(3):156-156
  相似文献   

2.
江滨农场水稻办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参考机动播种机播种原理,同江滨机械厂技术人员共同研究,1997年试制出ZFS-2型手动育秧播种机,经过生产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克服了机动播种投资大、需电源、用人多和手撒种播不均、质量差等缺点,具有播种速度快,质量好,使用灵活,造价低等优点,便干一家一户播种使用。几种播种方式效果比较见表1。12FS一2型育秧播种机特点1·1使用灵活方便:该机重量轻,采用的材料是铝合金、塑料、自行车飞轮、薄铁皮等,一人轻松移动和播种作业,操作方便,简单易行。1.2播种速度快:一般速度每分钟6~8…  相似文献   

3.
PZ-2-2-2-2-1紫色糯质玉米自交系,是从一个杂合的紫色糯质玉米地方种中经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具有较高的配合力,用PZ-2-2-2-2-1×1241紫-8配成的烟紫糯3号紫色糯质玉米杂交种果穗大,丰产性好,目前已在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5.
秦稻2号     
何瑞林 《作物研究》2004,18(4):278-279
秦稻2号(原名黑珍珠),由陕西省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从矮杆品种黑香粳糯大田天然变异株中选育而成,属粳糯性中晚熟品种.与对照品种黑香粳糯和黑优粘比较,具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耐寒抗逆性强、株高适中、米色黑、易糊化、适口性好等特点,是食用、酿酒加工的理想品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7.
四优2号     
四优2号(V41A/IR24)由福建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育成。株型紧凑,株高80~100cm,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叶片厚而挺直,叶色浓绿,叶鞘紫色。每穗130~150粒,结实率80%~90%。谷粒长形,颖尖紫红色,千粒重27g。米质好呈半透明,饭柔软可口。较抗青、黄矮病,不抗稻瘟病。一般亩产450~500kg,高的可达600kg。1976~1984年累计推广面积为1909万亩,南方几省也有少量栽培。生产上同时推广的还有四优3号(V41A/IR661)四优2号  相似文献   

8.
汕优2号     
汕优2号(珍汕97A/IR24)由江西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育成。1976~1977年,在全国杂交水稻联试中平均亩产421.6kg。作早稻全生育期130~140天,一般单产450~550kg作双季稻生育期为125~130天。亩产500kg左右。在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普遍种植,成为更换南优系统的主要组合之一。在各省较长时间大面积种植,其生育特点是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稻瘟病、耐高低温能力较强,不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分蘖力强,成穗率高。1982年种植面积为2250万亩,1985年发展到4485万亩。同时…  相似文献   

9.
龙稻2号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以中母农8号为母本,上育39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哈98~86.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南优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优2号(二九南1号A/IR24)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育成。是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后首先在生产上使用的组合,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杂交水稻开始推广应用中起了先锋作用。该组合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作一季早、中稻栽培,一般大面积亩产500kg以上,高的可达650~750kg。从1976~1986年累计种植5000万亩左右,到1985年江苏仍种植有50余万亩,1986年尚存30余万亩。作中籼稻栽培,株高100cm,分蘖力强,茎粗,根系发达,穗大粒多,一般每穗约150粒,千粒重25g左右。抗性较差,易感…  相似文献   

11.
汕优献2     
汕优献2是广东省梅州市农科所于1986年晚季用珍汕97A与本所新育成的恢复系献2(即献党/IR24F6(117—2)配制成的晚稻中熟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于1990年晚稻参加梅州市区域化试验,1991年晚稻参加广东省区域化试验。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献2是一个感温性强、弱感光的组合,晚稻表现中熟,全生育期118天。7月4日播种,7月27日插秧.9月22日始穗,9月%日齐穗,10月30日成熟,比同期播的汕优64迟熟10天、该组合植株形态较理想,株高95cm左右,茎杆粗壮坚韧,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抗倒…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NADPH)合成酶抑制剂碘二苯(diphenylene iodonium, DPI)及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清除剂二甲基硫脲(dimethylthiourea, DMTU)分别培养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研究内源H2O2对种子萌发过程胚根、胚芽和胚根根尖活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DPI及DMTU培养的水稻种子其胚根生长和胚芽生长均受到抑制,尤其是DPI对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DPI和DMTU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均呈现出浓度效应,即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DPI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DMTU的更为明显。此外,胚根根尖的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 2-)和H2O2含量随DMTU浓度增大而减少,根尖细胞受损也越严重。由此推测,内源H2O2可能参与调控水稻种子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目标蛋白以用于蛋白功能解析,本研究将锌指蛋白C2H2以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表达,并确定了表达的最佳条件:37℃、IPTG诱导4 h、IPTG终浓度为1.0 mmol/L。利用固定化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GST-C2H2融合蛋白进行一步亲和纯化,获得目标融合蛋白,25倍超滤浓缩之后测定其浓度为1.762 mg/mL。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3个2n配子材料(2x)在马铃薯(S.tuberosum L.)中进行4x—2x,2x—4x和2x—2x的杂交,获得了4个四倍体杂种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花药培养,共得到32个双单倍体植株。检查其中23个植株,有2株是具5%以上2n花粉粒的双单倍体,1株是重组了2n卵基因的双单倍体。由此证明花药培养的倍性操作技术是转育马铃薯2n配子性状给双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沉香叶黄酮稳定性及对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测定溶液吸光值,探讨温度、光照、金属离子、pH值对沉香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沉香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率,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法(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沉香叶黄酮在温度70 ℃以下,pH 3~7范围内,Na+、K+、Mg2+、Ca2+金属离子中,黑暗环境与节能灯光中较稳定;能显著抑制H2O2造成的细胞死亡,降低胞内ROS与MDA的生成,减轻LDH向细胞外扩散程度,提高SOD、CAT、GSH-Px活性。沉香叶黄酮在低温、弱酸、部分金属离子、弱光条件下具有一定稳定性;对H2O2诱导HepG2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系统、清除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系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赣化2号     
赣化2号(化杀组合)由江西农业大学以IR24为母本,献党1号作父本,采用化学杀雄的途径,培育而成。经长江中、下游流域,累计50万亩的示范种植表明,适宜作单季稻高产栽培,一般亩产550~600kg,最高亩产945.5kg,曾创造了我国杂交稻最高单产纪录。该品种株型挺拔,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宜肥力较高稻田种植。赣化2号  相似文献   

18.
台杂2号     
“台杂2号”(台二A×T806)是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杂交新组合。其不育系台二A(原名76-27A)是典型矮秆晚粳型不有系,具有矮子占矮源。T806属大穗中粳型,花粉量充足、恢复力强。均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1.产量表现:1983年试种,亩产491公斤,比对照“秀水48”增产47.3%。1984、1985年参加台州地区区试比对照:“秀水48”增产2.1%和18.7%,均名列第一。1985、1986两年参加南方稻区双季稻区试,平均亩产为418.5公斤和468.3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i16. 33 %和8。 66 %,名列第一和第三。1985、19肠年参加浙江省粳杂品比及区试,亩产分别…  相似文献   

19.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标优2号     
品种来源:标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配合力高、强优势、米质优良的不育系M52A(是用柳州野稻O.rufipogon和长药野稻O.longistaminata杂交后代4020的F2植株与珍汕97B杂交得C17-1,与披叶系RGS20杂交得到披叶系32043-12,再用珍汕97A与其后代42886连续回交,育成定型披叶不育系M52A和M52B.)与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性好、米质较优的恢复系成恢19(是用(IR50×明恢63)F2×明恢63),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