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年单一种植,土传病虫害加剧、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致使大棚蔬菜的品质和效益逐年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塑料大棚鸡腿菇-马铃薯-糯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平均667m2产鸡腿菇6000 7000kg,产值15000-17000元;马铃薯1300-1500kg,产值1300-1500元;产鲜玉米4000-5000穗,产值可达2000 3000元,三者折合产值18300-215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
我市皋南镇新民乡菜农利用秋黄瓜-青菜-双膜紫茄栽培模式,年667m2产值达10000元。其中秋黄瓜667m2产2000kg,产值3000元;青菜667m2产2000kg,产值2000元;紫茄667m2产3500kg,产值5000元。  相似文献   

3.
早春马铃薯-玉米-白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一套早春地膜栽培马铃薯套种玉米,玉米收获后种植白菜菜粮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一般667m2产马铃薯3000kg、玉米500kg、商品白菜3500kg,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全市种植面积1100余hm2。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地产出率,平阴县蔬菜局积极推广"早春马铃薯-春玉米-秋大白菜"三作三收种植模式.2003年全县该生产模式栽培面积达到1 730 hm2,平均每667 m2产马铃薯2 500 kg、春玉米500 kg、秋大白菜6 000 kg,按当年蔬菜市场平均价格计算,三茬每667m2总产值5500元.仅此一项,全县产值达1.43亿元.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早春西葫芦一越夏白菜一秋延番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显经济效益。667m^2产西葫芦5000kg,产值3000元;大白菜3500kg,产值2800元;番茄3500kg,产值3500元。年667m^2产值达93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杰 《蔬菜》2011,(8):11-12
济宁市任城区自2010年起,采用大拱棚三层覆盖技术进行马铃薯早春栽培,2010年4月25日马铃薯开始收获上市,售价为2~4元/kg,667m2产量最高达到3500kg,产值超过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日光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中,茬口的选择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河西走廊一般在8月初定植西葫芦、黄瓜、番茄等蔬菜,以供应冬季市场,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本茬蔬菜收获后,时值3月,为不影响下季蔬菜的定植,有些农户只好采用荒田或简单种点油白菜,其效益十分低下.笔者于2003年开始,在河西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了塑料大棚春茬甜玉米套种大白菜栽培试验,1月份育苗,6~7月份产品上市.经2年的试验,每667m2(平方米)产鲜食玉米3 500~4 000穗,产值可达3 000~3 500元;每667m2(平方米)产春大白菜2 500 kg~3 000 kg(公斤),收入可达3 000~3 500元,合计产值为6 500~7 500元/667m2(平方米),经济效益可观.该模式的优点:一是利用生育期长短结合,高矮结合,深根系和浅根系结合,喜温和喜凉结合,充分利用了温室的环境条件;二是6月份大白菜和甜玉米在市场上奇缺,市场行情十分看好,可明显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三是解决了在不影响下茬蔬菜定植的同时,提高了复种指数.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镇90%耕地为高沙土或沙壤土,适宜发展马铃薯、甘薯等块茎类作物。近年来,本地菜农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马铃薯早春茬栽培,12月下旬催芽,翌年1月中旬起垄带芽播种,4月上旬上市,4月底拉秧,667m^2产量1500-1850kg,批发价3.00~2.40元/kg。按667m^2产1700kg,平均批发价2.60元/kg计算,667m^2产值4420元,667m^2纯收入3500元以上,且种植大棚马铃薯省工、省管理,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综合比较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早春西葫芦—越夏白菜—秋延番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667m2产西葫芦5000kg,产值3000元;大白菜3500kg,产值2800元;番茄3500kg,产值3500元。年667m2产值达93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1早春西葫芦1.1整地施肥结合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7000~8000kg、磷酸二铵25~30kg、硫酸钾15~20kg,混合后均匀撒施,深翻25cm以上。整平做畦,畦宽40cm、高10~15cm、畦沟宽30cm,畦面覆盖地膜。定植前10d(天)左右插拱扣棚,烤地升温。1.2培育壮苗选择低矮紧凑、早熟高产的抗…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在春地膜马铃薯收获后种植一茬胡萝卜,经济效益较好,一般春季地膜马铃薯每667m~2产量2000~2500kg,产值2000~2500元。秋胡萝卜每667m~2产量3000~3500kg,产值3000~3500元。该种植模式投资少,栽培技术易掌握,省工省时,生产的马铃薯和胡萝卜耐贮运,销路好,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番茄-豇豆-莴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金东区雅金村开展了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生产试验,经过3年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村的大棚番茄豇豆莴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每667m^2产番茄5000多kg,产值8500元左右;豇豆1500kg,产值4000多元;莴笋3500kg,产值近4000元。除去成本外,每667m^2年纯收入超过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深受菜农欢迎,现将该模式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设施大棚的利用率,近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践,江苏丰县菜农摸索出大棚辣椒一番茄一菠菜一年三熟高效轮作种植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m2产辣椒2500~3200kg,产值5000~6500元;产番茄3500~4000kg,产值5500~6500元;产菠菜800~900kg,产值2000~25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马铃薯间种是一项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常用的间种方式是2行玉米间作1垄马铃薯。这种方式,既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每667m^2增加产量53~81kg,增产率是10%~15%,增加经济效益80.4元;每667m^2产马铃薯750~900kg,增加经济效益530元,两种作物合计每667m^2增加经济效益610.4元。  相似文献   

14.
香菇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人工栽培食用菌.传统上香菇是在棚室内栽培,1999~200年,我们在露地进行玉米套种香菇栽培,利用玉米高大的植株为香菇遮阴降温,又改善了玉米的通风透光条件,香菇667m2(平方米)产3 250kg(公斤),效益7 580元,玉米667m2(平方米)产186.3kg(公斤),效益48.5元;合计667 m2(平方米)效益7 648.50元.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塑料大棚的夏伏休闲期进行大白菜反季节栽培,不仅缓解了伏淡,实现了大白菜周年供应上市,而且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般夏伏大白菜生产周期为50~65d,667m2可产鲜菜2800kg左右,8~9月平均批发价1.80元/kg左右,产值5000元以上,纯收入46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八卦洲是全国知名的芦蒿知名产地,“洲野”牌芦蒿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栽培面积达1500hm2以上。为合理安排茬口,合理轮茬,进一步提高八卦洲岛上有限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芦蒿主产地的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春超甜玉米、伏豇豆、冬春芦蒿”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一、经济效益超甜玉米每667m2产1100kg,产值2200元;伏豇豆每667m2产1000kg,产值2800元;冬春芦蒿每667m2产量1600kg,产值3500元。每667m2合计总产值8500元,纯收入7000元左右。二、茬口安排春种早熟超甜玉米采取大棚内穴盘育苗,大棚加小棚双层覆盖,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7.
<正>红妃木瓜是台湾农友种苗公司选育成的一个 木瓜品种,1996年我省开始引进种植,以优质、高 产、抗病等优点而迅速占领市场。目前在珠江三角 洲及粤西地区一带,每年种植面积达667hm2以 上。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667m2产量高达 3500-5000kg,产值3500-8000元,经济效益可观。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晨生  李玉峰  胡蓓  张海燕  张立 《蔬菜》2007,(10):14-15
小麦、菠菜、冬瓜、玉米、芹菜一年五作栽培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了蔬菜的种植面积,边行优势明显,提高了复种指数,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经济效益好。此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小麦350~400kg、菠菜800~1000kg、冬瓜3500~4500kg、玉米450~600kg、芹菜5000kg左右,产值在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01~2004年我们进行了金太阳杏、黑花生立体间作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解决了新建果园初期效益低的问题,667m^2黑花生平均产量300~350kg,产值3000~3500元。金太阳杏第2年开花,第3年结果,平均株产3.8kg,667m^2产量212.8kg,产值425.6元;2004年平均株产16.5kg.产量924kg,产值1478.4元:2001~2004年667m^2金太阳杏产值1904元.黑花生产值12000~14000元,间作利用率50%,果园总产值7904~8904元,年均产值1976~2226元,比对照476元增效1500~1750元,提高了315.13%~367.6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山东诸城农民广泛采用玉米—芸豆—洋葱一年三作三收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玉米在4月10日左右地膜覆盖栽培,每667m2栽3800株,8月10日收获,可收获3500个鲜食玉米棒,收购价为0.8元/个,产值2800元;芸豆于8月1日套种在玉米地,10月20日收完,667m2产量2600kg,每kg收购价为3.2元,产值8320元;洋葱在10月28日定植,翌年4月8日收获,667m2产量7500kg,每kg收购价为0.4元,产值3000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m2纯收益可达1万元。该模式有三大优点:(1)错开了同类产品生长和上市时间,鲜玉米棒和秋芸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