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青皮、硬壳)N,P,K,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分别增加了5.91g(51.39%)、5.53g(73.47%)、4.24g(80.99%)、1.02g(69.24%)。叶片N,K,Fe,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Mg,Zn含量呈上升趋势,C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种仁中N,P,K,Ca,Mg,Fe,Zn,Mn含量均成降低趋势,种仁中N,P,K,Ca,Mg,Fe,Zn,Mn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青皮中N,P,Fe,Mn含量呈下降趋势,K,Ca,Mg,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硬壳中N,P,Zn含量都呈下降趋势,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Mg含量逐渐上升,Fe,Mn含量变化不大。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N,P,Fe,Mn,Zn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N,K,Mn,青皮中N,硬壳中P,Z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P,Fe,Mn,硬壳中N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红锥3个不同种源2 a生苗的叶片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含量适宜范围相比,红锥叶片营养元素N、Ca、Mg、Zn、Fe、B含量在适宜范围之内;Cu的含量只有浦北种源在正常范围之内,博白和东兰种源处于缺乏状态;Mn含量处于安全水平之下;P和K的含量严重缺乏。常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N,其次是Ca,最低的是Mg和P;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Fe,其次是Mn,最低的是Cu;叶片中N、P、Ca、Mg、Cu、Fe、Mn和B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不同种源叶片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幅不同,变幅最大的是B,其次为P,再次为Cu,最小的是N、Zn和K;大部份元素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元素间存在着相互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坐果后贵州红玉杧果实和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为红玉杧的施肥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贵州种植的5年生红玉杧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分别采集果实、第一蓬叶和第二蓬叶样品,测定并分析各部位大量矿质元素N、P、K、Ca、Mg和微量矿质元素Fe、Mn、Cu、Zn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采样期内红玉杧果实、第一蓬叶、第二蓬叶中矿质元素平均含量最高的是K、N、Ca,分别为15.64、13.52、14.75 g/kg。红玉杧果实中各矿质元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Ca、Mn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第一蓬叶和第二蓬叶中除Mg元素外,其他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中,N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P含量呈上升趋势,K、Ca、Zn含量呈"降—升"的变化趋势,Fe、Mn、Cu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Mg含量在第一蓬叶中呈"升—降"的变化趋势,在第二蓬叶中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除Fe含量与N、P、K、Ca、Mg、Mn、Zn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他各矿质元素含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第一蓬叶中N含量与Mg含量,P含量与Ca、Cu含量,K含量与Cu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Fe含量与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第二蓬叶中P含量与Ca、Cu含量,Mg含量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果实在生长发育期对K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坐果后要注意增施钾肥。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受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影响,叶片中P、Cu的吸收会影响果实中N、P、K、Mn、Zn的吸收,叶片中Ca的吸收会影响果实中Fe、Mn、Cu、Zn的吸收,但是叶片中Zn的吸收会促进果实中P、K、Ca、Mg、Mn、Cu的吸收。因此,为了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在果实发育期间,应确保各矿质元素平衡,可以适当施用锌肥。  相似文献   

4.
神农箭竹开花前后植物体内矿质元素之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质元素在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体内的分布规律由大到小顺序为:Ca、M、Fe、Na、Mn、Ba、Zn、B、Cr、Ti、Cu、Ni、Li、Co、Ca、Mg、Na、Mn、Zn、B、Ba。Co、Ca、Mg、Na、Mn、Zn、B、Ba等元素主要在叶中积累;Fe、Ni、Co、Cr、Li、Ti主要在根中积累;Cu主要在鞭中积累;几乎所有矿质元素在竿中的含量都低于其它器官。随着开花过程的进行,神农箭竹体内各器官中Mg、Fe、Ba、Cr、Li、Ti等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B的含量逐渐升高,其它矿质元素在不同的器官和生长发育时期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油橄榄叶片营养诊断样品采集的适宜期,采用定点定期连续采集叶片方法,测定并比较分析了莱星和鄂植8号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N、P、K、Ca、Mg、Zn、Mn、Fe、B和Cu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个油橄榄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其年变化总趋势在品种间表现较一致;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周年内变化趋势因元素种类不同而异;在油橄榄年生育周期内,各元素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的时期分别为:N元素12~2月,P元素11~4月,K元素4~6月和9~12月,Ca元素11~3月,Mg元素10~12月,Zn元素3~6月,Mn元素11~1月,Fe元素5~9月,B元素12~1月,Cu元素4~6月和10~2月。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营养分析的采样适宜期为:N、P、K、Ca、Mg、Mn、B和Cu元素在11~12月取样,Zn、Fe在5~6月取样。  相似文献   

6.
以7年生‘奥斯特’北美冬青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中N,P,K,Ca,Mg,Mn,Fe,Zn,Cu,B元素含量,分析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树体营养诊断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高低为NKPCaMnMgZnFeBCu;(2)随着时间推移,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其中N,P,K,Cu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Mg,Mn,Fe,Zn,B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初步认为:N,P,K,Ca,Mg,Zn,Fe,Cu元素营养诊断可在8月7日到8月26日期间进行,Mn,B元素可提前至6月26日到7月16日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锰(Mn)胁迫对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长势一致的0.5年生红锥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Mn浓度(CK、200、600、1500和3000 mg/kg)处理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Mn浓度升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Fv/Fm、Pn、Tr、Gs及K和Cu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浓度为200或600 mg/kg时最高;P、Mn和Z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处理显著降低Fe含量,N、Ca和Mg含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与Tr、Ci及P和Mn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Ci及K和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n与Fv/Fm、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K和Cu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Tr、Gs和Ci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Tr和Gs与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Mn与N、P、Zn、Tr、Gs和Ci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与Zn、Ca与Mg及K与Fv/Fm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红锥的生长过程中,可适当施加外源浓度为200~600 mg/kg的Mn.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野生欧李萌动期不同阶段矿质营养元素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Ca、Fe、Mn、K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总体表现为韧皮部>花器官>木质部,与干物质分配规律一致;Cu、Zn、Mg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总体表现为韧皮部>木质部>花器官,与水分分配规律一致。随萌动期发育进程,木质部中Cu、Zn、Fe、Mn、K元素分配率下降,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率呈正相关,Ca、Mg元素分配率无明显改变;韧皮部中Fe、Mn、Mg、K元素分配率下降,与水分分配率呈正相关,Cu、Zn、Ca元素分配率略增加但不显著;花器官中除Ca元素分配率无明显改变外,其它6种元素分配率呈明显增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率呈高度正相关。花器官中各类矿质营养元素分配率增加幅度大小为Fe〉K〉Mg〉Mn〉Cu〉Zn〉Ca。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蓝莓树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及差异,并为细化蓝莓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兔眼蓝莓品种‘巨蓝’和‘灿烂’及南高丛蓝莓品种‘薄雾’和‘奥尼尔’为试材,果实发育期间定期采取果实附近的叶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并分析了叶片大量矿质元素磷(P)、钾(K)、钙(Ca)、镁(Mg)及微量矿质元素铁(Fe)、锰(Mn)、硼(B)、锌(Zn)、铜(Cu)含量动态及其相关性。【结果】4月22日—7月21日,4个品种叶片K和Cu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Ca、Mg、Fe、Mn和B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巨蓝’的Ca、Fe、Mn含量在7月21日未出现上升;‘灿烂’‘薄雾’和‘奥尼尔’P含量均在7月21日出现明显回升,而‘巨蓝’P含量持续下降;Zn含量除‘薄雾’变幅较小外,其他3个品种Zn含量呈现"下降—回升"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含量与B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而Ca含量与P、Mg、Fe、Mn、B含量间,P含量与Mg含量间,Mg含量与Fe、Zn、B、Mn含量间,Fe含量与Mn、B含量间,以及Mn含量与B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除‘巨蓝’Mg含量相对不足外,4个品种叶片各元素含量均较充足。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可知,施肥时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巨蓝’品种还应增施Mg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的方法对核桃叶片的矿质元素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找出核桃叶片焦枯发生的原因,为核桃生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叶片焦枯程度对核桃树进行分级,测定不同焦枯程度、不同时期核桃叶片中N、P、K、Na、Ca、Mg、Fe、Mn、Cu、Zn、B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叶片矿质元素间、矿质元素与焦枯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焦枯程度的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随着焦枯程度及时间的推移大体呈下降的趋势,焦枯现象会从叶缘向叶片中部发展。病情程度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与Mn、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91。B含量与病情程度的Logistic回归系数值为-0.872,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5),对焦枯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且喷施不同浓度的B肥后焦枯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 ]测定分析了‘绿岭’核桃焦枯叶片11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发现缺B是引起‘绿岭’核桃叶片焦枯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DRIS营养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都匀1.5代无性系种子园20年生马尾松针叶中N、P、K、Ca、Mg、Cu、Zn、Fe、Mn、B等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筛选出N/P、K/N、Ca/N、Mg/N、N/Cu、zn/N、N/Fe、K/P、Ca/P、P/Mg、P/Cu、P/Zn、Fe/P、K/Ca、K/Mg、K/Cu、K/Zn、Fe/K、Ca/Mg、Ca/Cu、Ca/Zn、Fe/Ca、MgJCu、Zn/Mg、Fe/Mg、Zn/Cu、Fe/Cu、Fe/Zn共28对元素比值为重要参数,对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针叶作DRIS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马尾松针叶内Mn含量过高,平均值为767.01mg/kg,而B含量较低,仅为12.95mg/kg,马尾松的需肥顺序为Cu〉P〉Zn〉Mg〉Ca〉N〉K〉Fe。  相似文献   

12.
对冰冻灾害前后湖南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的栾树、杜英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表水、土壤、林木及死地被物的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冰冻灾害后,林地地表水的pH值、电导率、溶解氧、K、Ca、Mg含量明显减少,Zn、Mn、Pb含量显著增加;林内土壤含水量、全P、全K含量显著增加,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明显减少,微量元素Cu、Pb、Co含量增加,Fe、Zn、Mn、Cd、Ni含量减少;林木枝、叶、干中含水量均显著减少,树干中N、P、Ca、Mg、Cu、Zn、Mn、Cd、Ni、Pb、Co含量增加,树枝和树叶中P、K、Mg减少,而Cu、Fe、Zn、Mn、Cd、Ni、Pb、Co含量却增加;林地上的死地被物中K、Mg在各组分(未分解、半分解、已分解)含量降低,Cu、Fe、Mn、Ni、Co含量增加.可为突发性自然干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抗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方法,以3种不同pH值(3.0、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对红檵木、杜鹃、夏鹃幼苗进行浇灌处理,研究不同pH值的酸雨对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3种灌木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3种幼苗叶中的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致,表明不同植物的不同元素对酸雨的反应不同;各酸雨处理红檵木幼苗叶K、Mg、Mn、Ni、S、Al的含量较对照增加,其中Al、Ni含量是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而逐渐增加.Zn含量比对照含量有所减少,N、P、Ca、Fe、Cu、Cd、Pb含量不随酸雨pH值的变化而变化.红檵木幼苗叶Al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3种酸雨处理后的杜鹃幼苗叶P、Cu、Mn、Pb含量均比对照增加.其中P、Cu含量是随酸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Ca、Zn含量比对照有所减少,N、K、Mg、S、Al、Fe、Ni、CA含量没有随着酸度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趋势,P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3种酸雨处理后的夏鹃幼苗叶P、K、Mg、Al、Fe、Cu、Mn、Ni、Pb含量比对照增加.其中P、Ni是随酸度增加逐渐增加,Zn含量比对照减少,N、Ca、S、Cd含量则表现为有的酸雨处理增加,有的下降,Ni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该项研究可为南方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板栗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年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于1987和1988两年对板栗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 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下降,Ca 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 Zn、Fe、Mn 和 B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 Mn 和 B 的增加更为显著;叶中的 N 素水平不仅影响栗树的产量,而且还影响空苞形成,并目施 B 与否对叶片中 B 与 Mn 的含量都产生影响,即二者之间有负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赵登科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35-38,41
对不同月份红锥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N、P、K、Ca、Mg、Mn、Fe、Cu、Zn营养元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普遍地在生长初期(春季)较高,生长旺期(夏季)最低,而秋冬季生长缓慢时由于积累所致而略有回升;叶片中常量元素含量以N、K、P较高,依次排序为:N〉K〉P〉Mg〉Ca,微量元素含量以Mn、Fe为高,依次排序为:Mn〉Fe〉Zn〉Cu,N、P、K、Ca、Mg、Mn、Fe、Zn、Cu比例为:7.40∶1.00∶5.96∶0.30∶0.51∶1.10∶0.16∶0.05∶0.01;根据研究结果及南方山地的土壤特点,红锥人工幼林的施肥时间宜在春季或春夏之交季节,在肥种及配比上,应在施用大量元素N、P、K、Mg、Ca的基础上配施微肥Zn,配比为N∶P∶K∶Ca∶Mg∶Zn=7.40∶1.00∶5.96∶0.30∶0.51∶0.05.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period 1983-1987, retranslocation of N, P, K, Ca, Mg, Mn, Zn, Fe, B and Al within the foliage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was studied in sapling, pole-stage and mature stands in eastern Finland. Needle concentrations of the mobile nutrients N, P, and K varied seasonally because of retranslocation. In unfertilized plots, needle contents of N, P and K decreased 62-92% during senescence and needle dry weight decreased 19-51%. In some years, needle contents of Ca, Mn, Zn, Fe, B and Al increased during senescence. Retranslocation was more efficient from needles with greater dry weight. In the fertilized, pole-stage stand, needle dry weight did not decrease at senescence four year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nutrient content decreased less than in the other years. In the mature stand, there were no clear differences in needle dry weight and nutrient changes during senescence between years or between 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plots.  相似文献   

18.
Foliar mineral contents of hemlock stands in coastal and Cascade Mountain zon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urea fertilization on foliar nutri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ineral concentrations vary among foliage age classes, stands, and zones. Concentrations of N, P, K, Ca, Mg, Al, Mn, Fe, Cu, Zn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ascade Mountain stands than in the coastal stands. Urea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 content in all age classes of foliage but reduc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P, Ca, Mg, Mn, Fe, Al and B, especially in coastal stands. The poor response of coastal stands to urea fertilization, therefore, is probably due to further reduction in already low foliar levels of essential nutrients other than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