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金相组织、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20SiMn2MoVA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20SiMn2MoVA钢的抗拉强度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则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920℃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20℃回火后出现峰值。30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超过300℃回火,残余奥氏体开始发生分解,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400℃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试验材料在920℃淬火220℃回火后,抗拉强度和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1 516 MPa和KV_235.6 J,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渗碳齿轮产生的裂纹是由于热处理不当产生的网状碳化物、粗大针状高碳马氏体以及大量残余奥氏体、还有回火不充分和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北方割麦动刀片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 1.应用等温淬火工艺 钢经等温淬火,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它比普通淬火回火工艺所获得的回火马氏体组织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见图)。经淬火回火获得的高碳马氏  相似文献   

4.
将马氏体相变与强塑性变形工艺相耦合,开发了基于等通道角挤压快速制备亚微米级中碳钢工艺。试验采用45号钢,就淬火态在不同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条件下进行挤压。试验结果表明,由马氏体相变得到的过饱和铁素体为动态再结晶和应变诱导碳化物析出作了能量和组织准备,并在一定的回火温度下进行等通道角挤压使位错密度快速增加,实现了动态再结晶,形成了细小晶粒,同时应变诱导碳化物从过饱和的铁素体中以弥散形式析出,使亚微米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碳化物。这种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550℃退火30min后,晶粒尺寸仍保持在1μm以内。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包络面构建技术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分别以残留高度值和刀具半径值为等距距离将被加工曲面进行等距,得到残留曲面和刀具中心曲面。然后以前一行刀具路径为引导线,构建截面半径等于刀具半径的包络面,通过包络面与残留曲面之间的求交计算,得到残留曲线;以残留曲线为引导线,再次构建包络面,包络面与刀具中心曲面之间的交线即为当前刀具路径行。依次递推,求出所有刀具路径行。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欠切问题,给出边界处理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表明应用该方法生成三坐标自由曲面加工的刀具路径,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磨削深度对65Mn钢磨削硬化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平面磨床上采用刚玉砂轮对65Mn钢进行了磨削淬硬试验,研究了磨削深度对其硬化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磨削深度条件下,硬化层的马氏体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无显著变化,完全硬化区显微硬度均在810~870HV之间;但随着磨削深度增加,马氏体和碳化物含量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多,完全硬化区厚度增大;在磨削深度为1mm时,完全硬化区厚度可达1.7mm。  相似文献   

7.
基于包络面构建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包络面构建技术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首先分别以残留高度值和刀具半径值为等距距离将被加工曲面进行等距,得到残留曲面和刀具中心曲面.然后以前一行刀具路径为引导线,构建截面半径等于刀具半径的包络面,通过包络面与残留曲面之间的求交计算,得到残留曲线;以残留曲线为引导线,再次构建包络面,包络面与刀具中心曲面之间的交线即为当前刀具路径行.依次递推,求出所有刀具路径行.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欠切问题,给出边界处理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表明应用该方法生成三坐标自由曲面加工的刀具路径,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齿轮是耕整机的关键零件,通过对齿轮工况及耕整机工作时的受载分析,制定出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并确定其热处理工艺参数。按该热处理工艺制造的齿轮,表层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炭化物,心部为低碳马氏体及少量的铁素体,齿部硬度为HRC56-62,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齿轮是耕整机的关键零件,通过对齿轮工况及耕整机工作时的受载分析,制定出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并确定其热处理工艺参数.按该热处理工艺制造的齿轮,表层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炭化物,心部为低碳马氏体及少量的铁素体,齿部硬度为HRC56~62,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彭韶华 《南方农机》2017,(11):84-85
本文通过研究不锈钢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检测条件来分析不锈钢铬离子迁移量的影响。提出在加工不锈钢材料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抑制铬离子的析出来提高不锈钢餐具的质量。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马氏体组织与奥氏体组织相比,材料更加容易析出铬离子,在制作不锈钢餐具的过程中,对材料的冷加工容易引发马氏体变相,从而导致铬离子的析出量有所增加。不仅如此,影响铬离子析出量的多上还跟检测温度、醋酸浓度和不锈钢表面粗糙程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工艺对W6Mo5Cr4V2高速钢齿轮滚刀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W6Mo5Cr4V2高速钢齿轮滚刀经3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即淬火560℃3次回火(HHH回火法)、淬火+380℃回火和2次560℃回火(MHH回火法)、淬火+深冷处理对使用寿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HH回火法及深冷处理工艺均可使齿轮滚刀寿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渗碳工艺处理高速钢,目的是提高其表面硬度,保持心部韧性,在低于相变温度下进行缓慢低温渗碳,取得最佳的表面含碳量及渗碳深度,从而使高速钢钻头切削性能比原来提高1.5~2.5倍,使用寿命提高了2倍,处理后的高速钢钻头,极大地降低了孔的加工成本,对大批量生产线高硬度调质材料孔的加工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刀具不同悬伸量条件下的高速加工试验,研究了悬伸量对高速铣削过程中切削力、刀具磨损、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铣削刀具悬伸量的优化方案,研究对降低高速铣削加工的综合成本,提高刀具使用寿命,改善工件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熔覆层在犁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火焰为热源,采用预置法在65Mn钢基体上制备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熔覆层的结合状况和组织结构;用自制磨损试验机对比了熔覆层和65Mn淬火回火钢的耐磨性;分析了熔覆层组织结构、熔覆层的耐磨机理及熔覆层用于犁铧制造及再制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预置法、氧乙炔火焰作为热源可得到组织致密均匀、结合良好的熔覆层;试验所制备的熔覆层比常规淬火回火处理的65Mn钢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田间试验表明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可用于犁铧的制造和再制造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了切削颤振自动控制的稳定切削点在线识别方法。结果表明,连续改变机床主轴转速时振动响应的最低点即为不发生颤振的稳定切削点。不同刀具几何形状下,发削点也可以由这种方法来准确识别。稳定切削点识别出以后,迅速调整主轴转速,以稳定切削点所对应的主轴转速进行切削,切削颤振就会得到有效控制。极限切深试验表明,以稳定切削点所对应的主轴转速进行切削可以提高机床的切削效率。  相似文献   

16.
矽钢板作为特种变压器的磁芯原料,剪切精度要求严格,出现较大误差将无法装配。故矽钢板剪切是电力变压器生产的关键工艺。运用台达伺服控制技术,台达ES2系列PLC作为主控单元,与B2系列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组成全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定尺剪切。解决了全闭环时随动误差增大与反向振动等问题,满足了提高精度、速度的要求,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进口的旱地免耕播种机沟器的材质是一种成分与30CrMnSiNi3MoA相近的中碳低合金钢,显微组织是针状贝氏体+少量马氏体。65Mn钢经激光表面相变处理后具有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是开沟器国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收获后木薯秸秆资源浪费程度高和机械化处理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木薯秸秆切碎机。该机采用先切断再粉碎的组合方式将木薯秸秆集中切断并粉碎。该机主要由间歇输送装置、切割装置和粉碎装置组成。切割刀具采用锯齿形圆盘刀,切割断面好、工作效率高,并选定液压缸作执行机构,以实现对木薯秸秆切割的循环作业。木薯秸秆输送装置采用不完全齿轮带动滚筒间歇性运转,通过带传动,实现输送装置的间歇性输送。粉碎刀具采用具有很高硬度和耐磨性的优质碳素工具钢T12作为刀具材料,形状选用Y型甩刀,可缓解拐角处的应力集中,而且斜切的方式更省力。刀具排列方式采用均力免震法,可提高机器的平衡性和减少振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圆盘式灌木平茬机作业时岔口质量差、刀具磨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ABAQUS软件对沙柳平茬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优化工作参数的方法;构建了沙柳三维切削模型,得到了切削过程中沙柳及圆盘锯片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了应力变化的原因。通过双因素实验法,确定了切削参数中进给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得出了圆盘锯片的最佳切削参数组合为切削速度60m/s、进给速度350mm/s。田间试验表明:9GZ-1.0型自走式灌木平茬机在切削速度为60m/s、进给速度350mm/s时,每10min切削量为153.2kg,漏割率为0.08,切割效果最好,与模拟切削得到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