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小麦垦九9号,原名九三93-3u92,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21,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培育。选用优质春小麦垦九9号进行了不同密度及不同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通过设计密度和施肥量级运筹试验,分析对其产量影响,得出高产最佳群体和最适合的施肥量级,本试验密度在500万/hm^2左右,施肥量级为150kg/hm^2时产量水平达最佳。为本区域优质春小麦垦九9号在生产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密度、施肥量级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春小麦新品种北麦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参试因子施肥量级对产量影响较大,密度550万株/hm^2,施肥量级210kg/hm^2配套农艺措施,北麦4号产量水平可达到5500kg/hm^2.  相似文献   

3.
1997~1998年对优质春小麦龙辐10号进行了不同密度在同一施肥水平下不同施肥比例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高产最佳群体和最适合的施肥比例。为本区域优质春小麦龙幅麦10号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通过对春小麦新品种垦鉴素3号密度与施肥两因子裂区试验及不同施肥量级与氮素运筹方式的裂区试验,初步探讨出垦鉴麦3号在平丰年及早年不同肥密对其产量水平的影响。为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优质超强筋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龙麦39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品质育种团队以光温生态育种和品质育种理论方法为指导,利用生态派生系谱法选育出的适合黑龙江省东部麦产区的优质、广适、高抗穗发芽的超强筋春小麦品种。201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是甘肃河西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0万hm2左右,是我国重要的春小麦高产区和商品粮产区。过去近30年间,区内春小麦生产上持续推广种植的当家品种宁春4号,表现高产、稳产、广适、优质(标准的优质中筋面条、馒头加工用品种),满足了区域内不同时期生产及消费市场对小麦品种特征特性的不同要求。能够替代或局部替换宁春4号的接班品种选育,是春小麦育种研究工作的具体目标。甘肃省农科院小麦所在选育超高产、优质中筋面条馒头专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化学氮肥(N)、有机肥(M)、有机肥和氮肥配施(NM)4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陇中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有一定差异。NM处理下SOC、TN含量及碳磷比(C:P)、氮磷比(N:P)均为最高,显著高于N和M处理;土壤碳氮比(C:N)和TP含量在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春小麦产量在不同施肥处理下有一定差异。NM处理下春小麦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和M处理。春小麦产量与土壤SOC、TN、C:P、N:P和C:N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产量与T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在黄土高原丘陵区,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春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8.
宋伟  郭彦泰  王婧  陈辉 《种子世界》2005,(12):29-29
北麦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品系代号为九三97—6205,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为探索其增产潜力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而设计实施了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试验。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黑土条件下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黑土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实现优质高效的施氮量,[方法]于2016—2017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选用2个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 NM4’)和‘农麦5号’‘( NM5’),2个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 JQ7’)和‘津强8号’‘( JQ8’)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3种施氮量0 kg/hm2 (N0)、120 kg/hm2 (N120)、240 kg/hm2 (N240)与品种互作对黑土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及氨基酸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量和品种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产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 或P<0.01),且施氮量×品种互作效应显著(P<0.05)。黑土条件下,如果仅从施氮量角度考虑,应采用N 120 kg/hm2的处理实现春小麦优质高效;如果仅从品种角度考虑,要获得较多的蛋白质产量和氨基酸产量,应选用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8 号’;如果从施氮量和品种互作的角度分析,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 号’×施氮量N 240 kg/hm2,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5’号×施氮量N 240 kg/hm2能够实现黑土地小麦优质高效。【结论】该研究为黑土区改善春小麦品质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黑土和潮土条件下中筋和强筋春小麦子粒营养品质的变化,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内通过盆栽试验开展了黑土和潮土对2个中筋春小麦品种农麦4号(NM4)、农麦5号(NM5)和2个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7号(JQ7)、津强8号(JQ8)子粒蛋白质和氨基酸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土壤相比,黑土条件下春小麦千粒蛋白质产量及其组分产量、氨基酸产量均较高,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个强筋春小麦品种相比,JQ8具有较高的蛋白质产量及其组分产量、氨基酸产量;2个中筋春小麦品种相比,NM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产量及其组分产量、氨基酸产量。土壤类型×品种互作对子粒千粒蛋白质产量及其组分产量、氨基酸产量有显著效应(P<0.05)。总体分析,与潮土相比,黑土显著提高了供试品种的子粒营养品质,且以津强8号的子粒营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