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木材表面材色特征色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量多种家具木材表面材色参数,分析参数的L~*a~*b~*色空间和孟塞尔色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用户对样本材色的感知评价,了解用户家具选材心理,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为设计中木材颜色确定提供参考。试验过程中,首先采用X-Rite色度仪,对多种木材样本材色进行色度学参数测量,并应用SPSS软件分析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然后运用李克特量表建立调查问卷,筛选用户对家具色彩的联想词汇,进行用户感知调查,最终设计特征正交试验量化分析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木材样本材色主要分布在低明度2~4范围,高纯度8~13范围,处于6~7YR色系,呈暖色,明度指数L~*在26.54~66.54范围,色度指数a~*在7.05~30.53,b~*在4.8~28.01的范围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所有的硬木中黑樱桃木材属上乘优质木材 ,我国从 1997年开始立项引进。本文着重对黑樱桃木材的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黑樱桃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属于中上等 ,加工利用性能良好 ,是做胶合板、高级家具以及室内高档装饰板的优质用材。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家具企业用材的开裂变形问题,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以美国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素材及炭化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炭化材化学组分含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材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降低,综纤维素含量降低更明显,苯醇抽提物含量增加;热处理炭化使木材密度、干缩率、吸湿膨胀率及平衡含水率明显降低,木材尺寸稳定性改善;炭化材力学强度降低不明显,不影响其作为家具用材的使用。因此,对美国白蜡木进行125℃、10 h的炭化处理,可以满足家具用材的需求,炭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付杨  方海 《林产工业》2016,(12):38-42
重组竹是一种突破了传统加工模式的新型竹材料,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可以代替木材广泛地应用于家具制造。为了找到最适合重组竹靠背椅的椅腿的设计形式,分析了目前主流的三种椅腿形状对靠背椅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方法,以求找到靠背椅家具设计中最重要的椅腿和座面的最优尺寸,为家具设计提供了有依据的并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红岭  安珍 《林产工业》2012,39(4):56-59
笔者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沙柳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测定,为研究沙柳材切削加工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同时为制定“藤灌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西林业科技》1994,(5):3-7,33
试验研究了生产栲树木材胶合板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栲树木材胶合板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栲树木材生产的胶合板,其物理、力学性能超过国家标准(GB9846.1~9846.12-88)规定的技术要求,而且板面的材色及花纹等均很美观,可广泛用于家具装修等高级木制品中。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是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热处理主要针对室外等较恶劣的用材环境,采用高温(200℃)处理。针对家具材装饰性要求高、使用环境变化较温和等特点,以家具常用材奥克榄木材为实验材料,研究真空(≤0.06 MPa)条件处理后奥克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以确定适用于家具用材的真空低温热处理工艺。将奥克榄木材以0.06 MPa、不同温度(120,140,160,180,200℃)处理5 h,测定不同处理温度下木材的全干密度、湿胀率、干缩率、色差、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及硬度变化,并比较低温(120,140,160℃)和常规温度(180,200℃)处理及未处理奥克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物理性质方面,随温度升高,奥克榄材色加深,处理后奥克榄与未处理材相比,色差值ΔE为6.1~25.9;全干密度随处理温度呈波动状态变化,在200℃处理时达最低值,较未处理材下降30.9%;干缩率、湿胀率均明显下降,但在120℃升高至140℃、160℃升高至180℃时变化幅度较小。力学性能方面,随炭化温度升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冲击韧性降低,140℃之后变化幅度趋缓,200℃时降幅最大为52.42%;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端面硬度较未处理材均有所上升,径、弦变化不明显。与常规热处理和未处理处理材相比,真空低温热处理可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降低炭化对于木材材色变化的影响,且不明显降低木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湿地松脱脂技术。研究表明 ,影响脱脂综合指标的因素主要有 :脱脂液浓度、温度、处理时间、水与木材的体积比。当浓度为 0 5 %,温度为 80℃ ,处理时间为8h ,水与木材体积比为 4时 ,脱脂处理后综合指标最高。经脱脂处理后力学性能降低较小 ,色泽变化不大 ,也不需另外对湿地松进行脱松节油处理 ,即可作家具或装潢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9.
对重组竹材的基本性能进行综述,其力学性能与木材相近,密度大,碳化后的重组竹纹理与高级木材相近,干缩系数较小,适用于家具制作。重点对榫卯连接、螺栓连接和钉连接三种常用连接方式对用重组竹材的结构连接性能进行了综述分析,榫卯结构连接比一般的木材强度高;螺栓直径、纹理方向和含水率对连接点的影响显著;螺钉的拧入深度和导入直径比螺钉种类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透明涂饰刺槐木材的色度学参数及其漆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刺槐木材涂饰工艺,分别采用聚氨酯漆、丙烯酸水性漆和合成大漆,对刺槐木材漆膜色度学参数和漆膜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三种涂料对刺槐木材均表现出良好的涂饰效果,漆膜明度均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合成大漆下降最明显),漆膜色饱和度均增加;总体色差变幅最大为合成大漆,聚氨酯漆最小;漆膜性能均达到GB/T4893《家具表面理化性能测定法》和GB/T 15036-2009《实木地板》一级或二级要求,聚氨酯漆耐磨性、硬度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关系到木材的材质、缺陷、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质等。如何有效而快速地检测到被测木材的密度,探索到合理的检测方法,一直是相关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本文把当前使用和研究中的木材密度检测方法,从检测机理角度分为传统称重法、基于机械力密度检测法和基于射线密度检测法。对这些方法尤其是后两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介绍。希望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枫香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略优于人工林 ,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均匀性略差于人工林 ;经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 :枫香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除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和抗劈力差异显著外 ,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杉木木材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重点对杉木的木材解剖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性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并针对影响杉木木材性质变异规律的生长因子进行了总结, 最后就杉木木材性质的研究方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木质材料在包装、建筑、家具、铁路等领域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木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则是这类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介绍了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原理;阐述了几种主要的检测技术(如机械应力法、振动检测法、应力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等)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木质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是一种强度较高的聚酯类材料,其良好的降解性能在保证了其环保优势的同时,也对其物理力学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将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置于水环境中进行水解处理,然后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将复合材料放置在水中一段时间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都显著下降,木纤维含量越高,材料性能下降越明显。这说明水环境使聚乳酸分子链发生了水解反应,使材料性能下降;同时,木纤维的吸水膨胀和干燥收缩也使材料界面薄弱点增加,使材料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华五加木材为试材,就材性指标与构造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采用多因变量对多自变量的曲面回归模型,在材性指标与构造因子之间,建立了一组较为合理的回归方程,运用这组回归方程,可通过木材的构造因子,有效地预测其材性指标。如预测材性指标的平均值,其结果将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类胶黏剂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胶合板生产,但在刨花板领域应用较少。采用不同热压工艺参数,以改性双组份大豆基胶黏剂制备木质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等因素对大豆基木质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其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热压压力次之,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影响不显著。生产性试验表明:大豆基木质刨花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4897—2015《刨花板》标准要求,可作为基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墙体板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杨木材性对酚醛树脂浸渍改性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速生杨木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定型,使树脂固化制得改性材。试验表明: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杨木具有较好的浸注性,改性材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均有明显的提高,两组试件改性后浸注性和密度相差不大,但前期经过热水处理的试件改性后密度相对均匀,力学强度略好于直接浸渍的试件。杨木自身材性对改性后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程度选取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及其在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作为一种先进的光学形变(位移和应变)检测方法, 已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文中概括了DIC的特点与基本原理; 综述了其在木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检测、木材干燥形变测量及其他木质基材料等的相关性能研究; 最后, 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研究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真空热处理改性马尾松木材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间歇抽真空法及利用木材自身含有的水分对马尾松木材进行热处理,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马尾松木材的尺寸稳定性(ASE值)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时间均显著影响着木材的力学强度和ASE。综合考虑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ASE、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较佳的真空热处理工艺为:压力-0.09 Mpa、处理温度200℃,处理时间1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