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播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春8号和华春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对春大豆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2月25日至3月15日播种,大豆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是最佳播种期;作为间套作种植,桂西北地区春大豆也可提早在2月上旬播种,以提高间套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3.
为探究不同播期对鲜食春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各鲜食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市场价值,本研究以7个鲜食春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各鲜食春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成2号’、‘苏成4号’、‘苏成6号’、‘苏成7号’、‘新三号’在第2播期产量最高;‘苏成8号’、‘苏新6号’在第3播期产量最高;各品种开花期和采收期随着播期延迟而缩短;并在不同播期下,株高、分枝数、始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鲜重及单株鲜籽重均发生显著变化。综上,只有适期播种,各鲜食春大豆品种才能发挥最高的产量潜力,建议第1播期应选择‘苏成4号’,第2播期选择‘苏成6号’,第3播期选择‘苏新6号’。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学除草方案对夏播大豆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大豆田的除草方案,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在北京地区大豆田进行土壤处理、播后苗前Ⅰ处理、播后苗前Ⅱ处理、苗期处理、播后苗前Ⅱ+苗期处理,研究不同化学除草方案对夏播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会降低大豆出苗;(2)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播后苗前Ⅰ处理的单株荚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9.8%,100.29%和75.49%,达到显著水平;单株粒数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3.63%,82.90%和56.56%,达到显著水平;(3)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播后苗前Ⅰ、苗期、土壤处理的百粒重比对照提高了20.18%~29.57%,达到极显著差异;(4)播后苗前Ⅱ+苗期、播后苗前Ⅱ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增产274.4%及204.2%,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甜荞秋播的适宜播期,提高甜荞产量,以甜荞品种丰甜1号和赤峰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8月28日、9月7日和9月17日),研究播期对甜荞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2个甜荞品种的生育期显著增加,甜荞的株高、1~2节节间粗度、主茎长度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甜荞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充实度和产量总体以8月28日播种高于其他播期处理。结论:甜荞秋播以8月底播种产量较高,是适宜的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不同播种期对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播期的延迟,蚕豆成熟期变短,供试品种80%都在第2期产量水平表现最高,大部分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等农艺性状从第2播期之后呈下降趋势,播期变化对蚕豆单荚粒数、荚长、百粒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与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关系,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进行了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与不同氮素营养水平+灌水处理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灌水与氮肥共同作用比氮肥对大豆产量增产13.2%,通过统计分析得出,N2与灌水处理为最佳水肥处理措施。此外,灌水与氮肥协同处理,大豆的株高和茎粗均有明显增加,有利于获得更多生物产量,为秸秆还田提供更多的C、N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播期为主裂区,副裂区为品种。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都会使谷子产量降低,综合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试验所选几个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3日。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稻5号"为对象,研究与阐明了不同播期对海丰农场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为: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播期对高峰苗影响不大,有效茎蘖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但趋势不明显,而茎蘖成穗率逐渐降低;产量随播期推迟呈递减的趋势,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每穗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因此,在海丰种植条件下,"淮稻5号"应于6月5日之前播种,为使茬口更加合理,6月5日之后播种应安排全生育期较短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花生新品种农大花103在河南地区的最适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分别研究了播期和密度条件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10—30日播种的农大花103的叶绿素含量、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单株产量等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分别较6月10日和6月20日播种的产量显著提高了56.52%和88.48%;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果数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为18万~21万穴/hm2时,其产量分别比12万、24万穴/hm2时提高了13.58%~35.80%、50.33%~79.73%,表明18万~21万穴/hm2为河南地区农大花103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晋饲育1号青贮专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生物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晋饲育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4.9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单株干穗质量、绿叶数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它的新型粉剂--太丰保对玉米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玉米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玉米产量,综合调控与增产作用比较显著;喷施浓度以2~3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南疆地区,夏季小麦收获后复播种植杂交食葵是完全可行的。选用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7月中旬前播种,9月底10月初收获,亩产量可达150kg以上,种植的经济收益可达每亩上千元,可显著提高农田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是很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大垄双行,整薯播种。在同一密度下对不同行距间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生产和机械化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2株·m~(-2)和9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都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在7.2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同一密度下,淀粉含量随行距增加变化不明显,大部分维持在15%~16%之间。总体来看,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间对主茎数、结薯数、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夏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和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北京地区夏播大豆9个品种(系)的产量构成、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主要性状进行了基本遗传参数、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植株高度、主茎分枝、单株粒数遗传相关较大;百粒重与株高呈负相关;单株粒数可通过增加主茎分枝数来提高;北京地区夏播品种应以提高蛋白质水平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中晚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倒伏率,其次是穗位,其他农艺性状对产量影响较小,秃尖长和穗粗对产量的的影响最小,其关联度仅为0.261 3和0.208 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尿素及雷力复混肥料、雷力多宝海藻中微肥、雷力有机肥、正宝硅钙肥等有机肥,研究不同肥料的施用对大豆品种科丰14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力有机肥可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正宝硅钙肥可提高籽粒的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雷力复混肥料可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小区产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4种有机肥处理均可提高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