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在论述生态旅游的特点与作用、介绍牛姆林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就开发牛姆林生态旅游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牛姆林生态旅游区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森林景观资源是生态旅游区建区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珠海市的生态旅游地内的林分普遍存在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生长不稳定等问题,景观质量不高且已深受病虫害的危害,必须进行林分改造.通过实施林分改造,强调林分改造与景观建设的结合,为生态旅游区景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优良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很难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并因此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的方针,加强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研究,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在丰林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和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加强防火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研究已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鲜有生态旅游区的分类与分级体系方面的报道.按照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及所在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生态旅游区可以划分为森林生态型生态旅游区、保健养生型生态旅游区、避寒型生态旅游区、避暑型生态旅游区、滨海型(含海岛)生态旅游区、内陆滨水型(江河湖库型)生态旅游区、草原生态型生态旅游区7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区有不同的分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井沟风景区以保护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为主要原则,以治理改善小井沟生态环境,创造优美生产与生活空间为中心,在规划设计方面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以水体景观、地貌景观、动植物景观和气象景观为主体,借自然之势营造景区景点,使景区建设等各方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千岛湖龙门谷生态旅游区的基本情况,并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进行了评价,确定了规划原则与发展定位,提出了功能分区与项目设置构想以及规划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泗洪洪泽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水景园为例,探讨研究受损湿地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旅游规划方法,以寻求这些退化或受损湿地在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生态安全是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由于对旅游与环境关系缺乏科学认识,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引发了旅游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环境严重污染等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基于旅游生态安全的视角,提出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搞好旅游环境保护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和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以下简称“林区”)的驯鹿养殖业,合理控制驯鹿种群规模,在广泛收集驯鹿的生活习性,驯鹿主饲地衣类植物的种类、生境、生活周期、分布情况、受威胁状况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林区森林资源分布数据以及多年来各驯鹿养殖点累积的经验数据,获取全新的量化信息。按林区植被地理分区,分别不同利用情况统计估算驯鹿主饲植物承载量,并结合林区实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木桶原理”或权重因素,在建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植被、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藉此提出了提高植被、停车场、住宿设施环境容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总结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特殊性、原始性、典型性、多样性、古朴性等特点和优势。分析了贵州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贵州实施生态旅游战略的必要性及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清远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推力在于:城动市化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决定了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客观需求;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可支配收入提高;各级政府对生态旅游发展高度重视,清远市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分析认为,清远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机遇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生态旅游的基本原理,对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开展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以及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5.
桂林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区划和项目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性分析入手,主要探讨了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乌旗如何以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走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发展森林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贵州森林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弘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112-115
介绍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根据杨桂华的分类系统作了一些改动后,提出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对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作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深邃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指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应为:保护第一、参与性、适度开发与和谐,并作出了旅游开发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森林的生态服务,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认识,指导天水市生态旅游建设与管理,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天水市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SO2、NOx、大气总悬浮微粒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地统计学技术得出天水市生态旅游区SO2、NOx、大气总悬浮微粒分布的一些定性、定量结论:①仙人崖、马跑泉公园空气质量处于一级;②净土寺NOx含量在三级,其余都为一级;③仙人崖日大气悬浮物含量最高,其次是马跑泉公园、玉泉观和南郭寺,净土寺和麦积山植物园大气悬浮物含量低,其含量都很高,超过三级标准。并得出SO2、NOx和总悬浮颗粒物在空间上不相关,其变化不是由森林覆盖率、林种类型、温度、时间、大气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