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爬山虎体细胞胚的发生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以爬山虎子叶的叶片和叶柄为试验材料 ,对爬山虎体细胞胚发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爬山虎子叶在MS附加 6 BA 0 3mg L和NAA 0 1mg L培养基上或 1/ 2MS附加 6 BA 0 5mg L和NAA 0 1mg L培养基上都能诱导产生体细胞胚 ,子叶叶柄在 1/ 2MS附加 6 BA 0 3mg L的培养基上也产生了体细胞胚 .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或B5培养基上均能发育成正常植株 .组织学观察表明 ,爬山虎体细胞胚的形成经历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等几个阶段 ,逐渐发育成正常植株 ,这与合子胚的发育途径相似 .体细胞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连体胚、芽端畸形胚、超度含水状胚等几种畸形胚  相似文献   

2.
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球形胚至子叶形胚)蛋白质组的变化,为进一步阐明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进行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同步化调控,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对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的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表达蛋白的种类随着体细胞胚的发育逐渐减少,但在鱼雷形胚阶段其种类数量有所回升,且增加的蛋白分子质量小于66.0 kD,pI主要集中在5.00—7.00。成功鉴定了35个差异蛋白,发现了多个与体细胞胚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1/2以上的蛋白与代谢途径有关,多个蛋白与氧化胁迫有关。RAN2 和 GTPase ObgE在龙眼体细胞胚发生中期发生了活跃的变化。【结论】随着体细胞胚的发育,细胞不断分化,体细胞胚中表达的蛋白种类减少。氧化胁迫相关蛋白、RAN2 和 GTPase ObgE与龙眼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3.
孙磊  张启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83-4884,4905
采用地被菊‘北林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并对25 d苗龄的幼嫩叶片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配比影响叶片的再生能力,其中以MS+6-BA 1.5 mg/L+NAA 0.6 mg/L诱导叶片再生率最高。幼苗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NAA 0.05 mg/L。叶片对G418十分敏感,G418的适宜使用浓度以10 mg/L为宜,羧苄青霉素的浓度以25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4.
在盐池县南海子干旱荒漠化地区引进15个优良抗旱的地被菊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适生性、病虫害防治等,总结出系列栽培管理措施,并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园林绿化的地被菊品种。结果表明:地被菊在盐池县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离体胚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产研究》1995,(2):16-18
  相似文献   

6.
以小梨枣胚龄30~40d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噻苯隆(TDZ)、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脱落酸(ABA)及其组合对幼胚胚乳看护培养效果、体细胞胚发生、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小梨枣幼胚(30~40d)胚乳看护培养的培养基为MS+IBA0.2mg·L~(-1)+BA0.5mg·L~(-1)+NAA 0.1 mg·L~(-1),成胚率达62.07%;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较适宜的培养基为MS+TDZ 0.6mg·L~(-1)+IBA1.5mg·L~(-1)+NAA 0.1mg·L~(-1),诱导率为53.32%;在MS+6-BA 0.3mg·L~(-1)+NAA0.02mg·L~(-1)组合下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发生率可达71.43%;ABA可促进体胚的正常发育,质量浓度为0.5mg·L~(-1)时,体细胞胚结构完整,体胚成熟率为21.83%;将成熟的体胚转接到含有IBA 0.03mg·L~(-1)+GA30.03mg·L~(-1)的培养基中,体细胞胚萌发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并重点阐述了落叶松、玉米、龙眼体细胞胚发生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随着miRNA的深入研究,体胚发生相关miRNA的功能验证、不同miRNA间的相互调控及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研究将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了解植物体胚发生miRNA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地被菊灰色关联度观赏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被菊筛选的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快速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依据,以13个品种的地被菊为试验材料,选取14个生物性状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法建立评价体系,依据13个品种与理想种之间的关联值,优选出株形丰满紧凑,花色鲜艳纯正,花朵繁密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紫瑞,为选育提供一个相对严谨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花生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花生优良品种四粒红成熟种子胚轴为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发生并获得了再生植株。将胚轴切成小段,接种于附加40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移至2,4-D 20 mg/L的MS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发生率达到66.67%;体细胞胚在BA浓度逐渐降低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地被菊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被菊新品种群是20世纪80年代初选育而成的。于2000年3月~2003年8月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该品种群的引种栽培试验,共引进“新红”、“金不换”、“四季黄”等50个品种的地被菊,在沈阳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经济性状良好的有31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地被菊新品种的茶用价值,建立可靠的茶用菊综合测评体系,有助于选育兼有高观赏性、高风味水平、强抗逆性和长花期的菊花品种。目前关于茶用菊品质评价的文献报道以营养成分测定为主,缺少对综合品质的评价。本研究按照茶用菊鲜花品质筛选标准,筛选了‘TC15’、‘TC3’、‘TC40’、‘TC43’、‘TC61’、‘TC12’、‘TC31’和‘TC10’等8个新品种,烘制成茶用样品。以2个传统茶用菊品种(杭白菊、黄山贡菊)为对照,对10个样品的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包括总黄酮、总多酚、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指标。组织并培训专业的感官评价小组,按照小组制定感官品质(外观和风味)评分标准,对10个样品的干花和冲泡后的茶汤、汤花进行评价。通过与杭白菊、黄山贡菊比较活性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综合评价得出新品种‘TC43’、‘TC3’和‘TC10’具有较高的茶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被菊露地越冬期间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被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 Kitamura)‘紫勋章’品种为植物材料,对其在北京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脚芽、根进行测定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露地越冬过程中,地被菊的根系活力随温度缓慢下降;叶片、脚芽的相对含水量及根的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叶片、脚芽的SOD、CAT酶活性总体呈升降趋势,POD则相反,而根的酶活性只在突然降温的短期内及1月份出现显著变化,总体受低温影响较小;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脚芽和根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升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地被菊的抗寒性与相对含水量、SO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根系活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强对地被菊花期观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试图利用地被菊这一优良材料进行林下栽培,通过不同遮荫处理,对地被菊‘紫勋章’花期观赏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隶属函数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地被菊‘紫勋章’的开花能力依次为全光80%>全光60%>全光100%>全光40%>全光20%>全光10%。地被菊适合生长于全光40%以上范围的环境中。花青素含量、总黄酮含量与光照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795。  相似文献   

14.
地被菊雨花勋章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匍匐型地被菊雨花勋章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其高频再生体系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叶片离体再生影响很大,以MS+1.0 mg·L-1 6-BA+1.0 mg·L-1 NAA的诱导率最高,达91.1%;分化前期一定时间的暗培养可防止愈伤组织褐变,提高再生率.预培养3 d,侵染10 min,共培养3 d,延迟培养3 d为最优转化体系;乙酰丁香酮导致外植体褐化加速,不利于转化.叶片对潮霉素十分敏感,叶盘再生筛选以6~8 mg·L-1为宜,生根筛选以7 mg·L-1为宜.羧苄青霉素抑菌质量浓度以250~350 mg·L-1为宜.获得的抗性芽部分株系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基因已转入植物基因组DNA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提高地被菊结籽率的有效方法,为通过杂交方法培育菊花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7个地被菊无性系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授粉并结合荧光法检测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研究自交和杂交不同配组方式及不同授粉时间、柱头形状、授粉方法对地被菊结籽率的影响。【结果】不同地被菊品种自交结籽率均为0;品种间杂交存在障碍,有正、反交结籽率迥异的现象,\"Lz08-19\"和\"Lz08-18\"正、反交结籽率差异达到45.29%;不同时间授粉对结籽率的影响不大,普遍在2%以内;柱头呈Y形时授粉的结籽率普遍高于I形和T形,最大差异为7.2%;不同授粉方法中,对克服地被菊杂交障碍效果较好的是蜜蜂授粉,其次是重复授粉、植物激素处理、生理盐水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花粉在柱头的萌发情况及试验结果后认为,蜜蜂授粉是提高地被菊结籽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北美枫香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秋叶红艳美丽的园林绿化树种。为了提高其繁殖效率,以北美枫香雄花和花序轴为外植体,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外植体类型,基因型,TDZ浓度对北美枫香愈伤组织的诱导、体胚分化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花作为外植体,合适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laydes培养基+TDZ 0.15 mg/L+水解酪蛋白1 g/L+蔗糖40 g/L+3% 植物凝胶;花序轴作为外植体,合适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Blaydes培养基+TDZ 0.01 mg/L+水解酪蛋白1 g/L+蔗糖40 g/L+3% 植物凝胶。合适的萌发培养基为不含水解酪蛋白的基本培养基。如果出现球形胚,将培养物转接到不含任何生长调节剂的改良Blaydes培养基上,体胚经成熟可进一步形成完整小植株。该体胚体系的建成将显著提高北美枫香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龙眼"红核子"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进行同步化调控,2,4-D浓度为0.07mg/L时获得了心形胚,2,4-D浓度为0.05mg/L和0.06mg/L时获得了鱼雷形胚,2,4-D浓度为0mg/L时获得了高度同步化的子叶形胚。研究表明,通过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微量调整,基本能够控制龙眼体胚发育中期心型、鱼雷形胚的发育同步化。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7个优良品种SC6,SC7,SC8,SC124,NZ188,C3以及C4为实验材料,对木薯再生体系中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 - BA对抑制木薯的顶端优势有明显的效果,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2,4-D和picloram能促进木薯初级体胚的形成,两者效果相当,在初级体胚诱导过程中,所有品种的产胚率...  相似文献   

19.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次生胚的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是油棕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中最关键的培养过程,通过建立油棕次生胚增殖培养方法可有效地实现油棕组培苗快速的增殖繁育。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对油棕体细胞胚发生及次生胚再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油棕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油棕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植物外源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油棕胚诱导效果较好;油棕次生胚增殖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差异不显著,木本植物培养基(WPM)在油棕次生胚增殖中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大豆体细胞可以诱导发生在形态和结构上类似胚结构的胚状体。利用大豆体细胞胚发生系统进行大豆遗传转化,具有转化频率高、同步性好、转基因植株嵌合体少等诸多优点。对经根癌农杆菌侵染后,在含卡那霉素筛选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豆未成熟子叶胚性细胞的发生、分化及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胚以非芽体方式发生。胚性细胞可以从外植体表层或表层下1-2层细胞开始发生。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周围细胞开始退化解体,并形成具有类似胚柄结构的胚状体。之后,呈球形的胚状体突出于表皮之外,并依次发育成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以期为利用大豆未成熟子叶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系统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