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GPPM的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其可再生性分为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两类。将黄河流域划分为15个区域(不含内流区),并把整个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共16个区域,利用统计数据资料,采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GPPM)对黄河流域分区水资源可再生性以及流域15个主要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区域可再生性能力基本上为中等或以下,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性能力较弱;15个主要城市中,省会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水平一般,其余城市属于较弱水平,总体上,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能力普遍较弱。最后提出了一些增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具有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水量再生和水质恢复等四种类型。本文根据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涵义建立了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般指标体系 ,并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主要产水区域如龙羊峡以上、湟水流域、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等都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相对最强或较强的区域 ,北洛河流域是最弱的区域 ,其余属于中等或者较弱区域。 相似文献
3.
从水资源可再生性出发,在构造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水资源可再生能力指标体系、生态环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开发阈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即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3个层次及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等14个评价指标的水资源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并利用均方差决策方法,对黄河流域16个二级分区的水资源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预测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黄河流域紧张的水资源供需形式。在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对多目标规划的水资源配置规则研究,探讨了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法。在考察了21世纪各水平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寻求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水平的调控手段,系统地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为分阶段提出黄河水资源利用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本文围绕水资源最优利用问题,对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原则,农业水资源在地区之间、作物之间以及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之间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稀缺性,本文通过分析水资源的外部性属性,研究水资源外部性的经济学原因,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之下如何内部化水资源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建议和市场方法,并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视角,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借助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时空相关性,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增强,空间上耦合协调关系呈“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的格局。黄河流域局部地区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效应减弱;水资源与土地规模的空间集聚效应增强。黄河流域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人—水矛盾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水素养的内涵界定,从必要的水知识、科学的水态度、规范的水行为等方面构建水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选取黄河流域9个省会城市为样本开展调查,共获取2485份有效问卷。通过分析得出基于问卷调查的水素养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水程度调整值对水素养评价值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的水素养综合评价值。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居民的水素养水平整体较好,但水知识评价值与水态度评价值相对较高,而水行为评价值相对较低,即态度-行为失衡;水素养综合评价值更加接近黄河流域各省会城市居民水素养水平的实际;水素养水平的高低并不与水资源禀赋呈现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北麓典型绿洲城市的水资源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三个绿洲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这三个城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虽处于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水资源开发规模较小,开发程度较低,利用率不高且对水资源的利用发展缓慢,制约了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最后提出解决新疆天山北麓城镇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实现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系统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以及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阐述了城市水资源的系统特征以及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缺乏对水资源系统特征的认识进而缺乏系统的管理,是造成目前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倡导下,本文针对城市水资源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寻求一条可持续管理的途径,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框架,并对管理的规划与实施中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管理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不仅应对城市水资源系统各部分的管理进行优化,还应以系统的途径,在一个更大的流域管理背景下综合考虑一切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首先,从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的基本概念探讨入手,提出了一种网格水文单元水资源自然更新率概念,用以表证该网格水文单元的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评价方法。其次,在基于GRID的泾河流域水量动态平衡模拟基础上,通过逐网格计算泾河流域1996年各月水资源自然更新率,来对泾河流域1996年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在年内时间尺度上存在明显的准周期运动规律。泾河流域水资源自然更新率在-1.5到1.5之间,4月为最低值,6月为最高值,整个趋势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别明显。与此同时,泾河流域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具体表现为泾河流域中部的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最高,流域南部地区中等,流域北部水资源自然再生能力较弱。水资源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该流域降水、蒸发,以及植被与土壤等下垫面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塔里木河流域由水引起的生态恶化,在我国内陆河流中具有代表性.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流域近40 a源流来水量呈增加趋势,特别是近10 a增加更为明显.说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塔里木河源流区的水情得到好转.但在近10 a源流补给干流的水量增加不足1×108 m3/a, 特别是干流沿程各站点的径流量仍呈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表明塔里木河源流连续10 a的丰水期,并没有改变干流环境恶化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总结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绿洲开发与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近2000多年变化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近50年来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90年代,石羊河流域出山地表水资源减少了15.91%,地下水补给资源减少了42.92%,地下水开采量增大了近10倍,泉水资源衰减了84.3%,进入下游的水资源减少了75%.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地下水水质的恶化,产生了植被衰亡、下游绿洲萎缩、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恶化程度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黑河中游用水与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影响西北干旱区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黑河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中游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下游地区生态恶化的问题呈加剧趋势.通过对影响流域水资源因素的博弈分析,解决中游和下游用水的矛盾.从流域内理性行为主体看,需要借助外界力量的引导,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流域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从中游与流域关系看,需要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介入和中游地区的合作,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政府在流域水资源管理的作用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改进节水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协调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