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籼型三系不育系明3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3A是三明市农科所用特B和金23B杂交选育的明3B与野败胞质珍汕97A回交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米质优,繁殖产量高,易制种,能抑制感光效应等优点,能与不同光温反应特性恢复系配组,测配范围广,于2003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
优质籼型不育系Q1A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Q1A是重庆市种子公司用金23B×58B的F3代与中九B复交,再与珍汕97A杂交引入野败型胞质而育成的一个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2003年7月通过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异交习性好,米质优(6项指标达部颁一级标准,5项达二级标准),中抗稻瘟病.其与成恢04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Q优2号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2002年1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小粒软米型籼稻不育系百A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百A是以小粒型优质保持系秋B作母本,软米型籼稻品种浙农8010作父本杂交制保后与秋A测交、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软米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以典败为主,败育彻底,柱头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对"九二○"敏感;可恢性好,配合力高;分蘖力强;谷粒细长,千粒重14~15 g,品质优.所配组合以感光类型为主,且稻米品质优.其中,百优1025(百A/桂1025)和百优1191(百A/桂1191)分别于2007和2008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耐低温淹水发芽的水稻不育系神9A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1):22-24
神9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保持系Q2B与广东优质抗稻瘟病材料余航丝苗杂交,从F3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与野败型胞质不育系Q2A杂交后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2016年8月通过重庆市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具有异交习性好、米质优、耐低温淹水发芽、感光抑制、抗稻瘟病的特点。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神9优25和神9优28分别于2017和2018年通过重庆和广西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灵红A是以珍汕97A为母本,用自选的灵优占为父本杂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型新不育系.灵红A不育性稳定,柱头发达、外露率高(92%),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而且抗性较强,农艺性状较优良,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杂种一代产量高、米质优.该不育系于2000年7月通过广西区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7,(5):5-7
陕农1A是用稻瘟病抗性强的保持系8010B与香稻保持系宜香1B杂交,F1代作母本与高异交率保持系K17B杂交,系选后代与中9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可恢性好、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抗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2016年通过陕西省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7.
神农4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不育系Q2B与江西优质抗稻瘟病香稻地方资源杂交,从F3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与野败型胞质不育系Q2A杂交和回交育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米质优、异交习性好、抗稻瘟病等特点,所配组合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稳产性好,2018年8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优质籼型不育系Q2A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Q2A是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重庆市种子公司用金23B×中九B的F2代与58B×Ⅱ-32B的F2代杂交,再用复交F2代与珍汕97A杂交引入野败型胞质育成的一个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2003年7月通过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异交习性好;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米质优(12项测试指标中有7项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5项达二级标准);苗瘟3级,叶瘟3级,颈瘟7级,对苗瘟和叶瘟表现为中抗,颈瘟感病.其与成恢047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Q优5号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2003年1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庆1A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用Q2B与越南抗稻瘟病材料X21杂交,F<,2>代中选单株与美国材料Lemont复交,F<,4>代再与野败型不育系Q2A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优质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异交习性好,米质优(达国标1级),配合力强,中抗稻瘟病,2007年8月通过重庆市技术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庆优78(庆1A/R78)产量高,抗病性较好,于2010年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荃211S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抗倒性强、异交率高的两系不育系1892S为母本,米质优的两系不育系03S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8代自交育成的新的两系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异交率高的优点,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介绍了荃211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组表现。  相似文献   

11.
高异交率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庆瑢 《杂交水稻》2005,20(4):9-10
以保持龙特浦A的综合优良性状,改造其不育性稳定性和稻米品质为定向选育目标,用龙特浦B作母本,Ⅱ-32B作父本杂交,在F4代的优良株系中选株与龙特浦A测交并回交,经多代回交转育,育成高异交率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M98A表现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抗病性好,配合力强,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组合,表现早熟、高产、抗病,其中明优98和农华优808已分别通过国家和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春江12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12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滇Ⅰ型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12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矮秆抗倒,穗型大,米质优良,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2A配制的粳粳交和粳籼交杂交稻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穗型籼稻三系不育系浙91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91A是以野败籼型不育系V20A为母本,用浙农8010B/浙农91后代中选株系为父本杂交,采用连续单株花粉育性镜检,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不育系.其穗型大,每穗粒数达155.6粒;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明显优于浙江省主配不育系协青早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60.1%,异交结实率55%左右,易于繁殖制种.2003年9月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配制的新组合正进行试验试种.  相似文献   

14.
沁香A是岳阳市农科所以岳4B为母本与郴优早1号杂交,F_3代选单株与岳4B回交,后代再与金23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不育系,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米质优良,米粒具爆米花香味,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于2008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小粒型优质野败不育系绮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绮A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极小粒型野败不育系,千粒重仅14g,具有败育彻底,异交习性良好,可恢性,配合力高,外观品质好等特点。2001年10月通过广西区科技厅成果鉴定。所配组合表现米质优、优势强、产量高、熟期偏中迟。绮优1025、绮优99和绮优293等优质早灿组合的配组成功,有望解决华南杂交早灿稻米质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桂A是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以自选的95A为母本,自育的桂占为父本杂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特大穗优质籼稻不育系。桂A不育性稳定,柱头发达、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易于繁殖制种,而且植株高大,茎秆坚韧,抗倒伏,米质优,可恢复性好,配合力高,2003年通过广西区科技厅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7.
BT型粳稻不育系双九A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九A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80—4A作母本,以优质粳稻品系双九作保持系,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2002年在海南陵水基地通过安徽省农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群体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结实,花酚败育度为99.54%。异交性状佳,花时早,异交结实率50%以上。配合力强,已选配出双优4183、双优3402等优质高产晚粳新组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新质源优质不育系岳4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岳4A是一个新胞质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花粉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米质优,株叶型好,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强,杂种一代米质优、丰产性好,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天龙1A是绵阳市天龙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稻Basmati 与自育的籼粳交保持材料H067杂交,F_3代再选株与菲改A测交并连续多代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表现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米质优,有明显的早熟效应,配组优势强,于2004年8月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与天龙恢140组配的双季晚稻新组合天龙优140于2009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