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本文系对浙江所采110种蝽科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全文为四个部分;一、浙江蝽科昆虫新纪录种,二、浙江蝽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三、浙江蝽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四、以浙江为分布南北限的蝽科昆虫种类。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贵州省猎蝽科昆虫的区系研究,记述了贵州省真猎蝽亚科昆虫29属52种,提供了各种在贵州省的详细分布.种级阶元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东洋种47种,占90.4%;东洋古北共有种5种,占9.6 %.说明,贵州真猎蝽亚科昆虫的东洋区系性质显著.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贵州真猎蝽共有9个区系类型,其中...  相似文献   

3.
根据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名录进行区系分析,保护区共有半翅目昆虫11科32属38种,其中蚜科(Aphidida)是优势科,共10属11种,其次是蝽科(Pentatomidae)7属9种和缘蝽科(Coreidae)3属3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组成上,宁夏云雾山的半翅目昆虫以“古北区+东洋区”为主,占63.1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以全国广布型比例最高,占23.68%,“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跨区分布型次之,占13.16%,“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跨区分布型占10.53%.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草盲蝽复合组昆虫在内蒙古地区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于2006—2012年,采用网捕法对内蒙古草盲蝽复合组昆虫进行野外调查,根据已有标本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内蒙古草盲蝽复合组昆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草盲蝽复合组昆虫已定名标本5属21种,其中草盲蝽属、后丽盲蝽属为优势类群。内蒙古草盲蝽复合组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组成上以古北界分布占优势(52.38%),古北界+东洋界跨区分布的次之(28.58%)。内蒙古草盲蝽复合组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组成上以蒙新区种类为主体(23.82%),且蒙新区、华北区和东北区的草盲蝽复合组昆虫亲缘关系较为密切。在内蒙古植被带中,草盲蝽复合组分布于典型草原带的物种最多,有19种,占总种数的90.48%,其中,仅分布在草原带的物种有9种,占物种总数的42.86%,由此可看出,草盲蝽复合组昆虫是对草原生境较为适应的类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甘肃缘蝽科昆虫的种类及区系结构进行了纪述及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1、甘肃自然景观概貌;2.甘肃缘蝽科昆虫名录;3.甘肃缘蝽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4.甘肃缘蝽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5.甘肃省内缘蝽科昆虫区划刍议。由于甘肃省幅员广大,地势地形复杂,该省实际拥有的缘蝽种数应比现已掌握的种数为多,故本文的分析只是初步结果,尚有待于继续补充和订正。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云台山昆虫资源和区系特点,于2010—2012年采用传统昆虫分类学方法对该地区猎蝽科昆虫种类进行调查研究及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猎蝽科昆虫共计5亚科15属16种,其中,瘤蝽亚科(Phymatinae Laporte)、菱瘤蝽属(Amblyfhymu Westwood)及硕菱瘤蝽(Amblythyreus chupa Kormilev)、达猎蝽属(Tamaonia China)及云南达猎蝽(Tamaonia yuanana Hsiao)为贵州首次报道。贵州云台山猎蝽东洋区系性质显著;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水平上,以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共有成分为主。所有标本均保存在凯里学院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崔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01-5003
分析比较了河南半翅目蝽科昆虫的世界动物区系和我国动物区在属级阶元的构成,发现河南蝽科昆虫具有显著的东洋区系性质,在我国动物区系亚区水平上以华中区系和西南区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苏省各有关单位所收藏的蝽科昆虫标本,共鉴定出68种,本文对这些种类在世界及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及所占比重作了分析;并与国内外各6个点上的种类异同进行比较;还列举了以江苏为分布南北限的蝽科昆虫种类。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江苏昆虫区划的刍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考证大量文献资料和定名标本基础上整理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名录,共计12目70科236属382种。采用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SI=C/(A+B-C)对该区昆虫的区系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以下初步结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突出古北区成分,共计219种,占已知总数的57.33%,古北界+东洋界混合成分次之,共计122种,占31.9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华北动物区成分113种,占29.58%,其他成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蒙新区〉东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表明该区昆虫在区系组成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内蒙古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er)29种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内蒙古雏蝗属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主要归属于蒙新区、华北区、东北区3个区,而华南区没有分布,其中蒙新区特有种有8种,占27.59%,其次为"蒙新区-东北区"所占比重最大,为17.24%。说明内蒙古雏蝗属昆虫在中国地理区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有性。  相似文献   

11.
以城镇土地经济密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2个盟市2004—2014年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特征。研究表明:1)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显著。总体上看,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盟市间差异明显;2)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总差异呈现上下波动略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城镇土地经济密度呈逐步缩减趋势,东部地区较为稳定,内部差异是导致全区总体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3)研究期间,内蒙古城镇土地经济密度σ收敛在短时期内呈发散趋势,β收敛呈现长期缓慢收敛趋势,其收敛速率仅为0.24%,半生命周期长达291.48年;从区域收敛稳健性上看,内蒙古收敛稳健值为0.238 7,并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地带性演变特征,这意味着内蒙古各盟市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收敛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考验。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内蒙古合垫盲蝽昆虫多样性的基本信息,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6个生境类型区域的合垫盲蝽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315号,隶属19属38种.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合垫盲蝽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华北平原区>阿拉善荒漠区>内蒙古高原区>嫩江-西辽河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大兴安岭山地区.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华北平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区的合垫盲蝽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可见,生境类型对合垫盲蝽多样性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进行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分析,有利于为预防森林火灾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根据林业年鉴数据,对中国华北地区2003-2016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分析中着重考虑群死群伤火灾(HCF)。结果表明:1)我国华北地区森林火灾主要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HCF起数多集中于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2)时空特征方面,火灾起数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其次是河北省和山西省;2003-2011虽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较高,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3)进行聚类分析,按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分为3类,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火灾对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火灾以及HCF起数较多。华北地区森林火灾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应加强火源管理及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内蒙古体育专业男子篮球、足球大学生运动员的体格特点,对内蒙古某高校体育学院95名男子篮球专项运动员、94名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克托莱指数,用长岭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结果发现,内蒙古男篮运动员各体格指标均高于男足运动员,且除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体脂百分比外,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资料比较发现,除内蒙古男篮运动员的身高明显低于河北省男篮运动员外,内蒙古男篮、男足运动员的体格特点与河北省同项目、同水平的运动员相似,但与全国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表明受运动项目特点影响,内蒙古男篮运动员比男足运动员体格更强壮,身体充实度更好;同时也提示应加强对内蒙古体育专业男足、尤其是男篮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以1997、2005和2014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模型测度的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状态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从变化幅度上看,近20年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草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林地和其他土地增幅较大,园地保持相对稳定;从动态变化上看,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上各用地类型在2005—2014阶段年均变化激烈于1997—2005阶段;从状态趋势上看,整个研究阶段内蒙古土地利用状态指数为0.35,表现为小幅扩张的变化趋势。未来内蒙古土地利用格局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会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内蒙古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研究了系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矛盾与协同关系.以系统分析理论为指导,采用运筹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进行分析,突出工程、水源、用水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建立面向实际、面向对象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拟模型,对干旱区以及重要城市、灌区进行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为内蒙古干旱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并根据当前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内蒙古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对1987~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县域农业比重数据的时空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比重空间自相关性强且空间聚集现象明显;2农业比重存在区域趋同趋势,“低”水平县域趋同趋势有所加强,“高”水平县域趋同趋势有所减弱;3县域自身及其邻域同时向上转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蒙东以及蒙西的乌兰察布且呈收缩态势,县域自身或邻域有一方或双方均向下转移的区域绝大多数位于蒙西;4农业比重水平转移显著受到时间和区域背景的制约,区域趋同趋势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稳定与不独立的特征;51987~2001年,农业比重低水平地区和高水平地区的区域背景对水平转移均起到了负面影响;2001~2014年,农业比重低水平地区的区域背景对水平转移起到了负面影响,而高水平的区域背景则产生了正面影响。这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区域趋同趋势存在及差异提供了空间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现存问题和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区域水资源,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内蒙古1998—2018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并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全区水足迹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总水足迹达778.58亿m3。从构成上看,农业蓝绿水足迹始终占总水足迹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72.43%~82.97%。对比各地级市用水特征,由于阿拉善地区生态蓝水足迹较高,因而人均蓝水足迹最高;兴安盟降水量大、作物产量较低,因此人均绿水足迹最高;研究区总体水资源压力始终处于较高状态,乌海地区水资源压力位居第一,但研究区总体上尚未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综上,内蒙古地区亟需通过调整用水结构等以改善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我区贫困地区的分布状况,近年来扶贫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我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喀喇沁旗是全区31个固定贫困县之一,在我区50个贫困县当中只是一个点,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该旗近年来扶贫开发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