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农村生猪常见的饲料中毒病。许多饲料作物、蔬菜叶及一些野生植物都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这些饲料如果蒸煮不透或闷煮在锅内,闷煮时不搅拌、不揭盖,在40℃~60℃放置过久,或者晚上煮,第二天早上喂时,硝酸盐就会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剧毒,可引起中毒。霉变腐烂的青饲料,也可使其中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
张猛亮 《兽医导刊》2020,(4):172-172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猪摄入了多量的亚硝酸盐饲料,或饲料中含硝酸盐较多,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盐转为亚硝酸盐,导致猪发生组织系统缺氧的中毒性疾病。基于此,本文以猪亚硝酸盐中毒诊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根据临床诊断提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强化对猪的正确饲养。  相似文献   

3.
<正>獭兔亚硝酸盐中毒是因饲料、饮水中硝酸盐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病。尤其是秋季,常因对饲料的贮放、运输不当,使其组织破坏和腐烂,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下,被自然界或肠道细菌作用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獭兔食后引起中毒。2011年10月,我市某獭兔养殖户饲养的獭兔陆  相似文献   

4.
1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原因是大量饲喂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如长期堆沤变质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蒸煮的白菜、萝卜等,这些饲料中的硝酸盐经上述过程被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家畜误饮了含大量硝酸盐化肥的稻田、沟渠污水,这些硝酸盐在胃肠及组织中被转化为亚硝酸盐(猪少见)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5.
<正>亚硝酸盐中毒,是猪只通过饲料或者饮水摄入过多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新鲜青绿菜类和块根作物,目前在农村养猪仍然存在亚硝酸盐中毒现象。1发病原因亚硝酸盐是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所以说,亚硝酸盐中毒疾病的发生,与硝酸盐的含量和硝化菌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油菜、白菜、甜菜、野菜、萝卜、牛皮菜等青绿或块根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同时,自然界  相似文献   

6.
1猪亚硝酸盐中毒1.1发病原因用白菜、莲花白、莴笋叶、甜菜等富含硝酸盐的饲料喂猪时,由于调制方法不当,致使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中毒。农村常见的错误调制饲料的方法是采用文火焖煮,待其缓缓熬熟,煮好的饲料倒入缸内加盖焖存,或利用锅灶余热,使饲料保温,将煮熟的饲料长久焖置锅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饲养方式的转变,猪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边远的农村和山区,大部分养殖户在青绿饲料的饲喂上,仍在采用传统的熟喂方式。在青绿饲料的贮存及调制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还时有发生。同时,因未能及时发现病畜或者药物缺乏的原因,常常造成中毒猪只死亡,给养殖户  相似文献   

8.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食入富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或饮水引起的化学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该病在采用传统熟喂方式饲养的山区养猪户多发。这些农户一般经济条件较差,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常年猪只存栏多的5~8头,少的3~5头。一旦发生本病,将给家  相似文献   

9.
引起猪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饲喂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如长期堆沤变质了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焖煮的白菜、萝卜菜等这些饲料中的硝酸盐经上述过程被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猪食人这些饲料会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表现全身缺氧,皮肤黏膜呈蓝紫色,重者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0.
獭兔亚硝酸盐中毒是因饲料、饮水中硝酸盐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病。尤其在秋季,常因对青饲料的贮放、运输不当,使其组织破坏和腐烂,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被自然界或肠道细菌作用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獭兔食后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1.
秋冬季节是青绿饲料收获和储藏的季节,有许多青饲料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如甜菜、菠菜、萝卜和一些野菜等。如果这些青饲料管理不善,如堆放、蒸煮不透或长时间置于锅里不搅拌,在去氮细菌还原酶的作用下,饲料中所含的硝酸盐迅速转变为剧毒的亚硝酸盐,易发生猪亚硝酸盐中毒。该病如防治不及时,死亡率很高,给养猪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猪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养猪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生猪生产也迅速发展,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鼓舞的好事。但我们在农村进行巡回防疫和仔猪阉割过程中,也了解到:由于有的生猪散养户不注重科学饲养管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或省事图方便,对生猪的饲养管理,饲料的调制以及投喂方法不当,造成中毒病的发生,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为此,现就生猪常见几种主要中毒病的中毒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综合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猪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养猪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生猪生产也迅速发展,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鼓舞的好事。但我们在农村进行巡回防疫和仔猪阉割过程中,也了解到:由于有的生猪散养户不注重科学饲养管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或省事图方便,对生猪的饲养管理,饲料的调制以及投喂方法不当,造成中毒病的发生,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为此,现就生猪常见几种主要中毒病的中毒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等综合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盐中毒是动物采食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饲料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冬春季节是高发季节,主要原因是饲喂的青绿饲料没有摊开摆放,饲料受潮变质,奶牛采食后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5.
引起猪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饲喂含有亚硝酸盐的饲料,如长期堆沤变质了的青绿饲料或经长时间焖煮的白菜、萝卜菜等这些饲料中的硝酸盐经上述过程被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猪食人这些饲料会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表现全身缺氧,皮肤粘膜呈篮紫色,重者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6.
亚硝酸盐中毒,主要发生于家畜,而家畜中又以猪发生较多。猪对亚硝酸盐比较敏感,当食入70~75mg/kg体重时,便可引起中毒或死亡。饲料中亚硝酸盐主要是由硝酸盐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7.
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饲料或饮水中富含硝酸盐,在饲喂前的调制过程或采食后瘤胃内产生大量亚硝酸盐,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而引起的中毒。其临床特点为发病突然,黏膜发绀,血液呈暗褐色,血凝不良,呼吸困难,神经紊乱,病程短。  相似文献   

18.
谷物和蔬菜类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在肥沃的士壤或施化肥过量的土壤上生长的谷物,硝酸盐含量更高些.含硝酸盐的青绿色饲料若调制不当,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可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1)青饲料(如菜类)受害虫残伤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还原性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很快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食用这种青绿饲料易引起中毒.(2)小火焖煮饲料在25~37℃的条件下,持续24~48h后,饲料中的硝酸盐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饲喂此种饲料中毒的机会较多.(3)日粮搭配不合理草食动物瘤胃内的细菌也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9.
谷物和蔬菜类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在肥沃的士壤或施化肥过量的土壤上生长的符物,硝酸盐含量更高些。含硝酸盐的青绿色饲料若调制不当,存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町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1)青饲料(如菜类)受害虫残伤后;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还原性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很快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食用这种青绿饲料易引起中毒。(2)小火焖煮饲料在25~37℃的条件下,持续24~48h后,饲料中的硝酸盐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饲喂此种饲料中毒的机会较多。(3)日粮搭配不合理草食动物瘤胃内的细菌也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0.
<正> 亚硝酸盐是由饲料、饮水或化肥中的硝酸盐还原而成。新鲜菜类作物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特别是施放氮肥多的农作物,硝酸盐含量更高。当菜类等青绿饲料的贮存、调制方法不当时,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大量的硝酸盐可还原成剧毒的亚硝酸盐,猪采食这类饲料后即可引起中毒。本病常于猪吃饱后不久发生,故有饱潲病之称。多发生于冬季农村用自己储存的菜类煮制泔水喂猪后不久,尤其是焖锅熬制的泔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