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宽甸地区处于栗树栽培的北缘,由于气候比较寒冷,在建园上,绝大多数园块先定植实生苗,再以高接改换良种。高接可使栗树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优,提高抗逆性。目前我市的栗树已进入改换良种高峰期。全市计划每年改换666hm^2。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使栗树早结果,让栗农早日获得效益,根据以往嫁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广大栗农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我市的主要经济林树种,全市种植面积为10万hm^2。栽培栗树能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近年来,有些栗树品种空苞率日趋加重,影响栗果产量和栗农增收。本试验拟通过对板栗施用持力硼、速乐硼和硼砂。探讨其对板栗结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封红平 《现代园艺》2006,(7):15-16,8
板栗是永仁县种植的主要经济林果之一。种植面积5300hm^2,占经济林果总面积的46%。由于板栗大多数种植在土壤瘠薄、水源条件较差的山坡上,管理粗放,品种良莠不齐,影响板栗产量的空蓬现象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各板栗种植点均有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栗园较重,空蓬率达95%以上;有的栗园较轻。空蓬率只有7%左右;有的整株栗蓬全是空蓬,有的栗树只有部分是空蓬;有的栗树嫁接前栗实小。但较饱满。嫁接后则全树空蓬;有的初结果栗实饱满,以后逐年空蓬增多,有的初结果就全部是空蓬。  相似文献   

4.
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从 1994年开始引种日本栗 ,然而 ,日本栗在中国南方板栗砧木上嫁接成活率极低 ,不到2 0 %。东源县 1995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4万株日本栗 ,出圃不足 0 5万株 ,成苗率 12 %左右。阳山县 1996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了6 0 0 0株日本栗 ,仅出圃 10 0多株 ,成苗率不到 2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日本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进行试验。日本栗为银寄、国见、筑波、紫峰和丹泽等5个品种。砧木为河源油栗、江西板栗、湖北板栗和丹东栗。试验就砧木、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  相似文献   

5.
板栗就地嫁接是现代板栗栽培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龄栗树快速生长成园、早产丰产的重要措施。在栽培技术中,我们探讨了就地嫁接技术在本地区的适用性。通过生产应用,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区的板栗就地嫁接技术措施,达到嫁接成活率92%以上,取得二年培育成结构合理的树...  相似文献   

6.
丹东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东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范桂兰(丹东市林科所118011)丹东栗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宽甸、凤城、东沟以及振安区。现有栗树60.57万亩,1877万株,其中结果面积为26.88万亩,结果株数580.7万株。丹东板栗年产量在412...  相似文献   

7.
日本栗嫁接改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我国日本栗的主要产区。现有栽培面积约10万hm^2。近些年来,随着新品种的应用,很多栗园都进行了嫁接改造。但也有一些栗树仍然是实生状态,有的栗园因更新品种需要进一步改接。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应用,嫁接改造已成为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辽宁省栗产区多采用高接换头的方式更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板栗嫁接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 ,我县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每年新植板栗 70 0hm2 以上 ,到目前为止 ,已植板栗 0 48万hm2 ,按以往嫁接方法 ,成活率、出圃率都低 ,嫁接合格苗木供应不足 ,严重影响山地综合开发种果生产。为提高嫁接成活率 ,笔者于 1 997~ 1 998年采用改良单芽切接技术 ,嫁接成活率达 98% ,出圃率达 90 % ,培育合格板栗嫁接苗 1 0万余株。现将嫁接技术小结如下 :1 苗地选择与准备 苗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砂质壤土 ,冬季进行深翻晒白 ,翌年 1月下旬每 6 6 6 7m2 撒施钙镁磷肥 76kg、石灰 5 0kg、饼肥 1 0 0kg ,然后灌…  相似文献   

9.
2002年在板栗资源调查中,发现北京市太行山区房山区佛子庄乡北窑村有1株约90年生的实生栗树,具有早实丰产、品质优、适宜炒食等特点。2003—2013年对该母株进行嫁接试验,并以北京地区主栽板栗品种燕红’作对照,分别在房山区、密云县、怀柔区等地进行区域性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无性系后代在坚果单粒质量、产量方面优于母株;早实性强,嫁接后次年结果,第3年平均株产1.2千克,第6年平均株产2.5千克(株行距3米×3米);10年后平均株产不低于5千克,较‘燕红’(平均株产约2.4千克)高108%;空苞率0.5%,每苞含坚果2.6个,出实率46.2%,均优于‘燕红’(空苞率3.1%、每苞含坚果1.7个,出实率35.6%)2013年12月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良乡1号’。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浙江省开化县的主栽果树之一.现有面积2000公顷,2005年产量150万千克。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的几株,多的也只有3000余株。板栗采收后.坚果常温贮藏.易腐烂或风干而无法食用。而栗农由于受规模、资金的限制,无力对板栗进行冷库保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几年由于板栗市场收购价逐年下降,至2005年已跌至4元/千克的水平.已严重影响了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探索适宜一家一户的板栗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延长板栗供货期,以提高板栗价格.降低风险,增加收入,促进板栗生产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十分迫切。经过2003年至2005年3年的板栗带苞贮藏保鲜试验.保鲜期可达次年的3月底4月初。且鲜果率高,贮藏后坚果色、香、味与刚采下时的坚果无明显差别.价格达16元/千克。大幅度提高了栗农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该技术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操作,深受栗农欢迎。  相似文献   

11.
1存在问题 1.1密度过大,管理粗放为适应退耕还林的要求,667m^2栽植110-220株,且在园内种植了其它农作物,没有给板栗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致使板栗生长衰弱。1-2没能做到适时嫁接绝大部分栗园仍按传统方法管理,干径不到3~4cm以上(4年生以上)不嫁接,使得部分园片未嫁接就已郁闭。  相似文献   

12.
一、幼树修剪技术过去,陕西渭南一带的栗树.历来是放任中长,不修剪。以致栗树未老先衰,病虫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平均株产只有143克人右.栗瘿蜂危害株率达100%,芽被害率高达40一70%有的树颗粒不收。最近几年,我们加强了对幼树的修剪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修剪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效果修剪技术主要采用摘心(打顶)、短截、疏技、回缩等措施。如何使幼树早果多实,根据栗区多年的生产实践,抓好以下两个阶段的修剪.1分重要。1新接幼树:嫁接后卜3年,是培养矮冠丰产树型的关键,也是使栗树早实丰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板栗嫁接口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李树贵,蔡明(河北迁安职教中心064400)板栗优种嫁接是实现板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迁安县近年来推广优种板栗近50万株,但在生产中发现一种接口害虫,咬伤嫁接口部位的愈伤组织,使接口难以愈合,被害株率达50%,挫伤了群众栽植...  相似文献   

14.
板栗一年生枝修剪反应规律的研究初报李体智刘清范桂兰邓践(丹东市板栗科学研究所118001)林树栋(东港市板栗工作站)丹东地区盛产板栗,现有栗树4.67万公顷,2480万株,最高年产量9360吨。栗树管理较粗放,对其修剪反应规律的研究甚少。为了搞好栗树...  相似文献   

15.
西瓜嫁接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在靠接法与插接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了1种西瓜嫁接新方法。该法是将瓜苗按靠接法切切口、砧木按插接法打嫁接孔,然后将瓜苗切口插入砧木嫁接孔中,砧木自然将瓜苗固定,不需嫁接夹,省去了靠接法加夹固定和去夹两道工序,同时又克服了插接法瓜苗易失水干枯及瓜苗小而成苗慢等缺点,具有比普通嫁接方法简单容易、嫁接后易管理、成活率95%以上、成苗快等优点。该方法已被本县广大瓜农接受与推广,2000~2003年全县累计推广1万hm^2以上,西瓜增产2.25万t,增效1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遂昌县是浙江省第二林业大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嫁接板栗,目前已有板栗面积约0.27万hm^2。近年来,各种板栗病虫害普遍发生,尤其是果实病虫害更严重。2001年遂昌县被浙江省林业局列为第二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县,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调查。  相似文献   

17.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到2000年栽培面积为0.83万hm2,产量为1276万kg。但从当地板栗产区情况来看,树种以红栗子和实生栗树多,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引进了省内外板栗良种,采用大树低干嫁接方法,更新复壮,使其……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浙江省开化县的主要栽培果树之一,现有面积2000hm^2,2005年产量150万媳。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的几株,多的大户也只有3000余株。在板栗采收后,坚果常温贮藏易腐烂或风干而无法食用,而栗农由于受规模、资金的限制,无力对板栗进行冷库保鲜,只能以鲜销为主。近几年由于板栗市场收购价逐年下降,至2006年已跌至3元/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西瓜嫁接栽培是克服连作障碍和防止枯萎病的特效技术措施,目前国外已普及推广,国内山东、广西、河南、湖南、贵州等地也有一定面积。贵州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3年推广应用面积0.4万hm^2,占全省西瓜总面积的12.6%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西瓜嫁接后根系强大,分布范围广,  相似文献   

20.
莒南是一个农业大县,丘陵面积占79%,多为沙石山微酸性土壤,特别适合板栗栽培。上个世纪90年代板栗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列为“国家板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2000年以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现有板栗园面积1.86万hm^2,年产坚果1.8万t。生产中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我们总结出板栗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