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解剖成年双峰驼跗关节8个,结果发现双峰驼跗关节在形态结构方面有以下显著特征:1.中央跗骨不与第四跗骨融合;2.距骨近端具嵴状滑车,远端具髁状滑车,近端滑车的嵴和沟向前内侧倾斜,与矢状面间的夹角为10°,远端滑车的髁和沟朝向正前方,双重滑车结构使跗关节伸屈运动范围加大,并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侧向运动,这是骆驼驮载重物时能够自由起卧的重要原因之一;3.具有跟踱外侧韧带,而牛马均缺如;4.跗关节外侧短韧带从外侧踝达于跟骨,牛的从外侧踝至距骨,马的则从外侧踝达跟骨和距骨;5.跗背侧韧带位于内侧面,形成内侧侧副韧带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 前肢筋膜前肢筋膜,浅筋膜中无皮肌存在。深筋膜依其所在的位置分肩臂外侧筋膜、肩臂内侧筋膜、前臂筋膜和腕掌指筋膜。肩臂外侧筋膜位于肩臂外侧面,在肩胛外侧附着于肩胛岗和三角肌,在肘关节附近附着于肱骨外侧上髁和臂三头肌腱,并继续向下伸延而成为前臂筋膜浅层,其覆盖于  相似文献   

3.
对5具双峰驼后肢骨骼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与单峰驼、马、牛的后肢骨骼做了比较,发现双峰驼后肢骨骼的特征如下:髋结节薄而窄小,荐结节厚而宽大;坐骨结节粗大,坐骨弓呈深“V”字形;转子窝很深,约3.5cm,无第三转子;膝盖骨呈上下行的椭圆球形;胫骨很发达,其骨干的外侧部较内侧部锐利;腓骨退化,近端只残留一痕迹,远端退化成胫骨远端外侧部下伸的踝突,无骨干;跗骨有6块排成3列。后肢其余的脚骨(跖骨、近趾节骨、中趾节骨和籽骨)较前肢相应的脚骨细、长,亦无远籽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养猪业迅猛发展,在临床实践中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不仅能对猪疫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检测和监测,更能为疫病的预防、控制、净化提供技术保障,血液样品的采集是实验室检测的前提工作。现将猪前臂头静脉采血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前臂头静脉解剖学部位头静脉(前臂头静脉):主要汇集前臂内侧和前足背侧面浅层的静脉。在腕桡侧伸肌近端的前内侧,由肘正中静脉和副头静脉汇合而成。沿臂头肌与降胸肌(胸浅肌前部)之间向前上行,越过锁骨下肌表面,至甲状腺外侧面,在颈浅静脉对侧稍后,腋静脉的前方,汇入颈外静脉腹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的黑皱茎飞虱 Opiconsiva nigra Ding et Tian 新种,从阳茎构造的特征来看,相似于 Opiconsiva dodona(Fennah)和 Opconsiva albicollis(Motschulsky),而更接近于后者,它同后者的主要区别是体稍大,黑色而具有光泽,雄虫的臀节小,雄生殖节从后面观,背侧角不向中部反折,从侧面观也不延伸突出,而与后开口的侧缘相交呈直角状,此外,阳基侧突内外端角的形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此新种的模式标本产地为云南昆明和广东海南岛,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衣学院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广西短脉纹石蛾属3个新种,即刺尾短脉纹石蛾(Cheumatopsyche acanthus,n.sp.)、微凹短脉纹石蛾(C.concav-iuscula,n.sp.)和平尾短脉纹石蛾(C.orthocercata,n.sp.)。刺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金短脉纹石蛾(C.kimOláh&Jo-hanson)较为接近,但其第10节侧面观上下缘近平行,中叶呈尖刺状,侧叶明显宽于中叶;内茎鞘突长卵圆形;下附肢第2节细而直;可与后者区别。微凹短脉纹石蛾与产于福建的挂墩短脉纹石蛾(C.guadunicaLi)相似,但其第10节侧面观较长,约为其高的2倍;阳具腹面观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细,并在其最端部略加粗;阳具内茎鞘突侧面观近三角形;下附肢第2节侧面观基部2/3粗大,端部1/3细窄,并略向上弯曲,上缘具一细微凹切;可与后者区别。平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伊氏短脉纹石蛾(C.ecsediiOláh&Johanson)相似,但第10节侧面观略呈四边形;阳具侧面观内茎鞘突略呈四边形,且其下缘略向上切入;下附肢第2节明显窄于第1节端部;可与后者区别。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蛴螬在清丰县中部古城、大流、高堡及柳格等乡镇频频发生,主要危害作物为花生、辣椒和部分蔬菜等,给当地农作物造成的了严重的损失,甚至造成部分农作物的绝收。一、形态特征成虫:椭圆形,体色由红棕渐变为近黑色或黑色,鞘翅、六足、前足胫节外侧生有3个钝齿或利齿。卵:长圆形,色由谈青或乳白变为能隐现幼虫体。幼虫:短而粗,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身体白色、头红褐色。蛹:裸踊,黄或黄褐色,体长22毫米左右,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双峰驼20个关节(左、右肩关节、肘关节各5个)的解剖,发现如下一些特征:肩胛骨关节盂切迹不明显.肱骨远端内侧髁关节面无滑液窝;髁间沟由后向前内侧斜行,其与关状面之间的夹角约为10度。肘关节囊前壁有前斜韧带加强。肘外侧侧副韧带比肘内侧侧副韧带强厚得多,且后者远端没有2个止端.桡尺骨间的产节已基本骨化.  相似文献   

9.
双峰驼前肢骨骼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单峰驼、马和牛的前肢骨骼作了比较。双峰驼肩岬冈高、厚,启峰较长;肢骨粗大,其近侧端大结节较小,远侧端内、外侧髁上均无滑液窝,桡尺骨间除了一个前臂近侧骨间隙外,还有两个前臂远侧骨间隙;掌骨由同等发达的第三、四掌骨融合而成;中间腕骨呈楔形;远侧指节骨呈短小的三棱锥体形,其伸腱突、屈腱面均不明显;无远侧籽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从甘肃临夏囘族自治州临夏市,康乐县及和政县的17头黄牛小肠内所采集的四种古巴线虫Cooperia,其中一种是新种,一种尚未定名。计: 1.Cooperia oncophora(Railliet,897) 2.Cooperia spatulata(Linstow,1906) 3.甘肃古巴线虫(新种)Cooperia kansuensis nov.sp. 4.Cooperia sp. 甘肃古巴线虫与Cooperia zurnabada线虫有些相似,下列主要特点可将它们区别开来:(1)Cooperia zurnabada与本种间雄虫交合刺方面有明显的区别:1)前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斜切,形成鞋状膨大物,其上复盖角质层,后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尖细,其周围并具有透明膜;2)前者交合刺内分枝宽短,长为0.0260毫米,后者交合刺内分枝细长,长为0.0590毫米;3)前者内分枝与外分枝明显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后者内分枝与外分枝不分开,往往只能看到一裂縫。(2)C.zurnabada外背肋从背肋主干近端若干距离处发出,而本种外背肋从背肋基部独立发出。(3)C.zurnabada背肋侧小分枝远端不弯向腹面,较短,而本种背肋側小分枝远端明显弯向腹面,卷曲呈一圆球状,较长,其长度相当于背肋分枝长度的1/2。(4)两者雄虫生殖圆锥显然不同,各有其独特的形状。甘肃古巴线虫又与C.mcmasteri亦有些相似,而C.mcmasteri与本种线虫有下列区别:(1)前者交合刺外分枝远端以小的圆锥形膨大而结束,后者交合刺远端尖细,其周围并具有透明膜,前者内分枝较后者内分枝短。(2)C.mcmasteri背肋基干较短,背肋侧小分枝很短,远端不明显弯向腹面,而本种背肋基干较长,背肋侧小分枝很长,相当于背肋分枝长度的1/2,并且卷曲呈一圓球状,有时仅侧小分枝远端卷曲呈棍棒状。(3)两者雄虫生殖圆锥显然不同,各有其独特的形状。  相似文献   

11.
林麝前肢骨骼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三头林麝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羊和鹿类的前肢骨骼进行了比较。林麝前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肩胛骨短而宽、肩胛冈特别长,肩峰呈锐角,其末端与肩臼位于同一平面;肱骨近端外侧结节的前部特别发达;前臂骨明显向前弯,只有一个前臂骨间隙,尺骨体呈薄板状;第3和第4掌骨发达,第2和第5掌骨保留远侧部;第3和第4指发达,冠骨和蹄骨较长;第2和第5指较小,每指各有3个指节骨和2个近籽骨。  相似文献   

12.
胭脂鱼精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胭脂鱼精子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精子各部分的长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胭脂鱼的精子主要分为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头部在光学显微镜下近圆形,透射电镜下头部纵切似马蹄形;头部无顶体,主要由细胞核组成,核内染色质致密,核内有核空泡;核外可见清晰的核膜,头部几乎无细胞质存在;头部后端中央处有一较深的植入窝,深度占细胞核总长约2/3,植入窝内有中心粒复合体.精子的中片紧连在核的后端,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组成;袖套两边接近对称;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之间的角度近直角,呈"T"字形;精子尾部轴丝与细胞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轴丝与细胞膜之间还有囊泡等细胞器;精子尾部有侧鳍;尾部可分为主段和末段,尾部主段具有典型的"9+2"的轴丝结构.光学显微镜测定结果表明,精子头长约(2.56±0.14)μm,尾部约(52.69±5.59)μm,全长约(55.51±5.67)μm.  相似文献   

13.
为江鳕精子活力及人工繁殖受精率的提高提供参考,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江鳕精子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江鳕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3部分构成,没有植入窝。头部呈椭球形,长(1.6±0.3)μm;颈部前宽后窄,长(0.6±0.2)μm;尾部细长,长(16.1±4.3)μm。江鳕精子头部有背腹之分,背部有少量细胞质;腹部主要是细胞核,其中染色质的电子密度呈均匀、致密分布,没有网络状间隙,细胞核前端无顶体。江鳕精子颈部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构成。中心粒复合体分为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近端中心粒由9组三联微管组成,没有中央微管,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细胞核的长轴呈垂直关系。江鳕精子尾部的核心结构是轴丝,由9组外周二联微管和1对中央微管组成,是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外表面有由质膜向两侧突出而成的侧鳍,左右侧鳍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安哥拉兔毛可分为外周的鳞片层、中间的皮质层和中央的髓腔。鳞片层很薄,其细胞呈扁平状,紧贴皮质层;髓腔呈蜂窝状,电子密度较高;皮质层很厚,由正、副皮质细胞组成,皮质细胞内充满了角朊纤维和基质,角朊纤维是由直径为7.5nm呈旋涡状排列的微角朊纤维组成,纤维平行毛干长轴排列。正、副皮质细胞在皮质层中的分布随兔的品种及毛的类型而异。中系安哥拉细毛大多呈不对称分布,西德安哥拉细毛则相反。中系安哥拉兔毛皮质细胞的不对称分布为良好的卷曲和弯曲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蛇鮈精子的形态学结构。结果表明,在光学显微镜下,蛇鮈精子主要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长为(3.15 ± 0.44) μm,尾长为(37.34 ± 2.24) μm,尾长约为头长的12倍。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蛇鮈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3部分组成,头部无顶体,细胞核呈椭圆形,核内为致密物质,内有较大的核空隙。细胞膜与核膜之间几乎无空隙,后端具有较浅的植入窝,深度约占细胞核体积的1/6,植入窝内包含有中心粒复合体,其近端中心粒与远端中心粒呈“L”型。尾部可见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尾部周围具有侧鳍,近核端具有囊泡鞘结构。研究认为,蛇鮈精子的结构符合体外受精鱼类对精子结构的要求,具有硬骨鱼类精子结构的普遍特点,但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大体解剖的方法描述了双头畸胎犊牛融合部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病原学。该犊牛两头在枕部融合,颈部、躯干、四肢、内脏都是单一的,发育正常。两头对称生长,大小近于相等。每个头有两个鼻孔、两只眼睛、两个耳廓,被毛整齐。枕骨轴侧面融合牢同,轴侧枕骨髁消失,外侧枕骨髁与环椎相关节,枕骨大孔两个,颈椎6枚,环椎由4块骨构成,枢椎齿突消失。有两个舌、两个喉、一个食道、一个气管。两舌之间有舌骨体间肌相连。除环状软骨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环外,其余3种喉软骨发育正常,具有一个宽大的喉后腔。每个头有完整的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颈总动脉、颈总静脉、迷走交感于各有3条。每个头的脑、脑干、脑神经(除轴侧Ⅺ脊副神经外)发育正常。中枢融合部在脊髓前端,位于环椎的椎管内。畸胎的病原学可能是胚胎内细胞群分化紊乱,胚泡从透明带上浮现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轴向、径向荷载下植物根系对弹性变形的适应与抵抗特性,以水土流失地区常见植物种黑沙蒿根系为对象,采用TY8000伺服控制试验机,研究1~5 mm径级范围内黑沙蒿直根及含侧根分支处根段承受轴向、径向荷载下弹性模量与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直根及含侧根分支处根段力-位移曲线(F-s曲线)承受轴向荷载时呈上凸形,承受径向荷载时呈下凹形;直根段、含侧根分支处根段的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弹性模量均与根径幂函数负相关,抗拉刚度及抗弯刚度与根径幂函数正相关;弹性模量与刚度在轴向荷载下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径向荷载下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说明黑沙蒿较细根适应变形能力更强,较粗根抵抗变形能力更强,且根型影响变形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昆明小鼠胚胎中脑腹侧与额叶皮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差异,为更好的研究和利用神经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胚鼠中脑腹侧组织与额叶皮质,经消化及机械吹打成单细胞后接种于含有B27、bFGF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扩增;倒置显微镜观察比较生长状况;机械方法传代;10%血清接种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并作比较。结果:小鼠胚胎中脑腹侧与额叶皮质均存在神经干细胞,其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均呈Nestin阳性;但额叶皮质所含神经干细胞明显多于中脑腹侧,也更宜成球;结论:同样条件下,额叶皮质神经干细胞比中脑腹侧神经干细胞更易培养与增殖,但分化较晚。  相似文献   

19.
<正>1后备母猪的选育选种在体重60~70kg时进行,猪毛色全白,头长、颜色面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向前直立,体躯长,胸深广,肋开张,背平直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后躯宽长,腿肌充实,阴部发育良好。至少六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2只东方白鹳和鸡、鸭腔上囊的形态结构。东方白鹳腔上囊壁内的淋巴组织结构与家禽明显不同。东方白鹳腔上囊壁内的淋巴小结多呈扁椭圆形,皮质与髓质各位于小结的一侧,中间区呈窄条状、位于小结中间。多见2~3个淋巴小结对合成一个淋巴小叶。小叶中间是淋巴小结的髓质,两侧或周围是淋巴小结的皮质。淋巴小结的髓质外侧表面付有单层上皮。小叶内淋巴小结之间有窄的腔隙。家禽的淋巴小结中髓质位于中央,而皮质包于周围。中间区在皮髓交界处,呈环形包围在髓质周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