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塑料大棚蔬菜周年高效种植可以参考以下10种模式,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上海青(遮阳网覆盖)—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四层覆盖)早春西瓜—散叶生菜—秋冬甘蓝,塑料大棚(加盖小拱棚)草莓—早春辣椒,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秋延后黄瓜,塑料大棚(二道幕)早春黄瓜—秋延后番茄,塑料大棚(二道幕或小拱棚)早春番茄—上海青—秋厚皮甜瓜,塑料大棚早春西瓜(四膜覆盖)—散叶生菜—蒜苗,塑料大棚早春甜瓜(苦瓜)—上海青—秋延后辣椒,塑料大棚冬春芹菜—春黄瓜—上海青,塑料大棚春辣椒(二道幕或小拱棚)—冬春芹菜。  相似文献   

2.
全国塑料大棚蔬菜技术推广基地之一的砀山县,近年来,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砀山特点的简易塑料大棚建造技术.现介绍于后,供学习推广。一、砀山简易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3.
杨登山  文青善 《蔬菜》1995,(3):36-37
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新技术044400山西省夏县食用菌研究会杨登山,文青善近年来,我们利用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塑料大棚的形式建造塑料大棚时,要考虑保温、保湿、通气、投资等因素,充分利用太阳能源,大棚...  相似文献   

4.
钢丝管结构塑料大棚是一种适宜于春秋两季种植的简易塑料大棚。本文简述了钢管式塑料大棚的建造方法、步骤以及特点,并提出了基于钢管大棚的早春嫁接西瓜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以辣椒(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大棚蔬菜种植种类,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两种主要的栽培模式[1~3]。但塑料大棚辣椒生产中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加重,成为制约大棚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利用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机会,从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塑料大棚菜豆因其品质好、单价高、易销售、易管理、成本低等原因,栽培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落花落荚严重,产量低,制约着塑料大棚菜豆的快速发展。分析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1菜豆落花落荚原因1.1春季,塑料大棚内前期温度低、中后期温度高,管理不当时塑料大棚内温度往往超过30℃,甚至高达40 ̄50℃。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塑料大棚菜豆播种(育苗)过早,育苗期温度经常低于10℃,易产生不完全花,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引起落花落荚;塑料大棚菜豆播种(育苗)过早,虽能正常开花,但由于从播种到开花需要的积温达不到860 ̄1150℃,也不能正常结荚;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豫东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苦瓜,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合理整地施肥、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塑料大棚苦瓜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为普及塑料大棚栽培管理技术,主要介绍塑料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在蔬菜栽培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关键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与小气候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允分有效地利用塑料大棚,我观察、分析了1991年冬春季节塑料大棚内的气象变化,以期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一、气温的变化规律1.棚内温度明显高于棚外。塑料大棚内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均高于棚外,其棚内、外各温度指标的差值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魏万爱 《长江蔬菜》2011,(19):29-30
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势高,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特别适宜于甜瓜的生长。兰州塑料大棚种植甜瓜一般采用塑料大棚加小拱棚再覆盖地膜的方式。塑料大棚甜瓜育苗是大棚甜瓜生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针对早熟上市的要求,必须认真把握适时浸种催芽、播种育苗、培育壮苗、适时定植4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塑料大棚春提早及秋延迟黄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瓜塑料大棚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85年春开始用塑料大棚立体袋栽平菇试验获得成功,后于1986年在全县推广,目前全县塑料大棚已发展到160多个,年产鲜菇140万公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塑料棚的搭建塑料大棚建造时,要着重充分利用太阳能,其形式有三种:(1)半地下池塑料大棚,宽7米,长15~20米,南北、东西向均可,挖40~60厘米深,将土推  相似文献   

13.
浅谈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适龄壮苗、定植、开花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果农从事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夏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环境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环境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2种设施条件下室内空气温湿度和15cm土壤温度,以促进当地设施农业发展。结果表明:从室内气温上看,日光温室气温高于塑料大棚;晴天二者日均气温相差2.3℃,但差异不显著;阴天二者相差2.2℃,差异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也是日光温室气温高于塑料大棚的温度;从室内土壤温度上看,日光温室土壤温度高于塑料大棚土壤温度;晴天二者日均土温相差1.2℃,差异显著;阴天二者相差2.6℃,差异显著。从室内湿度上看,晴天日光温室平均湿度大于塑料大棚空气湿度,二者平均值分别为73.4%、70.2%;阴天也是日光温室空气湿度大于塑料棚空气湿度,均值分别为81.4%、76.0%,但差异均不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整个试验期日光温室空气湿度平均为68.2%,塑料大棚为72.1%,二者结论相反,这与温室管理无法统一有关。  相似文献   

15.
蔡令仪  杨瑞长 《食用菌》1992,14(5):30-30
近年来,在塑料大棚内栽培香菇已很普及。现有试验证明,塑料大棚由于温差大,适合香菇的生育,产量略高于室内栽培。那么塑料大棚栽培香菇与室内栽培相比,对香菇质量有无影响?在塑料大棚内栽培方式不同,对产质量是否有差异?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少。为此,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丁庆亮 《蔬菜》2007,(5):14-15
蔬菜的塑料大棚生产是现代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利用塑料大棚进行蔬菜的保护地栽培,不仅能实现各类蔬菜的周年、多样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冬季塑料大棚内气温和土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秋至2012年春测定了吉林省延边地区塑料大棚内外气温和土温变化情况,以调查冬季塑料大棚内土温变化规律并确定葡萄安全的埋土防寒厚度.结果表明:初冬开始降温时大棚内外最低温温差较大,而初春开始升温时棚内外最低温温差较小,棚内外最高温温差变化与最低温温差变化相反且温差变幅较大.棚内土温变化幅度较小且保温性较强,塑料大棚内安全的埋土厚度为20 cm(吉林省汪清县),如采用一些保温材料或栽培抗寒性较强的葡萄品种可酌情减少埋土防寒厚度.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最低土温差异不大,不同的是塑料大棚外土温下降速度较棚内慢,温度波动较小,但低温维持时间较长.冬季塑料大棚内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时段较集中且平均早于棚外1~2 h出现;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塑料大棚内最低土温和最高土温出现时段比棚内气温延迟时间增加且出现时段分散.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双膜双拱塑料大棚夏季降温能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新型热镀锌大跨度双膜双拱结构塑料大棚环境优势,针对夏季对降温效果的需求,以10m跨单膜大棚为对照,对5个跨度分别为20、16、12、10、8m的双膜塑料大棚运用ZWSN-C-A无线多功能采集器进行了环境测试分析。结果表明:8、16、20m跨度塑料大棚可降低空气温度1.15、0.94、0.59℃;同时可降低土壤温度2.98、2.32、3.08℃。12m跨度塑料大棚相较于其它4个跨度空气湿度值小,为28.08%,其余5个大棚湿度无明显差异,均在47%左右。对照大棚光照强度明显强于双膜大棚,但10、16m跨度塑料大棚的透光率较其它跨度大,平均比8m跨度高2.36、2.08klx。10、12、16m跨度大棚可保持较高二氧化碳浓度。综合以上5个环境因子,16m跨度塑料大棚除了能保持较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外,在降温、保湿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夏季较其余5个大棚更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从塑料大棚选用、辣椒品种选择、营养土的配制消毒及使用、种子处理、播种、幼苗期管理、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辣椒塑料大棚育苗技术,培育辣椒壮苗,从而满足市场对幼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刘俐  柏文军 《蔬菜》2014,(11):88-90
为了规范南方地区蔬菜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制定了该技术标准。标准涵盖了南方地区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型号和规格、技术要求、验收规则、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