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长期栽培利用茶树的历史进程中,西双版纳形成了傣族的“竹筒茶”、“烤茶”,哈尼族的“土锅茶”、“竹简茶”、“喃咪茶”,布朗族的“腌酸茶”、“青竹茶”、“喃咪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包烧茶”,拉祜族的“烤茶”、“竹简茶”等等饮茶习俗。这些饮茶习俗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评论、先进事迹、经验交流一种开展茶树病虫群测群治的好形式·“·””··”····”·”“·”···一”..”·”·“:.”二””..73一3一(1)加强茶树植保工作领导的体会··““““·“””····”“””··“”””··”··“·“””····“···一73一3一(6)万亩荒山变茶园狠抓肥管争贡献········”“·”·““·“·”·“””····”···”””““·一“73一3一(16)坚持路线教育建立科研组织开展科学种茶的群众运动”···”·““”“·“·””””73一4一(7)我们是怎样开展科学实验促进茶叶持续…  相似文献   

3.
1高山族概说 高山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最早居住台湾的民族。高山族先民是百越中闽越的一支,于石器时代从大陆迁往台湾,是台湾土著。唐代以后,马来人陆续迁台湾,与土著通婚,形成高山族,因语言不同,内部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鲁凯”、“卑南”、“曹(邵)”、“赛夏”、“雅美”等9个部族。  相似文献   

4.
对茶道用水给予高度重视是中国茶文化的特征之一,体现在古人对“水之源”“水之品”“水之煮”“水之道”的多维求索。古人执着于对“水之源”的访求,现代社会饮用纯净水得以普及,名泉名水更多地是作为人文景观“网络”,在现代以隐性的方式滋养着茶人的心田。不同于现代科学观照下的水,古代对“水之品”的讨论是在博物之学视角下进行的,讲究产地源头与茶水相配得宜,有着“活”“纯”“甘”“寒”“轻”等品类特点,亦保存了万物有灵的博物之学特征。古代茶书中围绕“水之煮”所论甚广,而不外乎“储水”“用火”“候汤”三步,虽然现代科学仪器发达,但依然不可替代人的感官对“候汤”的把握。“水之道”体现在人与水的关系之中,水为中国先哲提供了原始本喻,中国道论又为水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人与水之相互影响,诠释着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时更新本地区大豆品种,筛选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我们从品种选育单位引进“北4361”、“北8296”、“北8298”、“北01-8731”、“嫩9406”、“保丰7”、“垦鉴豆25”等品种,以“富尔1号”为对照进行了筛选,经2004年试验结果表明,“嫩9406”、“北8296”,极具生产潜力,适于第三、四积温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稻瘟病菌变异而导致品种抗性鉴定结果的误差,本试验直接研究水稻品种与稻温病菌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用毒力频率表示品种的抗病性及品种间抗病的差异。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品种(系):“78130”,“79106”,“119”,“圭辐3号”、“惠农早1号”、“闽科早1号”、“矮梅早03号”、“金早6号”、“早○五”、“73-07”、辐优珍、“46-204”,“28早”,“363122”,“363119”,“GN 353016”,麻85、“T、T、P”“梧农1号”及对照“红410”和感丽江新团黑谷共21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王丽红 《福建茶叶》2023,(3):155-157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茶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文化根基与文化底蕴。茶做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对茶的文化解读可以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而当前因我国“茶文化”外宣缺乏系统的整合、品牌宣传力度不足、传播渠道局限等因素,导致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外宣没有达到理想的外宣推介效果,本文基于“新文科”的内涵与特性,赋予了“茶文化”外宣推介策略新思考、新启示。本研究从“新文科”的“创新性”、“融合性”、“中国性”、“全球性”四大特性着力,对策性地提出了中国“茶文化”相关外宣推介策略,旨在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广西乐业县多项目促茶产业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县城海拔970米,是广西海拔最高的县城。被誉为“天坑之都”、“天坑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天坑群旅游景区。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中国兰花之乡”、“世界地质公园”、“国际岩溶与洞穴探险科考基地”、“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等荣誉称号。茶叶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凌乐白毛茶也称凌云白毫茶是国家级茶树良种,原产地就在乐业县的崇山峻岭之中,史料记载人工栽培已经有500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黑龙江省发展优质大豆产业化生产,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建设优质大豆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大豆经济,在发展方向上要抓住“一个为主、三个面向”,在发展策略上要抓住“三张王牌”和“两个一起抓”,在具体措施上要发挥“两个优势”、建设“两个基地”、实现“两个改变”、做到“两个加强”。  相似文献   

10.
茶禅印存     
林乾良 《茶叶》2013,39(3):180-181
“禅”字,应该说源于佛教。诸如“坐禅”、“禅师”、“禅宗”、“禅定”、“禅杖”、“禅林”等词,均与佛教有关。唐代名著《封氏闻见记》(封演撰)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相似文献   

11.
简述陇川县“三农通”信息服务工作,从开通就扮演着“新闻”和“科普”的双重角色,初步实现了让陇川县广大农民群众公平同步享有“三农”信息,成绩显著;归纳5年来陇川县“三农通”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陇川县“三农通”信息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业是湖南省石门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多年来,石门县以“生态立业、科技先行、文化引路、品牌拓市”为发展战略,把茶业作为“兴农、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以主攻“有机茶、名优茶”为重点,创品牌、拓市场,建成了大基地,形成了大产业,获得了大效益,实现了大发展。石门先后被授予(认定)“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禅之乡”、“全国绿茶出口基地县”和“全国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东山秀峰”、“石门银峰”双双荣获“湖南十大名茶”称号。茶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中效益最高、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09,31(3):18-19
1999年,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由此,我国茶坛中悄然增加了一只新名茶——绿剑茶。曾几何时,绿剑茶的名字时时回响在人们的耳畔,它的身影开始在各种茶界领奖台和荣誉榜单中频频出现,“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十大名茶”……如今,它的名字已经唱响大江南北,在名茶林立的我国茶坛中,绿剑茶锋芒闪耀,熠熠生辉。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也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国家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浙江省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浙江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传来喜讯:“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三家知名茶叶企业“仙人岭”、“黔雨枝”、“浪竹”同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5.
茶寿印存     
林乾良 《茶叶》2013,39(2):112-113
所谓“米寿”与“茶寿”之数目,虽源出民间之“拆字”法,却也与事理相合,故能传于久远。从“米”字论,自上而下可分三部分,约为“八十八”三字。“茶”字的中下部分,约与“米”字相当。上部分的草头,无论是繁体(作++)或简件(作艹)字,都是20的意思。88加20故为108。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从江西省工商局传来消息,遂川县“狗牯脑”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这是“狗牯脑”品牌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首次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相似文献   

17.
选取低硫苷低芥酸含量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号”和“Westar”,高硫苷高芥酸含量的甘蓝型油菜品系“GX-272”和“GX29”,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以pFGC5941为目标载体,分别对其进行遗传转化。以磷化麦黄酮(PPT)作为筛选剂,分别对4个油菜品种(系)的子叶柄分化率和转化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双低油菜“湘油15号”、“Westar”的子叶柄分化率高于高硫苷高芥酸油菜“GX-272”和“GX29”;而高硫苷高芥酸油菜“GX-272”和“GX29”的转化率则高于双低油菜“湘油15号”、“Westar”。初步认为种子中硫苷和芥酸含量对甘蓝型油菜子叶柄遗传转化的分化率和转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福建名优茶研制历史悠久,源于唐前。福建有史来名优茶生产花色品种多,享誉于中内外。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所生产名优茶大多列为贡品。唐代的武夷山“晚甘侯”,建州“蜡面茶”,福州“方山露芽”;宋代的“武夷龙团”;明代的“探春”、“先春”、“次春”、“紫笋”;清代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毫银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各地从花生良种“粤油551”(以下简称为“551”)中选育出不少更优良的品系,如“粤选58”、“阳选1号”、“粤选25”、“551—116”、“551—6”、“551—38”等,均比“551”增产5%以上。其中以“粤选58”和“551—116”增产尤为突出:粤选58:是汕头地区农科所于一九七三年春植从“551”中选出的优良株系。据该地区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十四个点“两春一秋””试验,该品系比“551”增产7.3%。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试,三造平均亩产比  相似文献   

20.
产量与源库的关系及其在作物高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在动态变化中相互协调取得平衡,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源”的大小对“库”的建成及其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作用,“库”原有的生产潜力能否转化为最终的籽粒产量,取决于同化“源”的供应量。因此,探讨“库”潜力,“源”的供应能力及“库”“源”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库”的潜力,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源库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